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ter6sistert吧 关注:16贴子:2,688

回复:【高三学习方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8、合理安排时间。早做准备,后期
就不会觉得紧张。阶段性的时间分配
,要注重各科要平衡用力,仅略有侧
重,不要抓了这科,丢了那科,杜绝
弱科的产生。


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2-12-05 10:46
回复
    29、保持好心情。不管生活有多复杂
    ,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平和的心态,
    要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与老师
    相互欣赏,不要把同学看成对手,与
    同学良性竞争。


    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2-12-05 10:46
    回复
      30、当然,学习要自觉,要有毅力,
      脑子要聪明,身体要健康这四点是最
      重要的。如果你不具备以上四点,那
      就要更加倍努力了,不然那就做好心
      理准备,可能最后就是三本。所有的
      教科书肯定要过一遍,然后就是资料
      (教材知识详解、倍速一类)学校发
      的资料根本没用。基础差,听老师讲
      课当然事倍功半,要自己学,才可能
      上二本以上。还有,一定不要急于求
      成,不可能很快成绩就提上来。要有
      耐心,不要管别人的看法,只要你自
      己慢慢来就行了。模拟考不算什么,
      一定不要抄,模拟三百多的人可能高
      考比平时四百多的人高,特别像从前
      没好好学的聪明学生。要有信心,相
      信自己比那些死学的人优秀。一定多
      问老师问题。该放松的时候,一定好
      好玩,对学习很有帮助。


      来自手机贴吧33楼2012-12-05 10:47
      回复
        备考2013年高考作文:三种思维写
        新意


        来自手机贴吧34楼2012-12-05 10:51
        回复
          作文分数占语文试卷总分数的近半壁
          江山,可见,其重要性。那么,同学
          们如何才能在考试和平时的写作中脱
          颖而出呢?专家指出,同学们写作文
          时打开全新的作文视野,能够紧紧围
          绕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和多向思维进
          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炼就全新的
          作文技法,定能写出立意“深、新、
          活”的体现“关爱个性,关爱生命健
          康发展”的好作文。


          来自手机贴吧35楼2012-12-05 10:52
          回复
            步骤/方法


            来自手机贴吧36楼2012-12-05 10:52
            回复
              在指导学生写《爱》一文,曾启发学
              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
              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
              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
              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
              ——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
              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我得到
              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
              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
              和勇气。而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
              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
              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
              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
              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
              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
              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
              ,高人一筹。


              来自手机贴吧38楼2012-12-05 10:53
              回复
                2、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宋徽宗时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出
                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画师们
                经过构思,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寺,
                有的把古寺画在丛林深处。寺呢?有
                的画得完整,有的画出寺的一角或寺
                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连看几幅
                均不满意,原因是这些画均体现了半
                藏而不是全藏,与画题无法吻合,正
                当主考官失望之余,却有一幅画深深
                吸引了他:在崇山之中,一股清泉飞
                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
                钟的和尚,正一瓢一瓢地舀着水倒进
                桶里。仅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就
                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深邃淋
                离尽致:和尚挑水,不是浇菜煮饭,
                就是洗衣浆衫,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
                寺;和尚年纪老迈,还得自己挑水,
                可见寺之破败,可见寺一定藏在深山
                之中,画面尽管看不到寺,观者却深
                知寺是全藏在深山之中。主考官连连
                点头,称:“好,这才是‘魁选’之
                作呀!”这位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
                他运用了“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
                侧向思维,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
                度来表现主题。


                来自手机贴吧39楼2012-12-05 10:53
                回复
                  那么什么是侧向思维呢?它是指在特
                  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画”、曲径
                  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
                  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扩广,从新的
                  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
                  法。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侧向
                  思维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维是逆
                  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
                  ,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思考,随机
                  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
                  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
                  论证和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
                  ,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著名美术家齐白石老人有句名言:“
                  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道出了
                  他作画出新的秘诀。画画如此,写作
                  亦然。立意构思上妙用侧向思维法,
                  可以使文章翻出新意,产生无穷的艺
                  术魅力。


                  来自手机贴吧40楼2012-12-05 10:54
                  回复
                    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的发明人贝尔
                    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
                    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
                    的东西”,作文中运用侧向思维,可
                    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
                    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
                    到独辟蹊径的效果,达到文章出新意
                    的目的。
                    有次学生作文,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文
                    题《可爱的家乡》,很多学生思维呆
                    板僵化,有很多套作,都写家乡的山
                    美、水美、人美,写家乡的土特产,
                    写家乡的……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
                    可,但写多了,会觉得腻味,毫无新
                    颖感。惟有一位学生妙用侧向思维,
                    摒弃从众心理,避开大道走小径,写
                    家乡人民毁掉神庙建文化楼,反映家
                    乡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体现了时
                    代风貌,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来自手机贴吧41楼2012-12-05 10:54
                    回复
                      3、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
                      形式和其他发散形式的综合,它要求
                      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
                      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
                      解答问题的答案,它能散发出众多新
                      颖独特的信息来。
                      同学们大多有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
                      惯,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若能
                      把这些用文字描绘出来的话,那么你
                      们的作文一定会写出奇、新、美的境
                      界。


                      来自手机贴吧42楼2012-12-05 10:55
                      回复
                        如《由牛所想到的》一文训练,在我
                        的启发下,同学们通过多向思维,引
                        发若干观点:1.从牛作业时昂首向前
                        的形象,想到人们生活中应象牛一样
                        充满活力、负重不辞;2.从牛到“韧
                        ”劲、“强”劲,想到学习中遇到困
                        难,应有一股牛劲,知难而进;3.从
                        牛的各种作用和牛的多方面的本领想
                        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像牛那样
                        耕田、运输、提供牛奶……全心全意
                        为人民做贡献;4.从牛的反刍的生理
                        特点,想到学习也应有琢磨精神,要
                        有温故而知新的良好习惯;5.从牛吃
                        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想到“我为人
                        人”的高尚品格……有了这么多的观
                        点,学生就能快速作出选择(择奇、
                        择新、择美),写出了许多佳作。
                        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一
                        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21世纪的通
                        行证。同学们,在作文中,请点燃你
                        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写出越来越多的
                        出人意料的佳作吧!


                        来自手机贴吧43楼2012-12-05 10:55
                        回复
                          高考试卷做题方法


                          来自手机贴吧44楼2012-12-05 10:58
                          回复
                            步骤/方法


                            来自手机贴吧45楼2012-12-05 10:58
                            回复
                              1、“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
                              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
                              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
                              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
                              分差之甚远。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
                              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
                              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
                              分少得可怜;还有许多考生“心中有
                              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
                              。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
                              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来自手机贴吧47楼2012-12-05 1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