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吧 关注:121,763贴子:1,467,037

说说我们的建筑学院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建工的建筑在国内独树一帜,她的成功,在其早期创办时就已注定了.这来源于天时,地利与人和.我们的建筑学创办于八O年,当时全国的建筑学仅存八所,我们及时抓住了建筑即将大发展的时机;其次,学院周边的建筑环境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一墙之隔是国家建筑图书馆,建设部设计院,全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过几条街就是建设部,全国建筑展览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建筑界的龙头单位,如北京院等分布在学校周边一点五公里内,并且北京拥有全国最集中的艺术设施,国际性的各类美展,艺术表演,常年不断,北京的中华古文化的传统的醺陶更是得天独后;第三,我们从全国集结起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开办初期,住房条件很差,大家都丝毫没有怨言,象著名建筑学家第一任系主任万国安教授,雕塑家刘骥林教授都住在筒子楼里.总的来说那是一个团结创业的时期.此外,我们建筑学的创办得到了北京院的鼎立支持,除了提供大量办学资金,开放全部珍贵的设计资料,北京院总建筑师,全国著名建筑大师傅义通教授亲自出任继任系主任,并派出了国家设计大师熊明,刘力等国内一流大师组成的设计课导师团,亲自来校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设计,当时朱培,王昀等都是熊明大师的的得意门生. 
饮水思源,我们建筑学院应该在学院为北京院立一块永久的标记,以纪念他们的无私援助. 
现在的教师有来自国内各名校的新秀,也有本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比起二十多年前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唯一的缺罕,由于北建工早年隶属于北京市建筑口(市建委),而现在的教育部门的主管是市教委,关系一直没处理好,北建工被宏观控制为"教学型大学",致使我们被业界公认的全国第九名难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其结果,必然造成高水平师资的流失.没有博士点是我们建筑学院发展的瓶颈.此外,国家要求一所学校至少两个学科达到博士点水平,才能授予博士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土木拖了建筑的后腿. 我有幸在我二十八岁时参与了建筑系的组建工作.二十五年过去了,我既热爱我们的建筑也热爱我们的土木.我们留美的四位博士,其中有两位著名大学的正教授,即将加盟我们的土木学院,尽快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力争在尽短的时间内申博成功! 
我们的建筑学院必将成为东方的包豪斯,她的影响力必将放射到整个东亚.从我们学生的作品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东方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成功融合,这是自梁思成以来几代建筑师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唯有我们的建筑学院能够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 


IP属地:美国1楼2007-03-20 03:57回复
    虽然,最近几年走了几位骨干,象贵祥老师等,我们的优良传统还在,一代新秀正在成长.还是要有信心!同学们,好好努力吧! 
    我还记得,贵祥兄八一年分到北建工时,还是位刚毕业的硕士,后来他在这里成长为国内最著名的建筑史学家之一.这里是培养建筑人才的沃土.这些年我们向清华输送了两位教授,王丽方博士,王贵祥博士,向北大输送了一位教授,王昀博士.培养了上海磁悬浮的老总,刘武君博士(同济博导),我们的学院依然生机勃勃.离开的人依然怀念着在这里曾经有过的美好时光. 
    我们的毕业生更是成就辉煌,当年我们的学生,已经成长为首都建设的栋梁之材,象北京院总建筑师胡越,刚刚当选为国家工程设计大师,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大师之一.我们的毕业生在北京的各大设计院都成为骨干力量.(可惜我们当年派去建设部设计院的常青,当年下了海.否则,现在至少也是副总.他毕业第二年就主持了新大都饭店的设计).一批在哈佛,耶鲁,伯克利,东京大学,学成归国的明星建筑师,象朱锫,王开方,马岩松,莫平等建筑师,在国际建筑界的撅起,让我们的建筑学院的影响力,跨过了国界. 
    愿我们的建筑学院再上一层楼,向国内顶尖建筑学院迈进!


    IP属地:美国2楼2007-03-20 03:58
    回复
      谢谢校友们的祝福与支持!
      有新一代校领导的正确决策,申博计划已经启动.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成功!
      感谢每一位关心北建工发展的每一位教师,同学,校友和朋友们及各级领导,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北建工发展史上的关键性突破,而努力奋斗!


