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嘉吧 关注:216贴子:22,491
  • 4回复贴,共1

【黑妹.谈三国】浅谈三国杀武将插画&个人解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煮酒论英雄,笑谈三国杀。
某黑不才,在腐大小姐的带领下,维护玄嘉吧的荣誉。展开一个国家(郭嘉)三个方针的强大理念。分享下自己对三国杀作品的看法,希望某腐和玄嘉吧友能喜欢。
想知道荀彧的衣服为何是独辟蹊径的暖色调?庞德手上为何缠带血绑带?于吉为何在雨中从容而笑?刘禅为何养着如此多的观赏鸟?鲁肃昂首站着的是什么地方?我将会以个人的观点,尽力为大家细细解读、分享答案~
某黑带着孤独一颗的心..为你献上真挚的**故事


1楼2012-12-28 18:56回复

    司马懿:
    从仲达的官帽来看,即使是对历史暂时不甚了解的朋友来说,都知道他出身于文官~
    但又有谁知道他是怎样出身的呢?
    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的...
    仲达是河内的名门望族(今河南温县一带),我所说的出身,并非想说他诈病不为曹而上任那部份,而是想说他少年时的求学经历~
    仲达的老师名叫胡昭,字孔明(对,大家没看错)~早年的仲达就是通过家人的关系死命拜在这位有才的隐士门下学习的。成名后仲达曾一度浪迹天涯,访寻明主。而我们所熟知的诈病一事,就是他回来之后,曹操慕其名而导致的~
    可想而知,满怀韬略的仲达其实对自己未来的主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高标准,否则,也不会冒著逆旨的危险而不赴任于曹操。同时,从另一面看来,韬略也可以约等於城府...
    回来看看K神的插画,似笑非笑,潇洒尽露的仲达,手中正玩弄著一团鬼火。
    大家注意鬼火的颜色,毫无疑问是蓝色的~但我们能否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颜色呢?
    对,这是三国杀当中魏国的基本色!
    接触仲达的插画,使人不久就能理解到,早年的他已经对曹魏甚至曹操的为人了如“指掌”,而他右手的权杖却偏偏横于身后,也暗示著其城府不易让人看透~背景的淩乱让人感到一场电闪雷鸣即将来临...
    是否想到闪电当前,仲达拿著黑桃2的八卦想哂笑呢?
    别眨眼,也许下一秒,你就会被...


    3楼2012-12-28 19:01
    回复

      司马懿:
      从仲达的官帽来看,即使是对历史暂时不甚了解的朋友来说,都知道他出身于文官~
      但又有谁知道他是怎样出身的呢?
      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的...
      仲达是河内的名门望族(今河南温县一带),我所说的出身,并非想说他诈病不为曹而上任那部份,而是想说他少年时的求学经历~
      仲达的老师名叫胡昭,字孔明(对,大家没看错)~早年的仲达就是通过家人的关系死命拜在这位有才的隐士门下学习的。成名后仲达曾一度浪迹天涯,访寻明主。而我们所熟知的诈病一事,就是他回来之后,曹操慕其名而导致的~
      可想而知,满怀韬略的仲达其实对自己未来的主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高标准,否则,也不会冒著逆旨的危险而不赴任于曹操。同时,从另一面看来,韬略也可以约等於城府...
      回来看看K神的插画,似笑非笑,潇洒尽露的仲达,手中正玩弄著一团鬼火。
      大家注意鬼火的颜色,毫无疑问是蓝色的~但我们能否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颜色呢?
      对,这是三国杀当中魏国的基本色!
      接触仲达的插画,使人不久就能理解到,早年的他已经对曹魏甚至曹操的为人了如“指掌”,而他右手的权杖却偏偏横于身后,也暗示著其城府不易让人看透~背景的淩乱让人感到一场电闪雷鸣即将来临...
      是否想到闪电当前,仲达拿著黑桃2的八卦想哂笑呢?
      别眨眼,也许下一秒,你就会被...


