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吧 关注:2,395贴子:9,491

油纸伞百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油纸伞是一种用涂上原生态熟桐油的棉纸做伞面的雨伞。源于中国,亦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泰国、老挝等地。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避邪。日本传统婚礼上,新娘也会被红色油纸伞遮着,老人喜好象征长寿的紫色伞,送葬时则要用白色伞。日本传统舞蹈也会以油纸伞作道具,茶道表演时用的要用“番伞”。 现时油纸伞由于其保存不易,多作为艺术品和游客纪念品售卖。


1楼2012-08-03 20:21回复
    基本认识
    油纸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2楼2012-08-03 20:22
    回复
        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尼龙钢架伞是19世纪英国人根据中国油纸伞的开合原理,使用现代材料,工业化生产改进而来,虽然方便携带、价格低廉,但却是毫无生命的工业品,传统油纸伞
      正体的伞字由五个“人”字组成那种雅致天成的美感,是尼龙钢架伞永远无法比拟的。


      3楼2012-08-03 20:23
      回复
          客家方言中,“油纸”与“有子”谐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时,女方通常会以两把纸伞为嫁妆,含“早生贵子”的意思;“伞”的正体字“伞”字里有五个人字,象征着多子多孙,伞面张开后形成圆形,为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圆满的意思。男子16岁成年礼时,父母会赠予一把油纸伞,希冀支撑门户之意。


        4楼2012-08-03 20:23
        回复
            道教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是因为油纸伞有趋吉避秽的功效。


          5楼2012-08-03 20:24
          回复
            历史沿革
            中国制伞历史悠久,最早的伞由鲁班之妻云氏发明。


            6楼2012-08-03 20:24
            回复
                春秋末年,中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象“亭子”,收拢如棍,
              1870年代,英国摄影师拍摄于北京郊区张开如盖。这就是最早的雨伞。东汉蔡伦发明纸以后,出现了在伞纸上刷桐油用来防水的油纸伞,文人雅士亦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以遣情怀。宋时称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均有改进,有纸伞,油伞、蝙式伞,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使用至今已1000多年。


              7楼2012-08-03 20:26
              回复
                 油纸伞在唐朝传至日本、朝鲜,日本早期将油纸伞称为“唐伞”。油纸伞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越南、泰国、老挝等地后,又结合了当地的文化,有了各自的风格和名称。明朝《天工开物》提到:“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在一些文学作品如《白蛇传》等也可以看到油纸伞的踪影。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著新娘以作避邪。


                8楼2012-08-03 20:27
                回复
                  一般制作过程
                  传统的油纸伞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全部依赖手工完成。民间有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大致来讲,分成如下几步:


                  9楼2012-08-03 20:29
                  回复
                    1.号竹:即选竹   2.做骨架:削伞骨,并进行水浸、日光晾晒等必要的技术处理,
                    油纸伞制作全部要依靠手工完成然后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伞头制成骨架。   3.上伞面:把裁好的纸粘上骨架,修边、定型,曝晒   4.绘花:于伞面绘上图案 ,晒干   5.上油:最后在伞面刷上熟桐油,待完全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10楼2012-08-03 20:32
                    回复
                        代表恩爱百年   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爱情:《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在西湖断桥以红伞为媒,同伞风雨,结下千古奇缘的佳话,戴望舒《雨巷》,描绘了“古镇+雨巷+油纸伞+美女”美好浪漫的景象,油纸伞早已成为浪漫古典爱情的符号。
                      高贵典雅的若水堂手绘油纸伞  消灾辟邪、平安吉祥   在中国民间,传说桐油可以消灾、辟邪、驱鬼,有桐油纸伞放在家中,当然可以平安吉祥了。   高贵典雅   油纸伞本身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气息浓厚。用油纸伞装饰装修,在灯光照射下,古典浪漫、高贵典雅。汉服+油纸伞,更是中国古典高雅美的标志。


                      13楼2012-08-03 20:44
                      回复
                        中国制伞
                        很多人一提到油纸伞,言必称苏杭,好象苏州、杭州才应该有油纸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事实上,油纸伞是大江南北普遍使用的传统日用雨具,是一项传统、普遍的手工业。从前的油伞作坊就像裁缝铺、铁匠铺一样,遍地开花,寻常可见。只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受工业文明的猛烈冲击,油纸伞退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在国内仅余有十家左右的工厂还在生产: 若水堂油纸伞
                        若水堂古典双环油纸伞  作为千年帝都的北京,自古不乏制作精良的油纸伞,但传承并保留下来的老字号已为数不多。 发源于北京、至今尚存的若水堂油纸伞坊已有100 多年历史,自清代起即在大江南北享有盛誉。相较一般寻常百姓使用的油伞,若水堂制伞工艺更加繁琐讲究,伞骨及伞杆采用多年生紫罗汉竹手工削制并经烟熏处理增其强度,伞面采用韧性极好的皮纸,手工绘画后反复涂刷柿子油及桐油,使其防水,坚固耐用。   清光绪丙戌年(1886年),高丛希(山西平遥人)在京城珠市口开设若水堂油纸伞坊,店内聘有伙计二十余人、南派及北派画师十余人,做工细致、画工精良,尤以手绘工笔满铺牡丹油纸伞和北宋山水题材油纸伞最为出类拔萃。 一时名噪京城,达官贵人、名媛女子争相抢购,各地业者也纷至沓来,交流切磋,蔚为风潮。


                        15楼2012-08-03 20:48
                        收起回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繁琐的手工工艺所限,一大批油纸伞生产企业相继淡出了日用雨具市场,但油纸伞雅致天成的美感是尼龙钢架伞永远无法比拟的。若水
                          若水堂油纸伞部分实物图册(20张)堂也转为出口加工型企业,为台湾、日本、东南亚地区代工生产传统手工油纸伞。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前夕,受政府挖掘及扶持,若水堂等油纸伞老字号扩大制作规模,制伞工艺传承百年传统工艺,共七十多道手工工序。伞面坚持采用手绘工艺,除传统的手绘花鸟、人物及山水题材外,业者推陈出新,开发出长柄皱云唐伞及古法造纸镶嵌天然树叶油纸伞,用于奥运会新闻中心装饰布置及礼品馈赠,受到市场好评。   若水堂油纸伞现在江西、湖南等地有生产基地,在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镇有制作及绘画中心,在北京市区设有产品展示中心及销售店面,产品还销至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地。


                          16楼2012-08-03 20:49
                          回复
                            清华制伞
                            师傅在刷桐油(刷桐油是很讲究的工序)
                            清华镇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北部,星江河上游,鄣公山南麓。文化底蕴深厚,以“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始建于唐朝,素有“千年古镇”的称号,是江西省200个重点建制镇之一。清华的制伞工艺有如它的历史一般悠久。
                            据婺源旧县志记载,早在唐宋时期,徽州地方一带的大户人家,凡是名媒正娶的正室除了要盖红盖头,跨火盆等之外,在新娘子下轿时候,新郞官要在轿旁为新娘撑起一把大红油纸伞,接新娘下轿。“纸”与“子”谐音,有“早生贵子”之意,“伞”字包含5个人字,寓意“多子多孙”。圆形的伞面则取其“圆满”之兆,象征婚姻圆满成就;另外送伞陪嫁亦有表示用来遮日避风防雨,驱恶避邪之意。   


                            17楼2012-08-03 20:49
                            回复
                              自唐宋时期,镇上已有制伞工匠数人,为大户人家做婚嫁油纸伞以及遮雨伞(那时油纸伞是奢侈品,只有大户人家买,穷人都带斗笠)。


                              18楼2012-08-03 2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