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
海选时《弯弯的月亮》
月亮总是经典的意象,月有阴晴月缺,人有悲欢离合。满月如镜,新月如钩,相对于圆月皎洁,容易想起的团聚庆祝这样的场景,写圆月的文人墨客无数。弯月的残缺,在中国人心里又是另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月儿弯弯,照着大地,古人今人面对不完美的事物,遗憾感都是一样的情怀。月亮弯弯,如眉,如弓,如船,都是人们赋予她的想象。王涯“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那新月是他羞怯的妻子的眉,是闺中人对戎马边疆的征人的牵挂。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那月虽凉,但照着渔舟唱晚,在诗人心中就是一幅平和的田园情怀。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
残月。”那是天涯送别,离恨愁绪的见证。诗和歌本就相通,同是一弯月,心里有不同的感觉,唱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在好声音的导师和学员里,有刘欢老师,袁娅维和梁博三个人,三种版本的《弯弯的月亮》。三种感觉我都特别喜欢,就像一个人内心不同心理层面,在不同时刻的心情一样。
版本1:永远的童年和故乡:刘欢《弯弯的月亮》
刘欢老师这个版本是流传了20多年的经典。MV里随着潺潺流水,醇厚的歌声飘起,像是一篇散文诗一样铺叙开画卷,“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 ”。他的声音很暖,迷醉在他歌声里的故乡,是一副安然恬静的水乡画卷。那里有小桥,有流水,有摇船的小女孩,你甚至能感觉到桥上的行人,水中的莲蓬,那村庄就像江南水墨画那样的隽永,让人留恋不已。随着"wu wu wu wu wu..en...en..wuwuwu " 的哼唱中我听到的一种温暖眷恋。后面又是阿娇的眼泪和流水的意象映照,随着和声“a...a....a"今天和旧时的变化对比出了惆怅感,“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瑶”。“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wu wu wu wu...a..a..wu "。这个版本形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那时候的中国不少的古镇村落依然保持着淳朴的面貌,所以作者李海鹰面对的今昔对比不像今天这么翻天覆地一般。经典版本的惆怅感并不特别强烈,最动人的地方是那回忆中童年和故乡是那么的美好。
版本2:回不去的田园: 袁娅维《弯弯的月亮》
TIA是个音乐素养很高的学员,一曲《弯弯的月亮》,老酒新韵,中西**,被她改编出了另一种全新味道。TIA的版本,融入了SOUL,JAZZ 还有一点BLUES的感觉,歌曲的旋律感特别强烈,加上她唱SOUL的吐字方式和一般的中国歌手不同,整个歌曲的重点和经典版本对比就发生了改编。听者的心里,不再是满满的暖暖的故乡和童年,而是远游而归的孩子,对着家园巨大的变迁,一切似曾相识的陌生。那种岁月一去不返的惆怅在“da da deng deng ....yes I do ...wu wu wu...oh...oh .....deng da deng da di....ye yi " 的节奏里特别触动人心。最后的一段“ 阿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 ,歌声随风飘扬 飘进我的心上 ~~~~~”余音袅袅在风中飘逝.你能感觉到TIA她把自己当成了歌中的小女孩,小小的阿娇回来了,看着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可是儿时的故乡变了模样。
版本3:清歌一曲月如霜:梁博《弯弯的月亮》
梁博的版本是随着吉他音弹奏开始的,“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他的声音像是被寂寞浸透了的雪水一般,第一个“弯弯的月亮”,吐字飘渺带点哑音,让人忍不住去仰望夜空,你还没缓过来劲呢,他又来俯瞰弯弯月亮下的人间景象了。“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 .en,,en ,,hei,,hei.....ai...hei...hei..."。梁博唱这首歌的感觉,不是游子回到了故乡, 而是依然漂泊在外,在一个月夜对身边的人讲述起他记忆中那遥远的故乡。故事讲完了,心情却更寂寞了,思念的感觉更强了。“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瑶”。"ai... a ai a ....jie.. ai...ai...la ...si...""故乡的月亮,你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伴着吉他的声音,,他的歌声结束在弯月的忧伤里。
听梁博这个版本,故乡,童年,还有惆怅都不是主要的,反而弯月的意象更突出。唐诗里有一首李益的诗,其中两句“回乐
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就是这样的感觉。那样的寂寥,回味起来就是“清歌一曲月如霜”,孤独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