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吧 关注:5,283贴子:17,759

回复:傅以新:雄浑飘逸的书法个性

收藏回复

  • 222.35.209.*
中秋快乐!


99楼2008-09-14 21:14
回复
    • 222.35.214.*
    燕塞湖赏月
     作者:傅以新

     

     皓月垂空星汉稀,辉光四溅映湖堤。

     

     飞来水底成双璧,忽伴山风移向西。


    ------------------------------
    傅以新写于2008年9月14日中


    100楼2008-09-18 15:42
    回复
      • 222.35.214.*
      中秋山中对月
       作者:傅以新

       云影静观山若屏,泉声细数韵含情。

       星河淡荡藏今古,千载辉光此夜明。


      ----------------------

      傅以新写于2008年9月14日中


      101楼2008-09-18 15:43
      回复
        这不错啊!还有更好的你还不知道呢!!
        www.zheshihui.com.cn


        禁言 |102楼2008-09-27 15:27
        回复
          • 124.203.202.*
          .


          103楼2008-10-20 21:46
          回复
            • 122.70.58.*


            104楼2009-06-03 11:35
            回复
              • 119.40.7.*
              .


              105楼2009-08-19 19:08
              回复
                • 122.71.154.*
                ding


                106楼2010-03-02 20:47
                回复
                  • 122.70.100.*
                  出版消息:《傅以新:厅堂山水》出版发行  
                  江山本如画   剪裁青出蓝
                                                             文/ 贾德江
                         
                      近读傅以新的厅堂山水,大气磅礴,雄浑朴茂,势强境阔,气象万千,尤其是多种风格、多种手法营造的多种意境,时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使他的作品有天地不言之大美。由此,我想起现代山水画大师宾虹老在题《富春山图》时所言:“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人巧夺天工,剪裁青出蓝。”得内美,自然是得江山本性之美,是一种巧夺天工的真趣。真趣即天趣,天而真,真而美,故内美实为大美。黄氏之言立论高深,不同凡响,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旨趣。若以此来比拟傅先生的画作,傅以新应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得山水内美的画家之一。内美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是一种含而不露、出乎本质的天性气质,它应该大方、素朴、高贵、典雅、蕴藉、深沉,“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形成鲜明的个性化语言。
                     傅以新山水语言的最大魅力,是“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这里说的是自然之性而非自然之象,这正是傅以新明显地区别于当代其他山水画家之处。正因为认识和追求如此,所以我们看到他的作品,弱化了描绘性,强化了表现性,使绘画向“内美”、“天趣”走去,向心灵表现趋近。其代价是丢失了浅表单薄、刻露外艳,收获的却是心性抒发的自由与取得山水的浩然正气及大美境象,令心物不二,使山水与自我的心性高度合一。他探索的重点是如何把带有写生特点的山水画和包括笔墨在内的传统表现形式加以更完美地融合,使自己的创作更具主观创造性和更有民族气派。他画黄山的俊秀、泰山的雄强,他画太行的壮伟、祁连山的豪放,他画漓江的旖旎、苗乡的清润,他画三峡的险峻、黄河的咆哮,几乎每一件作品都有缜密的构思,都有精严的构图,都有各不相同的笔墨,都有戛戛独造的意境,各臻其妙,异彩纷呈。如果没有对传统笔墨系统进出在我、任用在我的自信和自由,傅以新以外出写生为标志的厅堂山水,就不可能从传统的形神规范中“脱茧而出”,取得如此丰硕成果。从对景写生发展到对景创作,从自然景观提升为艺术情境,他继承了他的老师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美学思想一路走来,不仅注意拓展传统笔墨的表现力,还巧妙地把包括关注形、光、色在内的西画的创作技巧,有机地融入传统的、写意的笔墨体系中,目的是为写意的中国山水画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这位在“文革”前毕业于中央美院的艺术家,“学院式”的教育使他不仅打下了西法素描、色彩的写实造型基础,也使他拥有了传统笔墨造型和书法的坚实功力,还有幸得到李可染、宗其香等大师的亲聆教诲。从美院毕业到大学讲堂,从讲师到教授再到画家,在近半个世纪的艺术道路上,他从未停歇过自己的脚步。在弘扬传统山水画的过程中,他和老师一样紧紧抓住“写生”这一重要环节,坚持以书法作画法的路数,创建山水画的新方法。在他的创作中,始终尊重客观自然之美,又忠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努力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具有充足的精神。他善于调动自己的全部生活、艺术修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追求画面意境的完美表达;在艺术表现上,强调一个“变”字,敢于与前人、与他人的创造拉开距离,也不重复自己,手法丰富多彩,面貌常变常新最终以笔墨的“自我”和“创造”来实现造化自然之趣与人工剪裁之意。完全可以说,傅以新的厅堂山水是我们研究传统绘画与当代发展空间中的一个既继承又发展的典范。
                  ============================
                  


                  108楼2010-03-10 14:08
                  回复
                    • 122.71.186.*

                       傅以新:厅堂山水《眼底青山多妩媚》


                    109楼2010-03-10 19:41
                    回复
                      • 122.71.186.*

                         傅以新:厅堂山水《奔流无尽》(黄果树)


                      110楼2010-03-11 11:05
                      回复
                        好书法 欣赏 学习


                        禁言 |111楼2010-09-01 16: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