      IP属地:美国5楼2007-03-22 22:29
      回复
        八四年秋,系主任万国安教授,副书记刘老师去看望古建测绘和美术实习的师生.


        IP属地:美国6楼2007-03-23 19:02
        回复
          前排左二是我们的第一任系主任万国安教授,早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是我国第一批建筑学研究生毕业.在我们系初创时期,她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带领全系师生,勇于拼搏,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八五年,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建筑学--当时全校最新的专业,率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北建工由此升格为硕士授予权单位.而学校当时看好的两个传统学科纷纷落榜.如果没有她当时的坚持,北建工的硕士授予权的获得至少要推迟十年!历史会记住万教授的功记!
          前排中间的老先生,是我国已故著名古建专家臧尔忠教授,四十年代毕业于北大工学院,以毕生精力研究中国古建构造.八十年代初,登上了美国纽约布法罗大学的讲坛,应邀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中国古代建筑",开创了大陆学者主持美国大学课程的先例.并受到学生和校方高度赞誉.
          臧先生的左手边站的是粱思成的大弟子,粱思成唯一的研究生,当年清华的大才女,王其明教授.她的北京四合院和浙江民居的研究,蜚声中外.她早期的专著"浙江民居",早被美国译成英文,而国内还无人知晓.(当时还未加入版权组织,还没有版权的概念)
          后排高个,就是我们第一届留校的大才子莫平,第二年他凭着在北建工的作品,去了哈佛.后来,成为贝聿明大师驻中国的总建筑师.现在,已拥有一家自己的国际建筑事务所了.
          后排右边的两位是我们的美术老师,铁毅教授和史亦芳教授,他们不幸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让我难以忘怀.


          IP属地:美国7楼2007-03-23 20:23
          回复
            你可以和老师多聊聊.和高年级优秀的大哥哥大姐姐多聊聊.
            当年贵祥兄做八一级班主任,特别给好学的同学开小灶,给他们建筑启蒙教育,让他们早开窍.王昀,朱锫等应是直接受益者.
            后来,每当新生一入学,高年级的同学们,就会到班里给新生传授学习体会.
            我是结构工程师,地震工程学家,对建筑只是在系里工作时,受了点熏陶.要多听科班出身的人的意见.学建筑与学工程的确不同.但是,信心更为重要.
            祝你成功!


            IP属地:美国11楼2007-03-24 23:04
            回复
              一提起咱们的建筑学院,就象是如数家珍.以后有空再给大家讲点故事.
              六月份,我就要卖掉我在帕萨迪娜的小宅,告别美丽的南加,回校工作了.南加州太平洋沿岸的几十座小镇有如一串璀灿的明珠镶嵌在那里.那是我的最爱,周末我常常要去beach趟趟海水,品尝美味的海鲜,或趋车二十分钟,上山去欣赏自然保护区的奇丽风光.
              十二年前,我带着十岁的女儿,来到这块漠生的土地.我们一起奋斗,共度艰难的岁月,如今女儿大学毕业,即将进入医学院功读医学博士.我也到了收获季节.是母校的召唤,让我们留美的四位博士,土木学院的老校友,迅速组成团队,重返母校.旅澳校友诸葛燕教授已经走在我们的前头了.中美澳三国联合的第一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报告已经上报.更大的科研项目正在筹划之中.国内学术界,行业界也将给我们以巨大的支持.
              北建工历史上最艰巨的功坚战---申博计划---已经打响!
              建筑学院,土木学院,环能学院的全体师生,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创北建工辉煌历史的的新篇章!


              IP属地:美国13楼2007-03-30 15:12
              回复
                去年,学院从中国给我寄来"1980-2005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学生优秀作业集",十分欣慰,我立即给静勇建议出英文版向全世界发行,向世界一流大学展示我们的工作. 
                现在,我们的建筑学院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基本上接近或达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水平. 
                下一步,当我们突破博士点的瓶颈之后,建筑学院该怎么办?
                我想我们未来二十五年的目标是国内前五名.即:清华,同济,东南,天大,北建工.
                八O年,当我们创办建筑学专业时,有人就怀疑说:北有清华,南有天大,你们夹在中间,哪有你们的生寸空间?你们北建工有工民建就够了等等.
                当年,已故著名城市规划专家温榟森教授(早期天大建筑系创始人之一,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城市规划的主要参与人),建工系主任张兆栩教授,已故副主任高履泰教授,力排众议,决定筹办建筑学专业.并研究制定了我们的办学特色和方向.
                二十五年来,我们成功了,我们的毕业生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且办出了特色.在个大设计单位我们的校友和清华的毕业生平分秋色.


