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粹大妃吧 关注:2,117贴子:50,664
  • 8回复贴,共1

‖⌒120612☆_仁粹大妃☆随感‖一段漫长的岁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也不知道会写多久,也许很久,也许一会儿就能写完。
从来看书看剧都不会去写对主人公的感觉,因为太难。可是,我喜欢仁粹。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1楼2012-06-12 17:55回复
    将它推荐给很多的同学死党,因为喜爱,所以,相册里会有很多关于他们的照片。
    我不知道支撑我将剧一直追下去的原动力是什么,但是我最喜爱的桥段的确是已经结束了。
    给同学介绍的时候我是这样说的,前23集是言情,后面的则变成了宫斗。当然,这不同于我们以往所看过的任何一本电视或是小说的宫斗。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2楼2012-06-12 17:59
    回复
      自己的ipod里藏着前23集的所有,所以当电脑上放着成宗继位,或是燕山君出生的时候,我依旧能如往常般有滋有味的看着前面的23集。
      其实明明可以只将它当成一本悲剧,然后了解在第23集,但是又为仁粹而不甘心。所以会追完它,而我也始终坚信仁粹的结局是圆满的。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2-06-12 18:03
      回复
        自己的ipod里藏着前23集的所有,所以当电脑上放着成宗继位,或是燕山君出生的时候,我依旧能如往常般有滋有味的看着前面的23集。
        其实明明可以只将它当成一本悲剧,然后了解在第23集,但是又为仁粹而不甘心。所以会追完它,而我也始终坚信仁粹的结局是圆满的。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2-06-12 18:03
        回复
          然后。
          纵观仁粹全生,是幸与不幸掺半的。
          我不知道如果桃源君不死,那个世界又会是怎样,我总是想着,却能很肯定的知道若是那样,仁粹与桃源君的关系也未尝会好……政治主见的不一样,导致的会是矛盾的频频发生。
          但是,他们彼此之间都会退让,所以,如果桃源君不死,我有理由相信他们能联手,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只是,从来没有如果。
          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去喜欢松儿?是出于对演员的喜爱而后的爱屋及屋还是什么?
          我从来没有觉得松儿的死是有多么值得人怜惜的。
          她的死是不可能能避免的,这也不都是仁粹的错。
          从小时候开始,松儿就已经不是什么善类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就能在宫中间风使舵,有人待她真心,有人带她为利,凭她的智商她应该们分清楚,但是,她没有去做在道义中应该做的事。
          后来,大了,为了成为后宫,一步接着一步。设计让自己成为成宗的后宫,又设计害死了恭惠。恭惠是无辜的,更是于她有恩的,她又怎么能够这样?狠毒么,这个词用在她的身上只怕也依旧不够。
          她能让人打死自己的养母却还能说怎么有那么不讲人情的法度。那么,她又何时讲过人情?
          仁粹和贞熹交恶,但是仁粹始终没有使出全部的本事。她做的也不过是看是打压。仁粹不是没有本事,若是仁粹真的发起威,也许,根本不会有后面那么多的事发生。而仁粹归根到底还是敬贞熹为长辈的。
          那么松儿呢,打死自己的养母还不够,还想和仁粹抗争到底。离间仁粹成宗,仁粹贞熹。她又有敬自己的婆婆为长辈么?
          对于后来的她,除了会抓上大王,会在成宗议事时不顾一切的闯进去,她还会什么。
          王后,要的是忠,是贤是能成为国君贤内助的人,而她,又有哪一点符合?
          就算她运气再好,再有子嗣,也注定被废。
          其实,就算是没有了仁粹,她依旧逃不开这个命运,所以,一切又如何能怪于仁粹身上?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5楼2012-06-12 18:28
          回复
            然后。
            纵观仁粹全生,是幸与不幸掺半的。
            我不知道如果桃源君不死,那个世界又会是怎样,我总是想着,却能很肯定的知道若是那样,仁粹与桃源君的关系也未尝会好……政治主见的不一样,导致的会是矛盾的频频发生。
            但是,他们彼此之间都会退让,所以,如果桃源君不死,我有理由相信他们能联手,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只是,从来没有如果。
            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去喜欢松儿?是出于对演员的喜爱而后的爱屋及屋还是什么?
