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吧 关注:300,664贴子:1,125,104
  • 6回复贴,共1

不学定法,无以治玉;拘于定法,无以称“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画大师李苦禅曾经对追随他的学生们讲:“用最大的力量打进去,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可谓一语中的!
东方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其实是大法无法,返朴归真,大法就是取法自然。
很多的所谓自封的大师们不过只是在技法的层面上有点心得,就自鸣得意的不得了,其实如果不能从有法走入无法,就永远是个匠人,难以称“师”或“家”的。


IP属地:山东1楼2013-01-10 13:40回复
    俺以前曾经感慨,人间最好的大师的作品与天地的自然造化相比,都渺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大美无价,因为她是属于所有人所有的生灵的,任何人也不能独占。到西北去,在暮色苍茫中,伫立戈壁看长河落日,有哪个所谓的大师的作品能达意这种远古的苍凉和悲壮?或者在纯净深邃得让人眩晕的蓝天下眺望天地间隐隐起伏的雪山,又有哪位大师的作品能够达意这种宗教般的犷远神秘呢?
    所以真正的大师应该抛弃物我,在追求天人合一中感知天地的大美,反思自心的渺小,也就是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IP属地:山东2楼2013-01-10 13:41
    收起回复
      宋朝时曾经有个真正得道的人说过一句话: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大师们读懂了这句话会出一身冷汗的。
      当感觉自己已经是大师时,拿出你最得意的作品,随便向窗外看一眼,与触目所及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相比,你还会得意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们永远都是自然的学生,境界的高低只不过是自心感悟的深浅罢了......


      IP属地:山东3楼2013-01-10 13:42
      收起回复
        做艺术的最应该读读《道德经》和《金刚经》。《金刚经》里有一句话:“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技法不是目的,彼岸才是目的,不抛弃技法的船,就永远无法登上艺术的彼岸,就永远无法成为艺术大师,只能在匠人的苦海里痛苦地挣扎。别人叫他一声大师,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至高的艺术境界是自由、活泼和不受任何束缚的无限的创新,没有“法”无法走到这个境界,但是时候到了不抛弃“法”,“法”就永远是你的羁绊和束缚,所以你只要心里还有个“法”的意识在,甚至还因“法”而得意,真就是你艺术道路上的悲剧了。


        IP属地:山东4楼2013-01-10 13:42
        收起回复
          况且俺还要说一句,度别人的筏未必是度你的筏。正如同吴德生的裸女,范同生的观音弥勒之类,能够让人家成为大师的,可能恰恰会成为阻碍你进阶的屏障。其中的道理你可以自己体悟。


          IP属地:山东5楼2013-01-10 13:43
          收起回复
            想起《神雕侠侣》中的杨过练剑了,开始是以剑为剑,然后是以铁棒为剑,接下来以木棍为剑,最后是随意而发,什么都是剑了。
            《论语》里孔圣人说过,君子不器,器有两类,一是有形的器,一是无形的器,剑对于杨过就是有形的器,技法对于做艺术的人就是无形的器,如果时候到了不扔掉,就不能摆脱固定的范式套路,就永远是个匠人。
            玉雕大师们时候到了就心内无法吧,那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了,而不是象现在固定的题材和似曾相识的仿品泛滥了。


            IP属地:山东6楼2013-01-10 13:43
            收起回复
              引用马庆华的一句语录收尾:没有思想,成不了大器。


              IP属地:山东7楼2013-01-10 13: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