                IP属地:美国17楼2007-04-01 03:49
                回复
                  我们建筑学院培养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建筑人才,绝非偶然,这与当年老一代建筑教育家制定的办学方针和特色有直接的关系.
                  去年当我看到我们校友作品时,让我大吃一惊,这不正是当年建筑学创始人们所期盼的吗?果然其作者刚刚当选为中国最年轻的设计大师,其实,这虽然有作者的个人努力,更多的是当年学校的栽培.是北建工建筑学缔造者们早在二十五年前已经设计好了的轨迹.(如何设计的,只有贵祥兄最了解,可惜他去了清华).
                  下一个二十五年,我们更需要智慧来设计学院的蓝图!


                  IP属地:美国18楼2007-04-01 04:23
                  回复
                    21楼想必是这些年新来的教师了.如果相识的话,不会这样说话吧.
                    诚然,本人离开建筑系,回到本专业也有二十年了.而且身在大洋彼岸,对系里的现状也不太了解.然而,作为曾经在系里工作过的老校友,对我们的建筑系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始终关注着学院的发展.看到当年的学生们在建筑界成就非凡,十分欣慰,发点感慨,给新一代的学子鼓鼓劲,仅此而已.
                    固然,办好一个学院,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然而,路子走对了,就要少走弯路.路子走错了,时间再长,也办不好,反而要走下坡路.清华的建筑学创办得较晚,四六年才创建,比国内一大批老牌建筑系,如中央大学,东北大学,重大,中山,圣约翰等要晚二十多年.然而,不到十年便奠定了在建筑界的霸主地位.当然,这里有很多国家行为,我们比不了.
                    俗话说,劲可鼓不可泄.尽管,学院可能有这样那样不如人意的地方,既然你已经是这里的一员,就要有责任感,为办好我们的学院多出力.切不可在学生中散布悲观失望情绪,这不仅有碍你个人的学术发展,而且,将给我们的学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IP属地:美国22楼2007-04-12 12:39
                    回复
                      谢谢楼上的同学。
                      我还称不上名师。北建工有很多很杰出的教师,一代新秀正在成长。

                      回校已有十天了。建筑学院比过去装点得更有建筑艺术气氛了,成熟了!

                      祝同学们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土木学院也将迎头赶上


                      IP属地:美国34楼2007-06-12 22:49
                      收起回复
                        今天无意中看到建筑系八一级校友朱培的作品,拿来和同学们分享:
                        http://blog.sina.com.cn/u/46dfa923010008r0
                        去年我去拜访朱锫.他很想给学弟学妹们引引路,必竟他人生的梦想是在北建工,开始实现的.他应邀去哈佛,MIT做过学术报告,去过欧洲,美洲,亚洲的许多国家,得过许多奖励.然而,他还没有接到过母校的邀请. 
                        也许建筑学院已有安排.


                        IP属地:美国39楼2007-06-27 21:10
                        回复
                          去年七十年校庆时,我试图动员我们早期的校友搞个募捐,但是不太成功只募捐了几万元.在中国,给母校捐赠还不普遍.如果我们有五百到一千万的基金,这个计划就可实现.希望我们的校友,特别是成功的名师们慷慨解囊,为了母校的发展,为了新一代的学子,做出你们历史性的贡献!


                          IP属地:美国44楼2007-07-07 22:00
                          回复
                            回46楼:
                            每一位关心建筑学院发展的教师,同学都有发表个人意见和建议的权力吧.集思广益,有益无害.


                            IP属地:美国47楼2007-07-09 07:41
                            回复
                              祝建筑学院不断取得新进步!


                              IP属地:美国56楼2007-07-12 09: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