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伪满新皇宫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北角的光复路上,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宫殿,他在从1932年到1945年间曾在这里居住。伪满皇宫的主体建筑是一组黄色琉璃瓦覆顶的二层小楼,包括勤民楼、辑熙楼和同德殿,这三座小楼风格独特,是中西式相结合的格局。
伪满皇宫占地面积约十四万平方米。正门叫作“莱薰门”。西侧大门叫作“保康门”东部为“皇帝”专用火车线。中部为宫廷主体部分,宫廷主体部分有东西两重大院。西院以中和门为界分为内廷和外廷两部分。中和门以北为外廷,是溥仪办公处理政务、举行典礼和宫廷办事机构的所在地。主要建筑有:兴运门、宫内府、日本宪兵室、勤民楼、怀远楼和嘉乐殿;(勤民楼取清室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之义。为一幢二层方形圆楼,是溥仪处理政务、接见日本关东司令、外交使节和伪满官吏的地方。沦陷时期,一直将这栋建筑当作皇权的象征,曾被印在伪满纸币上。)中和门以南为内廷,是溥仪及其家眷日常生活的区域,主要建筑有寝宫“缉熙楼”中西膳房、茶房、西御花园、植秀轩、畅春轩等(缉熙楼是溥仪和皇后婉蓉、祥贵人谭玉玲的居所。)东院的主要建筑是一九三八年日本人给溥仪修建的“同德殿”,此外还有东御花园、建国神庙、防空洞、游泳池、书画楼等附属建筑。
伪满皇宫博物院成立于1962年,后与吉林省博物馆合属办公,1982年恢复建制,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接待观众,原馆名吉林省伪皇宫陈列馆,2000年划归长春市政府属地管理,2001年2月18日更名为伪满皇宫博物院。现保护范围13.7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4.7万平方米;现有员工161名,院藏文物近两万件。开馆至今已接待国内外观众近500万人次,并被评为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伪满皇宫博物馆位于长春市东北角的光复路上,占地面积12公顷,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宫殿,他在从1932年到1945年间曾在这里居住。伪满皇宫的主体建筑是一组黄色琉璃瓦覆顶的二层小楼,包括勤民楼、辑熙楼和同德殿,这三座小楼风格独特,是中西式相结合的格局。

伪皇宫可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内廷两部分,现分别辟为伪满皇宫陈列馆和伪满帝宫陈列馆。外廷(皇宫)是溥仪处理政务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勤民楼是溥仪办公的地方。此外还有花园、假山、养鱼池、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跑马场以及书画库等其他附属场所。内廷(帝宫)是溥仪及其家属日常生活的区域,其中辑熙楼是溥仪和皇后婉容的居所,是日常起居之处;同德殿是“福贵人”的居所,另外还设有一些娱乐设施。如今,帝宫的一部分已辟为吉林省博物馆,展出高句丽、渤海、辽、金等在东北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史料。

伪满皇宫博物院是建立在伪满皇宫旧址上的宫廷遗址型博物馆。以伪满时期的文物、文献、图片资料为主要收藏对象,以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历史、伪满洲国史、伪满宫廷史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伪满洲国皇宫旧址为载体,以陈列展览为手段,通过举办《伪满皇宫原状陈列》、《从皇帝到公民》、《勿忘九·一八》等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揭露日本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罪恶以及以溥仪为首的伪满傀儡政权卖国求荣、效忠日本、甘当儿皇帝、奴役残害东北人民的罪行;展示溥仪及其“后”“妃”被扭曲的宫廷生活。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而达到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