            我从来没有觉得松儿的死是有多么值得人怜惜的。
            她的死是不可能能避免的,这也不都是仁粹的错。
            从小时候开始,松儿就已经不是什么善类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就能在宫中间风使舵,有人待她真心,有人带她为利,凭她的智商她应该们分清楚,但是,她没有去做在道义中应该做的事。
            后来,大了,为了成为后宫,一步接着一步。设计让自己成为成宗的后宫,又设计害死了恭惠。恭惠是无辜的,更是于她有恩的,她又怎么能够这样?狠毒么,这个词用在她的身上只怕也依旧不够。
            她能让人打死自己的养母却还能说怎么有那么不讲人情的法度。那么,她又何时讲过人情?
            仁粹和贞熹交恶,但是仁粹始终没有使出全部的本事。她做的也不过是看是打压。仁粹不是没有本事,若是仁粹真的发起威,也许,根本不会有后面那么多的事发生。而仁粹归根到底还是敬贞熹为长辈的。
            那么松儿呢,打死自己的养母还不够,还想和仁粹抗争到底。离间仁粹成宗,仁粹贞熹。她又有敬自己的婆婆为长辈么?
            对于后来的她,除了会抓上大王,会在成宗议事时不顾一切的闯进去,她还会什么。
            王后,要的是忠,是贤是能成为国君贤内助的人,而她,又有哪一点符合?
            就算她运气再好,再有子嗣,也注定被废。
            其实,就算是没有了仁粹,她依旧逃不开这个命运,所以,一切又如何能怪于仁粹身上?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2-06-12 18:29
            回复
              然后。
              纵观仁粹全生,是幸与不幸掺半的。
              我不知道如果桃源君不死,那个世界又会是怎样,我总是想着,却能很肯定的知道若是那样,仁粹与桃源君的关系也未尝会好……政治主见的不一样,导致的会是矛盾的频频发生。
              但是,他们彼此之间都会退让,所以,如果桃源君不死,我有理由相信他们能联手,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只是,从来没有如果。
              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去喜欢松儿?是出于对演员的喜爱而后的爱屋及屋还是什么?
              我从来没有觉得松儿的死是有多么值得人怜惜的。
              她的死是不可能能避免的,这也不都是仁粹的错。
              从小时候开始,松儿就已经不是什么善类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就能在宫中间风使舵,有人待她真心,有人带她为利,凭她的智商她应该们分清楚,但是,她没有去做在道义中应该做的事。
              后来,大了,为了成为后宫,一步接着一步。设计让自己成为成宗的后宫,又设计害死了恭惠。恭惠是无辜的,更是于她有恩的,她又怎么能够这样?狠毒么,这个词用在她的身上只怕也依旧不够。
              她能让人打死自己的养母却还能说怎么有那么不讲人情的法度。那么,她又何时讲过人情?
              仁粹和贞熹交恶,但是仁粹始终没有使出全部的本事。她做的也不过是看是打压。仁粹不是没有本事,若是仁粹真的发起威,也许,根本不会有后面那么多的事发生。而仁粹归根到底还是敬贞熹为长辈的。
              那么松儿呢,打死自己的养母还不够,还想和仁粹抗争到底。离间仁粹成宗,仁粹贞熹。她又有敬自己的婆婆为长辈么?
              对于后来的她,除了会抓上大王,会在成宗议事时不顾一切的闯进去,她还会什么。
              王后,要的是忠,是贤是能成为国君贤内助的人,而她,又有哪一点符合?
