2013吧 关注:32,696贴子:635,836

回复:给吧友介绍介绍我的家乡,江西赣州于都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宝塔公园。

重光宝塔


IP属地:广东34楼2013-01-17 16:32
回复
    我大宜春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13-01-17 16:34
    收起回复
      与于都和许多历史名人的关系也好多呢。介绍介绍 周敦颐、岳飞、朱耷等名人与罗田岩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6楼2013-01-17 16:34
      回复
        据清同治版于都县志载:罗田岩“右为悬崖,横列数十丈,瀑霏霏从岩洒淅堕,上勒唐宋以来诗歌游记,不下数十百首……”可见摩崖石刻之壮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始建于南北朝的罗田岩想必就是那时佛教盛行的产物吧。这座远离京城、很是一般的古寺本也平平常常,“锁在深闺人未识”。可在北宋嘉佑八年正月初七,却忽然来了位大名人,他就是北宋著名哲学家、《爱莲说》的作者,当时的虔州(今赣州)通判周敦颐。他是宋代道学的开山始祖。这一日,周老夫子邀了同僚钱、沈二先生以及书法家、于都处士王鸿同游罗田岩,并兴致勃勃地题刻了一首七言绝句《游罗田岩》赠以王鸿。诗曰:“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路云外入松阳。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从而开创了于都罗田岩摩崖之刻之先河。对于周通判的厚爱,王鸿自然感动不已,他当即赋诗表示深深谢意:“临别溪头承诲嘱,此心当为圣贤求。”从此,罗田岩便声名鹊起,文官武将,骚人墨客,名家学者们纷至沓来,或揽胜观景,或瞻仰唱和,历千年而不衰。可以说,周敦颐是第一个“炒作”罗田岩的名人,据记载:历代名人为罗田岩而作的诗文就有83件之多,其中记序9篇,诗词74件,真可谓珠玑荟萃。


        IP属地:广东37楼2013-01-17 16:36
        回复
          绍兴二年,岳飞奉旨来于都“征剿”。后来在他班师回朝时特意去罗田岩拜访黄龙禅师而不遇,怅然万分地写下了一首七绝《罗田岩访黄龙旧迹留题》以表达自己的遗憾。诗云:“手持竹杖访黄龙,旧穴只遣虎子踪。深锁白云无觅处,半山松竹撼西风。”并挥笔在崖东石壁上题了“天子万年”四个雄浑苍劲的大字。随着罗田岩名气的越来越大,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香客越来越多,尤其是以湘、粤、闽的客家人为最。据说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就是冲着岳飞的“天子万年”来的。除“天子万年”外,还有朱熹的“居然仙境”、王阳明的“观善岩”、王懋德的“白云深处”以及客籍于都人、著名理学家黄宏纲、何廷仁等名人的题刻。


          IP属地:广东38楼2013-01-17 16:36
          回复
            景炎二年,文天祥率领宋军抗击元兵,在于都鏖战大捷。于戎马倥偬之际登游罗田岩,他怀着对“国破山河在”的忧愤之情,奋然挥笔写下了《集句大书罗田岩石壁》一首:“岂弟君子,民之父母。靖共尔位,正直是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从而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


            IP属地:广东39楼2013-01-17 16:37
            回复
              文官武将来了,艺术家也不甘落后。在一个金风送爽的秋日,被人誉为“眼高百代古无比,书法画法前人前”的清代著名诗画家八大山人朱耷云游到罗田岩,在这里留下了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罗岩夜坐》图:“为爱清秋夜,帘垂五漏时。山虚吞小月,云重压高枝。露冷蛩吟急,风惊鹤睡迟。旅魂无着处,惟有少陵诗。”


              IP属地:广东40楼2013-01-17 16:38
              回复
                楼主,柿饼给我吧。么么哒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3-01-17 17:31
                收起回复
                  有空来赣州玩呗


                  来自手机贴吧44楼2013-01-17 18:45
                  收起回复
                    赣州那么多小吃你都不知道,


                    来自手机贴吧45楼2013-01-17 18: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