あびこ【我孙子· 安孙子】千叶县西北部手贺沼的一个小镇。“我”读“ア”,“孙子”读“ヒコ”(连读时“ヒコ”浊化读为“ビコ”)。“我”的读音是从古语来的,“孙子”的读音是其按其意“孙之子”(比孙子还要小一辈!)确定的。在大阪市住吉区和大阪府泉大津市也有同样的地名。滋贺县中部的爱知郡秦町有读音相同的“安孙子” 地名。
“我孙子” 是不是按其字面意思理解为“我孙之子”呢?如果是这样的话,用来当地名是不是有点可笑不妨参考几种说法:三岛敦雄指出,在印度支那的京族语言中有“アビ(火)クク(神)”一词,即“火神”,所以地名的意思应该表示该处是祭祀火神之地。另外守田英二也指出在希伯来语中“Abik (Our Father,我们的祖先)”作地名时也是祭祀先祖之意。 编辑本段历史 考古发现这一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的痕迹。江户时代由于利根川水运的隆盛,从而沿着水户街道形成了我孙子宿,并作为交通要冲逐步兴盛。进入明治时代,随着鉄道、公路、汽船等交通设施的迅猛发展以及伴随而来的利根川水运的衰退,该地人口大幅度得以增加。 1889年(明治22)4月1日:随着日本町村制度的实施,南相马郡我孙子町、湖北村、布佐町诞生。 1897年(明治30)4月:东葛饰郡编入南相马郡,开始细分为东葛饰郡我孙子町、湖北村、布佐町。 1954年(昭和29)11月1日 :东葛饰郡富势村的一部分编入我孙子町。(东葛饰郡富势村的残部编入东葛市〔现在的柏市〕) 1955年(昭和30)4月29日: 我孙子町、湖北村、布佐町合并为新制我孙子町。 1970年(昭和45)7月1日 -根据市制规定产生了我孙子市,成为日本全国第565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