              就算她运气再好,再有子嗣,也注定被废。
              其实,就算是没有了仁粹,她依旧逃不开这个命运,所以,一切又如何能怪于仁粹身上?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7楼2012-06-12 18:29
              回复
                今天,又想写点什么。
                从来想写点桃源君的,可是,又怕写的不好。
                桃源君,所说温文尔雅,也恐怕不能突出他的个性。
                坊间流传桃源君七岁仍在吃母亲的奶,坊间流传很多女子都不愿去嫁给他,坊间流传桃源君软弱无能。那么,坊间又可曾流传过桃源君为救父半夜冲到伯祖父家中让其能领宗亲进宫?坊间又可能流传过桃源君挡在父亲的面前让其不要进宫?坊间又可曾流传过桃源君坚定不屈的答应了瑞宗会永远保护他?都没有。
                桃源君未必软弱,只不过是忠,是孝,更是单纯,单纯的没有惨进过任何的杂质。
                虽然我始终认为桃源君的忠是愚忠,但也从不否认他的做法。
                如果说这本剧里最没有野心与城府的,那么必当为桃源君所莫属。
                虽然也曾同情过瑞宗,但后来对于瑞宗的做法我并不觉得他有多可怜。
                是,他从小失去父母双亲,上无父亲父亲教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而他的身边有些很多的是那些野心勃勃的叔父们,随时想着要篡他的权。但是他又何曾单纯过?
                生长在乱世中的不易却教会了他去利用那些比他单纯,却比他很有能力的人。比如说桃源君。
                韩贞说的其实并没有错。只有桃源君才才会可怜瑞宗,只有桃源君才会同情瑞宗。瑞宗在利用他。是,其实瑞宗一直在利用他。
                看得遍数多了,我越发的没有觉得瑞宗到底有多将桃源君当做兄弟。在桃源君面前遇事遍哭说自己的悲哀。是,诚然是有悲伤的成分,但很多的,是为了博得其的同情。
                就此我并没有看出他有多么的悲惨,如果他年长一些,那么,他将更加的有心机,他会去保住他的王位,甚至会为了王位杀了自己的哥哥与叔叔。但是他还太小,并没有能力去做这一切。
                在权利的争斗中,在政治的争纷中,从来只有胜利与失败,胜便是生,败既是死,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也幸亏瑞宗还只是个孩子,一切的道德伦理并没有沦丧,也终究在死之前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但,纵然韩贞对着桃源君说瑞宗的不好,桃源君依旧效忠着他的表弟。
                他的那句“所以我说还是我先死了算了”不仅是为他过后逝去的伏笔,更是他当下的写照。忠孝难两全,也许,说的便是这样的吧。
                都说他软弱,其实那也不过只是因为孝,将自己的想法埋在心底,而去遵照父母要求去做。也就传成了软弱。其实,他又何曾软弱过?坚决的抵制妻子的想法,强烈的反对父亲的做法,甚至,不愿继承那个位子。他也终究没有继承那个位子。
                他与韩贞的姻缘是韩贞自己求来的,但是性质却是一场政治的联姻。首阳和明朝的联手。但是,我庆幸的是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纵然有摩擦,有不满,却依旧彼此相爱。
                在政治联姻的悲剧下却能收获一段虽然短暂却又美好幸福的姻缘是幸。
                纵然政治主见,理想报复的不一样,但是他肯愿意为了她而不与他的父亲在反抗,并登上世子之位,而她亦肯答应他只要他还或者就别无所求甚至愿意与他一起遁隐山园。
                最后的结局是虐心的,总不愿意再去看下去,桃源君也是残酷的,他抛下了韩贞与孩子们,让韩贞往后的几十年只能对着牌位独自流泪,独自扛起一切。但是,依旧谢谢他,谢谢他给予她不长的七年。一切的喜怒哀愁也终将铭记于心。


                IP属地:江苏20楼2012-06-13 22:30
                收起回复
                  还有这种高深的东西?我看得要疯掉了!


                  IP属地:江苏23楼2012-06-14 0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