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蔓兒_
親愛的蔓兒,非常感謝你的留言。其實我第一時間就看到了,只是最近工作太忙,並且導致右手有勞損性腱鞘炎的征兆,所以一直沒能坐在電腦前好好地碼上一篇回復,只在心裡默默地開心和感動來著><
《塵之中》是我第一次嘗試并成功地講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那也是長到這麼大以來讓我最覺得有成就感并默默自豪的一件事。與考試得了第一名,或是工作得到年終獎的感覺是不同的。我灌諸其中的心血、熱情和期望,是其他任何事物都無法比擬的。
是山小涼,是那些孩子們讓我發現,原來這世間真的有一些人可以美好到讓人見之便有源源不斷的靈(nǎo)感(dòng)從天而降,美好到讓人沒來由地可憐可惜,於是不自量力地一心想要為他創造出出許許多多個不局限於今生今世的世界,讓他在各種各樣的平行世界里經歷各種各樣的人生、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永生不死地活著,讓那美好無盡地變幻、衍生,永不熄滅。
事實上很沒自信,很怕辜負,但還是在那股慾望的催動下慌慌張張地抓過電腦開始寫了。那個時候也不懂得怎樣表達愛,便只好極盡所能地去渲染他們的純淨美好,再一次次地撕碎了示人,盤算著這樣的話,看到的人就一定會更愛更愛他們了吧。雖說現在回過頭去看,此文難逃撒狗血之嫌,後來也漸漸懂得了人性複雜的魅力、含蓄收斂的表達藝術,但在我的心目中,此文的存在仍是必要的,在屬於他們的某一個平行世界之中,必須要有這樣一個不知收斂的殘酷童話上演過。
一開始,我只是一個人默默地爬格子,每寫好一個章節,只發給一個飯圈外的閨蜜看。那個時候已經在吧里潛水看了幾個月的文,深深地折服于各路大神(可惜的是當時大部分已經淡圈了…),覺得把自己不成熟的文字放出來很難為情。直到手中已經攢了五萬余字的原稿,才終於猶猶豫豫地一邊修改一邊把它們放了出來。現在想來,我很開心它的誕生是沒有絲毫功利之心的。
我也有過那種,看書看到半路堅持不下去,必須合上書去做點別的事來舒緩心情的經歷,書中每一個字都太沉重,情感飽滿濃郁得快要溢出來,讓人喘不過氣。結果看一本書看得活像是在測兩千米長跑,累得氣喘吁吁,卻又欲罷不能。所以,我能懂蔓兒將文和視頻切換著看得心情。我不敢說《塵之中》的文字有那麼強大的力量,但寫下它們的確曾是一場辛苦的勞作。每一章節寫完,坐在電腦前都有一種類似於體力勞動之後的真實而強烈的疲憊感。過了青春期之後,也真的是沒有力氣再去書寫那樣的文字了呢,所以非常慶幸能夠在當初趁著年輕力壯(?)及時地把它們留了下來。
再一次深深地感謝蔓兒能夠喜歡這篇文,並且不嫌棄它已經完結多年,仍舊一字一句為我寫下長長的留言。看到蔓兒所書寫的感慨和心路,小眠真的超級開心。《塵之中》是我年輕時候種下的一棵小樹,謝謝蔓兒攜著這棵小樹穿越時空、用一片綠意點亮了我如今灰溜溜的日子~
文包已發送!蔓兒是香港或台灣的嗎?話說大陸現在屏蔽Gmail郵箱,不知道郵件能否順利投遞,如果沒有收到的話知會我哦!咱們再想其他辦法~~噢對了,後來我把LOFTER用來存文了,那邊叫做“晴步雨眠”,因為是一口氣搬過去的,所以比貼吧便於查閱一些~
親愛的蔓兒,非常感謝你的留言。其實我第一時間就看到了,只是最近工作太忙,並且導致右手有勞損性腱鞘炎的征兆,所以一直沒能坐在電腦前好好地碼上一篇回復,只在心裡默默地開心和感動來著><
《塵之中》是我第一次嘗試并成功地講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那也是長到這麼大以來讓我最覺得有成就感并默默自豪的一件事。與考試得了第一名,或是工作得到年終獎的感覺是不同的。我灌諸其中的心血、熱情和期望,是其他任何事物都無法比擬的。
是山小涼,是那些孩子們讓我發現,原來這世間真的有一些人可以美好到讓人見之便有源源不斷的靈(nǎo)感(dòng)從天而降,美好到讓人沒來由地可憐可惜,於是不自量力地一心想要為他創造出出許許多多個不局限於今生今世的世界,讓他在各種各樣的平行世界里經歷各種各樣的人生、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永生不死地活著,讓那美好無盡地變幻、衍生,永不熄滅。
事實上很沒自信,很怕辜負,但還是在那股慾望的催動下慌慌張張地抓過電腦開始寫了。那個時候也不懂得怎樣表達愛,便只好極盡所能地去渲染他們的純淨美好,再一次次地撕碎了示人,盤算著這樣的話,看到的人就一定會更愛更愛他們了吧。雖說現在回過頭去看,此文難逃撒狗血之嫌,後來也漸漸懂得了人性複雜的魅力、含蓄收斂的表達藝術,但在我的心目中,此文的存在仍是必要的,在屬於他們的某一個平行世界之中,必須要有這樣一個不知收斂的殘酷童話上演過。
一開始,我只是一個人默默地爬格子,每寫好一個章節,只發給一個飯圈外的閨蜜看。那個時候已經在吧里潛水看了幾個月的文,深深地折服于各路大神(可惜的是當時大部分已經淡圈了…),覺得把自己不成熟的文字放出來很難為情。直到手中已經攢了五萬余字的原稿,才終於猶猶豫豫地一邊修改一邊把它們放了出來。現在想來,我很開心它的誕生是沒有絲毫功利之心的。
我也有過那種,看書看到半路堅持不下去,必須合上書去做點別的事來舒緩心情的經歷,書中每一個字都太沉重,情感飽滿濃郁得快要溢出來,讓人喘不過氣。結果看一本書看得活像是在測兩千米長跑,累得氣喘吁吁,卻又欲罷不能。所以,我能懂蔓兒將文和視頻切換著看得心情。我不敢說《塵之中》的文字有那麼強大的力量,但寫下它們的確曾是一場辛苦的勞作。每一章節寫完,坐在電腦前都有一種類似於體力勞動之後的真實而強烈的疲憊感。過了青春期之後,也真的是沒有力氣再去書寫那樣的文字了呢,所以非常慶幸能夠在當初趁著年輕力壯(?)及時地把它們留了下來。
再一次深深地感謝蔓兒能夠喜歡這篇文,並且不嫌棄它已經完結多年,仍舊一字一句為我寫下長長的留言。看到蔓兒所書寫的感慨和心路,小眠真的超級開心。《塵之中》是我年輕時候種下的一棵小樹,謝謝蔓兒攜著這棵小樹穿越時空、用一片綠意點亮了我如今灰溜溜的日子~
文包已發送!蔓兒是香港或台灣的嗎?話說大陸現在屏蔽Gmail郵箱,不知道郵件能否順利投遞,如果沒有收到的話知會我哦!咱們再想其他辦法~~噢對了,後來我把LOFTER用來存文了,那邊叫做“晴步雨眠”,因為是一口氣搬過去的,所以比貼吧便於查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