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尔维尔之所以伟大,我看来,是因为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现实性。
【前无古人】:
为什么说麦尔维尔的现实性前无古人呢?麦尔维尔所处的时代是超验主义盛行的时代(再往前就只有清教徒们的日记啊,超验主义以外的其他浪漫主义者们的歌颂夜莺等的诗歌啊,写西进运动的皮袜子故事集啊,富兰克林的发家史等了)。麦尔维尔身边的超验主义者们的信条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完美主义,即信仰精神(oversoul),信仰个人的力量,崇尚自然之美。超验主义者们天天歌颂自然多么多么好,哪里知道水手和捕鲸者们的人间疾苦。在这样一个环境,四处弥漫着“乐观乐观乐观”之气息的时代,在美国这片暂时相对世界比较孤立比较单纯的土地上,谁会敢站起来嚷嚷“上帝是坏人”?
霍桑敢?好,霍桑确实算第一个看到人性中普遍的邪恶的作家,这一点非常可贵。霍桑的好多短篇小说,以及红字(算中篇?吧。。。),都涉及到一些共同的现实的主题。但是就拿人性中的邪恶这个主题来讲,霍桑同时也在宣扬惩恶扬善,邪恶终究得报应的观点,可以说总的来说他还是乐观的。
在这种环境里面,麦尔维尔写出了《白鲸》。。。我还能说什么?
【后无来者】
为什么说麦尔维尔的现实性后无来者呢?【注意】这一点是我主观的想法而已,我个人认为美国文学里面麦尔维尔之后再没有比他写得更现实的作家了,但是这不一定是事实哦!
这个地方是谈麦尔维尔的预见性的好地方啦。我简单拿后来的作家海明威做一下对比:
海明威是比较流行的现实主义作家了,我本人也比较喜欢他,看永别了武器最后那部分的时候哭个不停(顺便吐槽下,为什么看到好多地方都管麦尔维尔叫浪漫主义作家?他难道不是浪漫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家吗?)。海明威的时代,自然主义早过了,连艾略特这么摩登的人都出来了。他一句经典名言就是: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是不能打败他。他似乎总是在说:生活是充满苦难的,你随时可能被它摧毁,但是如果你保持冷静,坚持不懈,你就会“赢”,尽管这种“赢”可能只不过是知道自己在这场游戏很“酷”而已。
具体来说,咱就看《老人与海》和《白鲸》。《老人与海》里面,老人很傲娇地坚持到底,和鲨鱼斗,结果把鱼骨头带回家;《白鲸》里,阿哈伯明知道莫比迪克玩弄他,引诱他上钩,他却一心要与它决一死战,坚持到底,最后被彻底打败。我想说,海明威看过《白鲸》吗?他注意到这俩题材何其相似了吗?但是看他俩对待同样被刻画得凶神恶煞的自然的力量的态度何其不同啊。——在这里对海明威的粉道歉,在下区区一人怎么喷都改变不了海明威的广大粉丝对他的崇敬之情的。——我不得不说,我一边看《白鲸》就一边琢磨海明威和鲨鱼打架…好吧也不能怪他,他毕竟没有做过捕鲸人,不知道天外有天,鱼外有鱼。
我这一句后无来者,刚才说过,确实话说得太满,站不住脚,仅仅是在表达我个人对伟大的麦尔维尔的景仰而已。但是相信大家都能看到他的作品预见了未来文学作品的走向,除了以上对比中的那种先见之明,《白鲸》中还有一些元素,未来的文学作品经常反复谈的,比如人的alienation(意思是异化或者隔离?)阿哈伯就是alienated的人的典范啊,后来的文学作品好像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各种作家不停地讲它。再比如它庞大的象征体系,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描写同一件事物,后人也有很多喜欢玩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