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与樱相比香燐爱的是佐助的全部而非碎片”是一种谬论。
1.两人都见过“两种状态的佐助”,不同的是樱见证过几乎每一步的变化而且樱对最初的佐助的认知因为相处时间和互动深度而有于其本质的把握,很可惜香燐没有这个基础。
2.理智与情感不统一的情况仅现于樱身上,但情感的延续显而易见不需质疑,即使在互杀之外。
3.关于“你爱他哪点”的问题,樱这边在原作里没有给出过以分镜或别的呈现的单独而具体出现的理由,但可以在第一部为证;香燐方面阐释得非常明白,是当年佐助的那个笑容。两人都是不认同处于自我心塞状态的佐助的,因为它不是佐助的本质和应有状态。只是樱迈出过对“状态还原”的请求(不过时机和环境都是劣势)这一步,而佐助实际上吃这一套。因为他渴望感情。
香樱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但对这一区别的本质概括并非“爱的是不是全部的他”或者“有一种是完全无私的爱另一种不是”,这样的概括是一种基于对剧情片面化理解的基础上严重误会和基于想象的拔高。
另外理想状态下相互成就的爱本身就是需要磨合与相互回应才能共存的,它成立的前提是相互认可对方为爱的对象,也是这一爱的对象能延续下去的现实主义基础。爱可以成为传奇,但你不能说传奇中的现实主义毫无意义,这是一种本末倒置。一种能够预期良好发展下去的关系中有宽容也有相互的妥协。——持久的爱和伴侣关系本来就是一种会让人改变而不是迁就的东西,无论你承不承认或接不接受_(:_」∠)_
p.s.多说几句,关于佐助处于严重的自我心塞状态的社会关系问题。
很遗憾,火影里没有人爱“这种状态”的佐助,哪怕是光芒万丈宽容为怀的鸣人。
他对佐助是理解和肩负,是决意同归于尽——但其中没有支持。因为那个状态是非理性的,是不正常的,是毁灭别人更自我毁灭的,是看着狂霸酷炫拽但更是痛苦不堪的,是没有赢家和通盘皆输的,是毫无建设性的。
基于非理性选择的毁灭欲望和富有智慧地忍耐与博弈是两种含义和两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