      4楼2012-12-28 19:01
      回复

        夏侯惇:
        关於这幅插画,我建议大家先看看配文。
        “魏之元功”,何其高的评价啊!当然我不排除司马炎这个新君主的一些政治宣传因素,但夏侯惇的功勋,的确不可磨灭的(另:个人认为魏国真正的“元功”在於曹仁,后面会细说)...
        历史上的夏侯惇,是一个辛苦命~作为曹操的堂兄弟,没有夏侯渊“虎步关右”之威(技能“神速”的又来),也没有曹洪“舍命救主”之义,更没有曹仁“南天屏障”之功,一辈子基本上就是只有做先锋、打后勤,甚至是中埋伏的份儿...
        而且,他的性格就如自己技能名一样,为人刚烈、锱铢必较,可以想像,人缘不是十分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缺点明显,优点也同样清晰可见——忠心
        夏侯惇的忠心的赤果果的忠,是xue淋淋的忠,不然,自己被暗算也不会“拔矢啖睛”后仍死命追击敌人并亲手杀之;不然,曹操更不会让这个虽无大过亦无大功的劳碌者担任曹魏中期的后勤元首和军区司令之一~
        插画中的夏侯惇,将服破败,明显经历了一场恶战,独眼的他始终厉视前方,仿佛已经准备好把自己的生命随时献给曹家,如此忠心之人,我们对他的“刚烈”的解读,仅仅会停留在其少时恩师被辱后杀死仇家所冒出那股傻劲头的一幕吗?
        少时尊师好学,忠心昭著而出入皆受曹操格外之遇,行军多分钱财于将士,死后几乎无一分文,如此大情大性之人,世间会有多少呢?
        他的刚,是为曹孟德而刚;他的烈,也是为曹孟德而烈...
        Ps:公元220年3月,曹操逝世;公元221年初,夏侯惇,薨


        5楼2012-12-28 19:04
        收起回复

          张辽:
          张辽,字文远,山西雁门人士(雁门哇~哈哈)
          西汉武帝时期,汉匈交战频繁,雁门一带首当其冲成为战略咽喉,附近的马邑有一户商人家,主人翁是个有勇有谋的富人,叫聂壹。就是他跟武帝建议,对匈奴实施“以马相诱”之计,诈降于匈奴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邑之谋”。不过可惜后来因汉廷这边的原因导致计谋失败...事后,险些中计的匈奴人对聂壹恨之入骨。
          而《三国志》中,陈寿开篇介绍张辽时,就提过张辽是雁门马邑人士,祖上本姓聂,因故(不知何“故”)改姓张,故名张辽~诸位看官,好好发挥你们高超的想像力吧~赞!
          言归正传,我们回来看看武将卡上的配文,那是孙权告诫自己爱将们的话,多泄气啊~
          不过也怪不得孙权,因为他的阴影源於张辽曾今为其献上过一场大手笔——威震逍遥津!
          不知道这里是否有合肥的朋友呢?这麼有名的一仗,想必他们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哦~
          武将技能名为“突袭”,说的就是张辽在逍遥津以800人的突击队辗转奋战,最后对孙权的先遣队一击而破并威震四方~
          也许孙权“真的没想到”,不过谁叫他如此心高呢?他的先遣队这麼一败,后面近10万大军皆乱阵脚,自己落得个险些被擒的污点,而成就了张辽威震逍遥津的美名。
          可以说,K神早期的插画还是不够成熟的,这个可以从众多武将的背景勾勒中看出来,这个时期的他,的确要逊色于其他画师哦~
          不过幸好一个细节可以挽回不少分数,大家请留意张辽张文远的腰间有什麽。
          没错,那是一个没有箭的箭袋!
          结合著800人突击队、逍遥津、突袭和这个偏偏是没有箭的箭袋,我们大概就可以想像出张辽的勇武和当时那场逆风之战是如何的惨烈了~这也从侧面透露出张辽大敌当前,因舍小我保大我(详见其跟乐进、李典的矛盾)而果敢作战最后完胜孙权10万大军之无比风采~!赞一个!
          五子良将之中,也许于禁一直在曹操心中都是“稳重行军”,也许张郃在战略上从来“料敌机先”,也许乐进的本事就是擅於“先登破敌”,也许徐晃的领导常有“亚夫之风”,但五子良将中,张辽的“威震逍遥津”却是最有大义最有血性的光彩一幕!雁门替大家意译一下《三国志》中那场战斗的一段描写:
          ......第二天,张辽拿著武器第一个杀入敌阵~杀了几十人,砍了两员武将,还变杀变喊著自己的名号一直冲到孙权的华盖前......张辽吆喝著要和孙权决一死战,孙权不敢,但看著张辽人少,又把他重重围起来。之间张辽左冲右突,重围顿开,张辽立刻率领几十个亲信杀出。忽然听见重围中原来还有剩下的伤员大喊:“难道将军就这样抛下我等吗?!”张辽听见,立刻回马杀去(注意是“立刻回马”!我呆了),把剩余的夥伴都救回本营~孙权人马都看呆了,没有人敢追......
          这是谁?这就是一仗能杀得江东小儿闻名而止哭的张辽张文远~!


          6楼2012-12-28 19: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