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家傅以新教授作品展
傅以新书画赏读
作者:刘文
9月13日,设在中关村中华电子大厦的美术展览厅将首次现身,由人民书画网、汇福地产共同主办的著名书画家傅以新教授作品展,是它奉献给广大观众的第一个展事。
傅以新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科,导师李可染、李苦禅、李斛、宗其香。毕业后先在天津美术学院从事国画、书法教学二十余年,后调入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研究所从事书画创作和研究,是不可多得的书画双擅的艺术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傅以新即以《清光万里》、《喷薄千里》等一批表现日月光华的纯水墨作品确立了在画坛的影响,后又以细致的笔法刻画了得自大自然真山水的深切感受,创作出《祁连春色》、《圣光》、《晨日祥辉》、《夕阳西下几时回》等大景山水。把“搜尽奇峰”得来的素材,融入诗意境界中。
著名美术评论家李松在《论李家山水》中说,李家山水流派的成员,主要是六十年代中央美院山水科学生,他们在思想内蕴、审美追求、创作路子方面属于“苦学派”,而流派风格并未淹没他们的艺术个性。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在《古今北京画坛》一文中把傅以新列入最有成绩的李可染弟子行列中。傅以新在山水画艺术上的突破获得了美术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书画本同源,历代著名画家多是优秀的书法家。如今这一优良传统正逐渐消逝,真正能做到书画双擅、并称得上在两界均有建树者,可谓凤毛麟角,而傅以新恰属其列。幼承家学的他,大学期间得齐门名师刘冰庵和李苦禅的传授和擢举,后更因教学需要而广采博览,书艺精进。获奖草书《两步漓江诗》、楷书《雾灵山诗》,专著《书法结体研究》、《楷书基础笔法》和竹简书法集《易经》、《孙子兵法》标示着他的成功,使他成为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的“双料会员”。
此次展览作品以小幅为主,但我们依然能领略其“小中见大”的特色,不论书法还是绘画,都以气势宏大和品质高雅令人激动。如《翠黛浮空》,山如碧玉,飘浮在云蒸雾蔚的无穷变幻中,雾底的浓黑加强了桂林山水的神秘感。《狂飚为我从天落》中的壶口瀑布如千军万马,咆哮腾掷激起铺天盖地的黄浪浓雾,展示了黄河冲决一切的力量。《西疆秀色》则表现了新疆草原的壮美,坡草如茵,剑般耸立的塔松列阵天际,令人心仪。书法作品则展示了他各体兼备的特点。草书《郑板桥题兰句》笔法凌厉,点画顾盼,把郑板桥不受拘束的性格和天马行空般的思维传达的淋漓尽致。篆书《会当凌绝顶》结体多变,行笔厚重而流畅,如有生命律动。《江流天地外》则是把真草隶篆融于一炉,字势开合展敛,布局大起大落,衔接自然,一气呵成。
立于傅以新书画前,收获的是审美的愉悦和胸襟的宽展。
原载:海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