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吧 关注:9,017贴子:79,085

法家立场:浅谈大秦灭亡原因(附上读史笔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无常强,无常弱。明法者强,乱法者弱!
赏罚不明,国危矣!


IP属地:湖南1楼2012-10-23 10:43回复
    一、分析秦国君王

    嬴政 明法之人 熟知并能合理运用法家之术,吞并六国,以法治国。
    扶苏 虽好儒学,嬴政明白,故使之前往军旅锻炼。学习法家学术。并让蒙氏家族辅佐他。
    胡亥 白痴一枚 韩非子所言中的下下之君 不明法却打肿脸充胖子,荒废法制,怠慢国政。乱臣贼子得以做大并谋求自己的利益而扰乱秦国国政。秦国内部已然危矣。 (韩非一直告诫君王要防范的"老虎" 已经产生)
    子婴 力挽狂澜,铲除乱臣贼子,然而大势已去。六国反叛实力已然早已燎燃并已经发展到远远大于秦国实力
    秦终亡、、、、
    


    IP属地:湖南4楼2012-10-23 10:44
    回复
      二:分析秦国大臣
      李斯:
      李斯上进心值得学习。但之后李斯的种种所作所为。吾羞于提及他!
      成也贪图荣华富贵,败也贪图荣华富贵。可奈何你要拉大秦国衰败至灭亡和拉秦国百姓的苦难给你垫背啊。
      李斯功不抵过。
      你前半生还能说是法术之士。但是你后半生完完全全在给法家抹黑!
      后世诋毁法家,诋毁秦国。或多或少都有你李斯的一份!
      赵高:
      乱国老虎 当涂之臣
      


      IP属地:湖南5楼2012-10-23 10:45
      收起回复
        三:分析守卫大秦帝国的长城
        最后说说守护大秦的长城
        蒙氏家族:北击匈奴,捍卫秦长城,守护这大秦帝国。名副其实的国家利刃。
        然而在李斯赵高相互勾结矫诏立胡亥为帝之后,玩弄朝政,慢无法纪,乱杀功臣。
        在这个时候子婴知道后果 是故劝谏道:
        子婴进谏曰:“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子婴劝谏胡亥,保全蒙氏就是保全大秦,铲除冤屈的蒙氏就是自断臂膀啊。大秦危矣)

        最后蒙恬,蒙毅被屈杀。扶苏自杀。
        章邯:章邯-大秦最后的明月!
        出师以来,率领囚奴击杀陈胜手下一路逼近咸阳的周文。
        率领军队夜衔枚击杀楚军项梁,败刘邦、败项羽、破田荣、败张耳陈馀,围赵王于巨鹿。
        这个时候章邯是战无不胜的! 打的诸侯鸡飞狗跳。然而这个时候秦朝内部出现问题。
        :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於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原将军孰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却,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鈇质,妻子为僇乎?”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污水上,大破之。

        (章邯与项羽
        相持未战。秦内部出现重大问题,二世不明法,赵高玩弄国政,赏不明,罚不信,赏罚无度,以至章邯战败死,战胜亦死。是以秦二世自毁长城)

        


        IP属地:湖南6楼2012-10-23 10:45
        回复
          守护大秦帝国的兵器轰塌   蒙氏被屈杀,大秦最后的名将章邯也被自己内部击败     兵不将兵,大秦已然无可用之兵
          发生这样的事情的原因就死在于胡亥不明法,不懂法家,导致乱臣老虎赵高出现 之后又荒废法纪,赏罚不明,依照自己爱恶制定赏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蒙氏就是这样被玩完的。而章邯也是一样,侵犯了赵高的利益 赵高掌权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结果章邯也被内部击败

          大秦被胡亥搞的乌烟瘴气,荒废法纪,赏罚不明,被赵高利用的祸国殃民,民怨四起     民心已失,大秦已然无忠贞之民

          六国残余势力揭竿而起,被胡亥加了一把火,使他们席卷全国 最后烽烟四起
            吞灭六国尚未完全消化,六国残余势力顺势而起,在秦国内部已经国不将国的情况下逐渐羽翼丰满
          大秦内外交困。无奈最后灭亡!
          到现在还不明白法家的重要性么?
          国无常强,无常弱。明法者强,乱法者弱!
          赏罚不明,国危矣!
          


