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宋徽宗时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出
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画师们
经过构思,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寺,
有的把古寺画在丛林深处。寺呢?有
的画得完整,有的画出寺的一角或寺
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连看几幅
均不满意,原因是这些画均体现了半
藏而不是全藏,与画题无法吻合,正
当主考官失望之余,却有一幅画深深
吸引了他:在崇山之中,一股清泉飞
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
钟的和尚,正一瓢一瓢地舀着水倒进
桶里。仅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就
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深邃淋
离尽致:和尚挑水,不是浇菜煮饭,
就是洗衣浆衫,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
寺;和尚年纪老迈,还得自己挑水,
可见寺之破败,可见寺一定藏在深山
之中,画面尽管看不到寺,观者却深
知寺是全藏在深山之中。主考官连连
点头,称:“好,这才是‘魁选’之
作呀!”这位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
他运用了“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
侧向思维,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
度来表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