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泸沽湖,醉人的苏玛尼酒
自从听说杨二车那姆光着脚板从女儿国跑出后,泸沽湖就成了我魂萦梦牵的地方。
从丽江出发,沿着落差极大的山路,车子行驶七八个小时后,终于到了落水村。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美丽的湖水。
摩梭人的木楼沿着湖而建,那湖水清澈见底,如摩梭姑娘水一般的眼睛。听说摩梭女孩子就是用泸沽湖的水洗出了乌黑的长发,洗出娇艳的脸庞。湖畔,零星点缀着三二垂柳;湖面上,一群群的红嘴鸥快乐地飞翔,洁白的身影轻柔地掠过水面孔到来的缘,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远处,有摩梭人独有的猪槽船正在捕鱼;英俊的摩梭小伙子正用眼光捕捉着姑娘的身影。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独有的婚俗习惯,也是吸引四方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摩梭人的“阿夏”婚并不是想象中的随便。摩梭人虽然不太重视婚姻法,但他们大都是一夫一妻制的,尽管分开居住,却是用真情维持着,共同抚养着子女。男子也并平面不象传说中那样没有地位,经济时代的到来,思维活跃的摩梭人男子早已走出大山,去寻找各自的生存之道。留在泸沽湖的男人也自发组织成船队,为四方游客介绍着家乡的优美。而聪明的摩梭女子把家中的木楼改建成客栈,用美妙的歌声留住游匆忙的脚步。
夜色降临了,我们在湖畔寻找落脚处,一位在家门口招呼客人的女孩子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十五岁的卓玛高大而健壮,美丽的脸上露着甜甜的笑容。那种笑是出自内心的,让人有一种如浴阳光的感觉。
卓玛家有着五百年的火塘,有着健在老祖母。摩梭人的祖母是最受尊重的,是家中的财富。摩梭人信仰着藏教,当我们提出打算把从香格里拉松赞林寺带来的哈达献给祖母时,卓玛的脸上露出了惊喜,叫出了老舅,恭敬地把我们迎到外人不能进入的祖母房。
祖母房的正中央就是著名的火塘,火塘的上方是供着佛,旁边是祖母的卧床,瘦削但神采奕奕的老祖母背靠着佛台盘膝坐在火塘边。大概是少有外人到来缘故,见到我们老人吃了一惊。阿舅向老人介绍了我们的来意,接过我们敬献的哈达,老人显得非常高兴,供在佛前,用摩梭语指示阿舅请我们坐在火塘边。
少数民族有着许多禁忌和规矩,是不能与之相违的。火塘的坐位是有次序的,坐错了就是不尊敬的。最上坐是祖母位,祖母位的旁边是老舅位,左右两边是阿妈位,姑娘及儿子的坐位,客人位子在火塘的下方。看那老舅好象是个见过世面,有点文化的样子,我们小心翼翼地问:“为什么没有阿爸的位子?”老舅笑着说:“我们家女孩子们的阿爸在别人家里做老舅!”呵呵,摩梭人真有意思,兄弟抚养姐妹的子女,自已的子女却让别人的兄弟抚养着。这恐怕是别的民族永远没有的胸襟!
火塘的的火代表一个家族的存亡,是永不能息灭的。卓玛家的老祖母代代相传,已经在这个火塘边守了五百年!以后可能是卓玛的阿妈,再接下去也许是她的姐妹们,也可能是美丽的卓玛。但愿这个家族能天长地久,摩梭文化能代代相传,保持着其最初的东西。
火塘的对面一层层地叠放着整个的猪肉。阿舅告诉我们:这就是摩梭人的猪膘肉,也叫琵琶肉。是摩梭人最喜欢的一种食物。一年一个,放在火塘边烟薰着,十年以上的可以生吃了!阿舅问我们要不要尝试一下,我们吓得连忙说:“谢谢!不用不用!”生吃!我的天!
我们的晚饭也是在卓玛家吃的,整个的山鸡,煮熟的猪膘肉,还有泸沽湖美味的鲜鱼......价钱非常的便宜.
卓玛捧来用泸沽湖水醇就的苏玛尼酒,那是一种青稞酒,入口很能淡的,味道不错.可在卓玛的劝酒歌声中,我醉了!
篝火熊熊地燃烧起来,锅庄舞的笛声吹了起来.摩梭的姑娘小伙子们手拉手围成圈子,在火光中跳动着,那一刻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了,纷纷加入了舞动的队伍!
我们的心都醉了,不只是因为苏玛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