          IP属地:湖南7楼2012-10-23 10:45
          回复
            第五步:
            高曰:“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权命悬於胡亥,高能得志焉。且夫从外制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见之晚?”
            斯曰:“吾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李斯露出破绽之后。赵高顺势而下。你李斯不是说荣华富贵全部都是因为君主重用么。那么胡亥登基之后,因你李斯之功劳。必会一如既往。并用万物顺势而为的道理继续来蛊惑李斯。而李斯精通历史明白矫诏立胡亥的,必会对秦国造成损失。所以不愿意同流合污)

            第六步:
            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讬命哉!”(赵高不说秦国未来究竟是何利益,用美好的一面来说明秦国国运继续昌盛是因为君臣一心所然。希望李斯顾及自己的利益来辅佐胡亥,这样秦国的利益和李斯你自己的利益就全部都可以兼得拉。李斯被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没有清晰的分析秦国未来的国运。终被说服)

            於是斯乃听高。高乃报胡亥曰:“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以报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赵高抓住李斯求富破绽,一步一步瓦解蛊惑李斯)(李斯太看重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他有很大的进取心,终于从穷困潦倒之时而一步一步爬上权力的颠覆。然而成也此,败也此。李斯正是如此的心理而被人利用。终步入蛇道,偏离了正道)

            


            IP属地:湖南9楼2012-10-23 10:46
            回复
              2、分析李斯、赵高、胡亥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大秦推向深渊
              於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馀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於上郡。(胡亥矫诏登基为帝,发诏令欲铲除阻碍蒙恬和扶苏)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於阳周。(扶苏不知有诈,而听从诏令自杀而亡)

                使者还报,胡亥、斯、高大喜。至咸阳,发丧,太子立为二世皇帝。以赵高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胡亥登基,赵高上位,乱国老虎出现)

                二世燕居,乃召高与谋事,谓曰:“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高曰:“此贤主之所能行也,而昬乱主之所禁也。臣请言之,不敢避斧钺之诛,原陛下少留意焉。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且蒙恬已死,蒙毅将兵居外,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二世曰:“为之柰何?”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於此。”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於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财物入於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胡亥不动法治,为了自己的利益并披着法家的外衣去扰乱国政。无罪者受罚,而有功者亦受罚,有罪者富贵加身而无功者亦富贵加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赏罚不明。国必危!)

                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曰:“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忠者无名以立於世,臣请从死,原葬郦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书上,胡亥大说,召赵高而示之,曰:“此可谓急乎?”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变之得谋!”胡亥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不明察,不明法,却又披着法家的外衣去扰乱国政。被乱国老虎利用还茫然不知。可笑可悲!)
              


              IP属地:湖南10楼2012-10-23 10:46
              回复
                3、分析李斯上胡亥书:
                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於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起於山东,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兵至鸿门而却。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而二世责问李斯曰:“吾有私议而有所闻於韩子也,曰‘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翦,虽逆旅之宿不勤於此矣。冬日鹿裘,夏日葛衣,粢粝之食,藜藿之羹,饭土匦,啜土鉶,虽监门之养不觳於此矣。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渟水致之海,而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葬於会稽,臣虏之劳不烈於此矣’ 。然则夫所贵於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此不肖人之所勉也,非贤者之所务也。彼贤人之有天下也,专用天下适己而已矣,此所贵於有天下也。夫所谓贤人者,必能安天下而治万民,今身且不能利,将恶能治天下哉!故吾原赐志广欲,长享天下而无害,为之柰何?”李斯子由为三川守,群盗吴广等西略地,过去弗能禁。章邯以破逐广等兵,使者覆案三川相属,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以书对曰:(胡亥真心要笑死我们这些法术之士。不懂韩非要说的重点,却断章取义。贪图享受。不懂如何是贤君明主却妄称贤君明主。只看到了表现而忽视了本质。可笑可悲!可怜可叹!)(这个时候也不懂法家治国之道,和驭人之术,不考虑其他而强迫臣下为之不能为之事。可悲!)(李斯依旧是这个弱点。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没有考虑长远。在小道上又前进走了一大步)

                  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独制於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也,可不察焉!(道理是没错。可你李斯敢详细介绍一下督责之术么。为什么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  避重就轻,在胡亥不明法的情况下,你也化身为韩非笔下的乱国老虎了)(督责之术。详情参阅法家的刑名术)

                  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者,无他焉,不能督责,而顾以其身劳於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韩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徇百姓,则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贵哉!夫以人徇己,则己贵而人贱;以己徇人,则己贱而人贵。故徇人者贱,而人所徇者贵,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凡古之所为尊贤者,为其贵也;而所为恶不肖者,为其贱也。而尧、禹以身徇天下者也,因随而尊之,则亦失所为尊贤之心矣,夫可谓大缪矣。谓之为“桎梏”,不亦宜乎?不能督责之过也。(道理是没错,然而你有避重就轻。又没有解释清楚督责之术,也没有交胡亥如何运用。你所说的不能督责之过,原因你告诉胡亥了么? 是道不可也。这里可以参阅韩非<观行>)
                


