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卡珊德拉(Cassandra)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Troy)的公主,别名为亚历珊德拉(Alexandra)。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与王后赫卡柏(Hecuba)的第三个女儿,荷马(Homer)史诗《伊利亚特》(Iliad)说她是普里阿摩斯国王最美丽的女儿。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的《阿伽门农》(Agamemnon)与欧里庇德斯(Euripides)的《特洛伊妇女》(Trojan women)都说她是阿波罗(Apollo)的祭司。神话中突出的形象是一名遭诅咒的女先知,预言能力百发百中,然而无人听信。麦克.梅纳德(Mack Maynard)评述卡珊德拉「她和古希伯来的众先知一样直视事理的真相,不论过去、现在或未来;但是她的明晰无误的眼力,和她心中负荷的宇宙事理的可怖奥秘,却始她隔绝於正常的人生,使她在世人眼中成了个疯子。这便是古来先知们一再遭遇的命运。」
预言能力来源
古代荷马注释家引传说卡珊德拉与赫勒诺斯(Helenus)为双生姊弟,特洛伊王室为了庆祝他们的诞生,在特洛伊城外的阿波罗·提漠布里俄斯(Thymbraean)神庙举行庆典,盛宴结束后却将两个婴儿遗忘在神庙,隔天酒醒以后,前往神庙寻找,看见有条蛇在舔这对婴儿的耳朵,大声惊叫,蛇潜入月桂树中不见了。因受灵蛇净化,卡珊德拉与赫勒诺斯遂得以预见未来。然而在广为流传的神话当中,卡珊德拉的预言能力多源於阿波罗的赠与。
遭诅咒的原因
阿波罗诅咒卡珊德拉的情节,在古典著作中,至少三种版本: 1.现可知最早有关特洛伊战争的描写为成系列的史诗八部,依照故事内容发展的先后顺序为:《塞普路斯之歌》(Cypria)、《伊利亚特》、《阿玛宗尼亚》(Amazonia)、《小伊利亚特》(Little Iliad)、《特洛伊沦陷》(Iliu Persis)、《返乡》(Nostoi)、《奥德赛》(Odyssey)与《特勒戈尼亚》(Telegonia)。但只有《伊利亚特》、《奥德赛》还能看到完整版本,其馀六部均已亡佚,因新伯拉图主义哲学家普罗克鲁斯(Proclus)的摘要仍可见梗概,保存在《伊利亚特》古代注释与九世纪拜占庭学者弗提乌斯(Photius)的《文库》(Bibliotheca)中,散见的古老传说中,似只隐约提及阿波罗追求卡珊德拉(所以赠予预言能力)未果,遂怒下诅咒。阿波罗多洛斯(Apollodorus)的《书库》(The library)亦不存在背信问题,阿波罗欲追求她故教她预言能力,却又因卡珊德拉不回应他的感情,接吻以消除预言能力的说服力。 2.广为流传的背信说,源自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依照罗念生、王焕生译本,卡珊德拉曾允诺阿波罗委身於他,但获得预言能力以后却背信。但在其他译本,他是个摔角手,恩情往我身上喷。(吕健忠译)他将我扭抱,把我摔倒,吐喘甜蜜的欲火(陈中梅译)他与我扭斗,兴奋地喘息。(曾珍珍、黄毓秀合译)一神一人似乎曾有肌肤之亲,后文提及两人决裂的原因是因为卡珊德拉承诺要为他生下子嗣却背信。中研院研究员李奭学先生〈长夜后的黎明〉以圣婚概念解释阿波罗与卡珊德拉间的契约,认为阿波罗是为了建立主从关系,重建秩序。《阿伽门农》这出戏有部分遗失,且埃斯库罗斯运用譬喻向以暧昧难解称著,剧中曾以夜莺比拟卡珊德拉(夜莺清纯的歌声,和她的命运!神把她化作鸟,赋予她无忧的生命。而我所受的却是切割不休的刀锋。)夜莺由菲罗墨拉变形而来的,菲罗墨拉被姊夫忒柔斯强暴,并遭割舌与囚禁。对照卡珊德拉的遭遇,她的预言无人听信等同割舌,因为预言能力被视为疯子,隔离在正常人世以外等同遭到囚禁,这个比拟充满性暴力的暗示。(但在某些来源,变形成夜莺的是菲罗墨拉的姊姊,菲罗墨拉是变形成燕子)。 3.卡珊德拉在阿波罗神庙玩耍,玩累便睡著了,阿波罗试图拥抱卡珊德拉却遭到反抗,遂怒下诅咒,见於许金努斯(Hyginus)的寓言集(Fables)。
特洛伊战争期间的遭遇
王后赫卡柏怀帕里斯(Paris)时,梦见特洛伊陷於火海,普里阿摩斯与前妻的一个儿子埃萨科斯(Aesacus)释梦,预言帕里斯将导致特洛伊的覆灭,遂将帕里斯弃於伊达山(the Idaean mountains),幸得牧羊人将之抚养成人。许金努斯《寓言集》描述帕里斯锺爱的一头牛被特洛伊王室带走作为一场葬礼上的竞技的奖励品,帕里斯为夺回这头牛参与了竞技,赢得一切,甚至战胜自己的兄弟,徳伊福彼斯(Deiphobus)发怒并袭击他,帕里斯窜至宙斯神坛,卡珊德拉预言宣称帕里斯是她的兄弟,普里阿摩斯认出他,帕里斯遂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