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味吧 关注:16贴子:1,120
  • 2回复贴,共1

日本和服文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和服的历史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在日语中,它又叫做"着物"。和服除了保暖、护体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 

  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后来移到了后面。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称的"洋服"。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由于当时的妇女仍穿和服,故因行动不便而遭遇不幸或身留残伤。此后,日本妇女才逐渐改穿套裙或其它服装。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在庆祝儿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1楼2007-03-18 00:38回复
    和服的种类 

    和服的种类很多,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礼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少,色彩较单调,多深色,腰带细,穿戴也方便。 女性和服款式多样, 色彩艳丽,腰带宽,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法也不同,还要配不同的发型。已婚妇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穿"振袖"和服。此外,根据拜访、游玩和购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图样、颜色、样式等也有所差异。 

    1.留袖和服 
    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仪式,典礼等时穿的礼服。以黑为底色,染有五个花纹,在和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图案表示已婚妇女使用叫"黑留袖"和服。另外其它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一个花纹且下摆有图案的叫"色留袖"和服。 
    2.振袖和服 
    未婚小姐的第一礼服,根据袖子长度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其中穿得最多的是"中振袖"。例如: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宴会,晚会,访友等场合。 因为这种和服给人一种时尚的感觉,所以已婚妇女穿"中振袖"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3.访问和服 
    整体上染上图案的和服从下摆,左前袖,左肩到领子展开后是一幅图画,近年来作为最流行的简易礼装而大受欢迎。开学仪式,朋友的宴会,晚会,茶会等场合都可以穿,并且没有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4.小纹和服 
    一般作为日常的时髦服装,整体上染有碎小花纹,很适合用于练习穿着,约会和外出购物的场合。如果是年轻的女性,也可以用于半正式的晚会。 
    5.男式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为正式礼装。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子也只作为简易礼装,可以随便进行服装搭配。 
    6.素色和服 
    这是一种单色和服(除黑色以外),如果染有花纹可以作礼服,如果没有花纹则作日常时装服。 

    7.付下"和服 
    袖子,前后身,领子的图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印染的和服总称。比访问和服更轻便舒适。 

    和服带子的种类 
    丸带 
    女式和服最初使用的带子,其正面里有花纹,华丽而不失典雅。 
    袋带 
    宽八寸(日本的1寸=3.03cm),正面有花纹,底面是素色,目前是日本最流行的带子。其中一种织入锦线或金线的带子可与礼装搭配,其他染有轻快图案的带子则用于时装服。 

    名古屋带 
    太鼓的两端分别连有两条较细的带子,这样系起来即舒适又方便。 
    袋名古屋带 
    带宽八寸(1寸=3.03cm),比袋带更轻便舒适。 
    半中带 
    其带宽只有普通带子的一半左右,没有里衬,也不用细绦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打结。


    2楼2007-03-18 00:39
    回复
      和服的配件 
      配件:和服之美,除了袷、带、结的组合外,和服的配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和服的配件主要有带扬、带缔、带板、带枕、伊达缔、腰纽、胸纽、比翼等。另外还有与和服配套的内衣,穿和服时、进行美容时的一些辅助用具以及鞋和其他附属品。 

       带扬和带缔是和服整装中十分重要的小配件。带扬的作用除了在制作带结是能够固定和包覆带枕外,而且在装饰上也严格要求与和服、和服带配套。带扬的材料一般选用纺绸、绫、绉织物等,上面装饰扎染纹样、友禅染、小纹、刺绣图案或者是色无地。带缔起着系结和服带结的作用,有绳带、编织带、绗缝带之分。有一种绗成圆筒形的带子称为丸绗带,是礼服上专用的带缔。还有一种掺和金银丝的绳带也是平常用于正式礼服和便礼服的带缔。一般来说,带缔厚实的宽带比窄幅带的价格高,所以窄幅带缔一般只用在浴衣上面。 

       带板是置于带子前方,防止带子起皱的一种整形用的配件,宽度比带子窄一些。 

       带枕是制作太鼓的带山和塑造变化带结造型时用的,大的很大,但一般都是选用标准形的。 

       伊达缔,是系在和服领窝以下的胸口位置,以防止穿着走样的一种和服配件。伊达缔一般选用质地较薄的博多织物。 

       腰纽、胸纽,是和服着装时用于比试和服的长度,或者作为胸口的假纽之用。 

       比翼,是留袖上的一种特定的装饰,为的是让和服两层缝合能看得出来。比翼规定装饰在袖口、领、衽以及从腋下到袖下的开口部分。丧服不能用比翼。 

       和服的内衣主要是指足袋、肌襦袢、衬裙、长襦袢、半领。 

       足袋,即袜子。和服的袜子要求完全选用白色,而且四个脚趾套在一起与大脚趾分开。材料选用上等宽面府绸。 

       肌襦袢,即贴身汗衫,起到夏天吸汗,冬天保暖的作用,面料选用天然纤维制成的细纱、罗等,领子用同类布做成窄幅的V形领。 

       衬裙 、衬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裙子沾污和保暖。面料选用纺绸、绉织物、尼龙等,长度比长襦袢短5厘米左右。 

       长襦袢,也叫和服长衬衣,是穿在和服里面的一层衣服,主要功能是在穿着是保持和服的平整和外形的美观,同时也起到防污的作用。 

       半领,也叫衬领。半领缝在长襦袢上,主要功能是防污。面料选用绉织物、盐濑纺绸等。 

       履物与其他服饰品包括草履、下驮、手提包、带扣、发饰等。 

       草履,不是指用草制做的鞋,而是对包括布鞋、皮鞋、漆皮鞋等脚后跟约在2——8厘米的鞋的总称。选草履是,要注意所选的草履与和服的用途要相符。礼服用的草履是布制的,鞋子的脚后跟也要选得高一些。近些年选用漆皮鞋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反映了草履的一种时尚。 

       下驮,即木屐,有涂漆下驮、白木下驮等。穿浴衣时,赤足穿下驮。下雨时,木屐要套上防雨、防泥的木屐罩称为雨下驮。 

       手提包,也是和服的重要附属品之一,在选用面料、花色上同样要求与和服配套。礼服用的手提包通常是以佐贺锦、博多织、织锦作为面料。作为外出是携带的手提包,一般都是选用漆皮和皮革作为面料。 

       带扣和带缔起着同样的作用,但是带扣上通常装饰珍珠、七宝等,为的是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发饰,如梳、簪、丝带等,选择发饰要注意使用的场合,像穿振袖之类的华丽和服,选择发饰也就要花哨些;若是穿丧服则要避免戴珊瑚、翡翠之类的发饰。


      3楼2007-03-18 00: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