                IP属地:湖南11楼2012-10-23 10:47
                回复
                  故韩子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何也?则能罚之加焉必也。故商君之法,刑弃灰於道者。夫弃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是故韩子曰“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搏”者,非庸人之心重,寻常之利深,而盗跖之欲浅也;又不以盗跖之行,为轻百镒之重也。搏必随手刑,则盗跖不搏百镒;而罚不必行也,则庸人不释寻常。是故城高五丈,而楼季不轻犯也;泰山之高百仞,而跛牧其上。夫楼季也而难五丈之限,岂跛也而易百仞之高哉?峭堑之势异也。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者,非有异道也,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也。今不务所以不犯,而事慈母之所以败子也,则亦不察於圣人之论矣。夫不能行圣人之术,则舍为天下役何事哉?可不哀邪!(说起赏罚。能详细告诉胡亥赏罚的重要性么。别只说赏罚公平的好处。要告诉胡亥如何运用赏罚这两把武器)

                    且夫俭节仁义之人立於朝,则荒肆之乐辍矣;谏说论理之臣间於侧,则流漫之志诎矣;烈士死节之行显於世,则淫康之虞废矣。故明主能外此三者,而独操主术以制听从之臣,而修其明法,故身尊而势重也。凡贤主者,必将能拂世磨俗,而废其所恶,立其所欲,故生则有尊重之势,死则有贤明之谥也。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涂,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揜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若此然后可谓能明申、韩之术,而修商君之法。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闻也。故曰“王道约而易操”也。唯明主为能行之。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家富则君乐丰。故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若此则帝道备,而可谓能明君臣之术矣。虽申、韩复生,不能加也。(申韩复生,若知道你李斯如此只告诉胡亥表现而一位的避重就轻,非活活掐死你不可!  乱臣贼子  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国家得利益。知道胡亥喜欢法家,所以给胡亥只讲好听的表现而避重就轻不详细阐述最为重要的本质  阿谀君主,秦国亡国有你一份!)

                    书奏,二世悦。於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积於市。杀人众者为忠臣。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胡亥被李斯献给的表现所迷惑,不懂赏罚却妄自行使赏罚。做了很多错事却还洋洋自得以为自己是贤君明主。蠢货一个耳!)

                  


                  IP属地:湖南12楼2012-10-23 10:47
                  收起回复
                    五、
                    总结:
                    守护大秦帝国的兵器轰塌   蒙氏被屈杀,大秦最后的名将章邯也被自己内部击败     兵不将兵,大秦已然无可用之兵
                    发生这样的事情的原因就死在于胡亥不明法,不懂法家,导致乱臣老虎赵高出现 之后又荒废法纪,赏罚不明,依照自己爱恶制定赏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蒙氏就是这样被玩完的。而章邯也是一样,侵犯了赵高的利益 赵高掌权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结果章邯也被内部击败



                    大秦被胡亥搞的乌烟瘴气,荒废法纪,赏罚不明,被赵高利用的祸国殃民,民怨四起     民心已失,大秦已然无忠贞之民



                    六国残余势力揭竿而起,被胡亥加了一把火,使他们席卷全国 最后烽烟四起
                      吞灭六国尚未完全消化,六国残余势力顺势而起,在秦国内部已经国不将国的情况下逐渐羽翼丰满


                    大秦内外交困。子婴回天乏力,无奈最后灭亡!


                    到现在还不明白法家的重要性么?
                    国无常强,无常弱。明法者强,乱法者弱!
                    赏罚不明,国危矣!
                    


                    IP属地:湖南16楼2012-10-23 10:48
                    回复
                      第三个,假若扶苏即位之后
                      首先君主不一样,扶苏好儒,但经过军队的洗礼,耳濡目染之下感受蒙恬的教会,而且在此之前扶苏一直是作为帝王的继承者被秦始皇暗自培训的。是故扶苏能力要强于胡亥数倍,且不至于被大臣蒙蔽
                      二、大秦有蒙氏作为捍卫大秦的长城,只要内部不乱,六国残余势力是兴不起大浪的。
                      三、关于蒙氏和李斯的较量。这个就要看扶苏这位君主的把握了。
                      掌握法家的用作治国和用人的"刑名术" 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
                      当然,历史没有假如,也没有如果。所以胡亥的过失也给后世君主上了深深的一课!


                      IP属地:湖南24楼2012-10-23 17:59
                      收起回复
                        /


                        IP属地:湖南30楼2012-11-02 16:46
                        回复


                          IP属地:湖南31楼2013-03-01 16:29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3-12-09 09:20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4-06-14 0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