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吧 关注:2,229贴子:5,786
  • 8回复贴,共1

鲁迅梁实秋论战之公论——新人必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发此帖只是为了让一些偏见偏激者能更直观的了解此事,望吧主加精。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12-24 09:10回复
    我们今天反对任何人搞“凡是”,对鲁迅也不例外。鲁迅是一个伟大人物,这谁也否认不掉。到不能说凡是鲁迅说的都是正确的。今天,事实已经证明,鲁迅也有一些话是不正确的,是形而上学的,是有偏见的。难道因为他对梁实秋有过意见,梁实秋这个人就应该永远打入十八层地狱吗?
    ——季羡林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12-24 09:15
    收起回复
      当年,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发生在上海的那场论战,震惊了整个中国文坛。时长八年,双方主将:鲁迅,梁实秋。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2-12-24 09:18
      回复
        一方面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化**的伟大旗手鲁迅(不管他装逼是否承认),一方面是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的梁实秋。论战乍起之时,鲁迅已是文坛巨孹、声名卓著,是文学界、思想界公认的权威。梁实秋比他晚来人间二十二年,写过几首新诗,名不见经传。可对其二人本身而论,伯仲间堪称“忘年敌手”。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2-12-24 09:27
        收起回复
          先由梁实秋1927年10月发布的《卢梭论女子教育》起,鲁迅对他的观点发起了辩难。初时梁实秋以徐丹甫为笔名,到1928年1月鲁迅发表《卢梭的胃口》,正面论战才开始。
          此后,文来笔往,唇枪舌箭,笔底风雷,墨海波澜,演绎成历史上的一大公案。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5楼2012-12-24 09:51
          收起回复
            鲁梁论战的主旨,着重于两个问题,一个是文学的阶级性和普遍的人性问题;二是关于翻译中的硬译问题。论战持续八年,以鲁迅的不幸逝世而结束。
            他们论战的结束,不代表论战中所涉及的论题都已论定,因为论战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是文学理论中带走根本性质的问题。不仅在他们论战当年,就是在今天,以至将来,仍是一个值得学界加以讨论研究的问题。
            照我说,没有谁对谁错。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2-12-24 10:00
            回复
              我个人喜欢的是梁实秋,他一直都挺冷静的。反观鲁迅,不仅自己红了眼,连当时的人们,也都红了眼。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7楼2012-12-24 10:03
              收起回复
                我直接一点随便说说吧,梁实秋和鲁迅这件事。
                倒也不是我针对鲁迅,实在是我对这样的人没什么好感。话说回来,一个素质不佳 人品有问题 生活作风都不能说很检点的人,我怎么可能对他有好感。
                首先说论战的事,我就像你这样不了解的人普及普及吧。
                先是鲁迅对梁实秋发难且彼时鲁迅还不知道他发难对象是谁,然后在1927年两人正式开始了论战。从文学与革命、政治的关系谈到了北京文艺界的门户,再到卢梭的教育问题,谈到了文学和文学批评文学和革命文学的阶级性这些具有文学根本性质的问题。之后还谈到了翻译问题(这个我在后面再给你细说)。到这个时候,两人论战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潮阶段,期间诞生了不少名篇,想梁实秋的《论思想统一》就是那时候发表的,有时间去看看吧。注意了,就是这个时候鲁迅红了眼,什么样恐吓言语骂人脏话都从鲁迅这样一个“大文豪”的嘴里出来了,(我私以为在吵架这件事上梁实秋已经赢了鲁迅)。后面两人发表的文章都有些无聊,没有前面那么精辟,重复的、不堪考证的,还有一些文字上的游戏我也记不大清楚了。
                @Toys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08-12 18:00
                收起回复
                  我上面说鲁迅的那些话也不是空穴来风,现在怎么说也得给你解释解释,免得有人说我诽谤大师。
                  鲁迅这个人确实挺有些才能,不过后期那么有名却是被某些人利用了,当成了一面旗帜。某人也说过,鲁迅要是还在世,要么乖乖闭嘴,要么蹲在大牢里继续说。
                  先说他的人品方面,以前有传他偷看小姨子洗澡那事儿应该是假的,我也不瞎传,我说的,都是经过一些人考证过得真事。他曾经抄袭过他弟弟的文章,借鉴文章这事儿在当时很流行很普遍,但都会指出原作者,不过鲁迅倒是很直接的把他弟弟周作人的文章拿过来变成了自己的。还有就是钱的问题,鲁迅很有钱,钱是哪来的呢?不要以为是写书赚稿费来的,那时候写书赚钱跟现在的中国差不多,作家都是死路一条,所以说鲁迅赚来的钱必定不是稿费。实际上那些钱,正是鲁迅笔下所批判的民国政府的钱,哦不对,是金条。你说说看这种事是人干出来的么,拿人家钱还骂人家,是个“大文豪”干出来的事儿么?要么你别骂,骂了你就贞烈点,别拿。
                  再说鲁迅的翻译问题,就更搞笑了,为什么人都说鲁迅的硬译有问题?那是他实在太硬了。那些翻译的俄国俄文小说书籍文字是怎么来的?鲁迅又不是很懂俄语,怎么会翻译呢?原来是翻译了人日本人翻译成日语的文字,本来翻译了一次的文字就有些硬了,在经过鲁迅这硬译始祖的硬译,就更硬了。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3-08-12 18: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