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吧 关注:32,893贴子:655,628
  • 8回复贴,共1

遥想公瑾当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瑜,字公瑾,有美貌,通音律。多谋善断,雅量恢弘,出可御敌于国门之外;入可辅君于朝堂之上。实为东吴之首将,乱世之能臣。


1楼2012-09-10 15:34回复
    后世之人提起周瑜,多以为他志大而才疏,无为而量小,这多是因为读过或听过《三国演义》的缘故,而历史上的周瑜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存在。


    2楼2012-09-10 15:34
    回复
      周瑜精通音律,相传曾作与《广陵散》齐名的《长河吟》,历史久远,此曲是否为周郎所作,已不可考。关于周瑜精通音律的另一例证似乎更为广为流传,那就是“曲有误,周郎顾”,弹奏之人所奏若有错误,周瑜即使是在酒后,也必会回头看他。后世之人多仰慕公瑾之徒,常以此为典,作诗成词。“最是周郎顾,尊前几度歌声误。”“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都是后人对此的追叙。


      4楼2012-09-10 15:35
      回复

        而周瑜也并非现代人认为的气量狭隘,无能少谋,他在吴地的声名甚至超过孙权。吴将程普倚仗自己年纪大于周瑜,多次欺侮于他,而周瑜次次折节容忍,从不与他计较,后程普因此敬重周瑜,对人说道:与公瑾交,如饮美酒,不觉自醉。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中记述周瑜嫉妒诸葛亮多谋,后又被其活活气死,纯属小说家之言,毫无根据,不足为信。


        5楼2012-09-10 15:36
        回复
          周瑜最为著名也最为后世传诵的当数赤壁之战。孙权任命当时仅三十四岁的周瑜为左都督,领兵三十万,与刘备联合抗曹。《三国志》记载周瑜巧施妙计,草船借箭,后又与黄盖共谋,火烧曹军,大败曹操。从此天下三分大势已定,东吴灭顶之祸已平。“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这是后世之人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雄姿英发,谈笑退敌的生动再现。


          6楼2012-09-10 15:36
          回复
            或是天妒英才,这样完美的周瑜却在三十六岁时英年早逝。建安十五年,周瑜领兵伐蜀,途中病逝于巴丘。孙权听闻,长叹曰: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并穿上丧服,为他举哀。周瑜灵柩运至吴郡时,孙权亲自到芜湖迎接。周瑜死时留书给孙权,叹息道:人生有死,修命短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尔。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倘此言可采,余死不朽矣。可见他至死都心系东吴,忠烈可嘉.


            7楼2012-09-10 15:37
            回复

              后世之人多叹他早逝,刘禹锡曾作: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寿,长做主人翁来怀念他。苏轼曾叹: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8楼2012-09-10 15:37
              回复

                周瑜,一个被误解,被遗忘的英雄。


                9楼2012-09-10 15:38
                回复
                  纪念我心中的周郎


                  10楼2012-09-10 15: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