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圈地运动在20世纪末期,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中国各地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政令不断以相对低廉价格征地,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剥夺农民耕地使用权,甚至强拆农民住房;再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出租土地使用权于资本集团。这就是中国正在上演的“圈地运动”——中国式圈地运动。那么,中国式圈地运动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呢?一. 兴起的原因1. 城市化建设的推动;2. GDP作为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考察指标之一 ;3. 地方财政空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在“土地财政”上,一些地方政府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整理,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把集体所有或其它用途的土地整合后,进行招拍挂,价格就会翻几番。4. 中国大量集体土地的存在,使用这些土地的农民并不拥有所有权,包括宅基地。在中国,农民占有大量的集体土地,村委会是最小的土地管理单位。5. 权势利润的刺激。在中国村委会是最基础单位,干部职位是中国干部里最小的职位,村干部为了不得罪上级领导保住前程或有得利,不得以低价出卖集体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