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10日
漏签
0
天
达濠吧
关注:
3,715
贴子:
28,096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8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达濠吧
>0< 加载中...
[资料]达濠区地名志 1988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ixioini
河東書院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汕头市达濠区地名志》编定于1988年,濠江区图书馆有藏。主编李彧,副主编林典威。书中保存了不少民国以来达濠的历史信息和线索。是达濠第一本独立视角的志书。
因为时代关系,书中内容范围以原达濠区(即达濠岛和马滘)为限,对河西部分没有辑录。而成书至今23年,不少旧事物已经从人们眼前消失,新的事物也无法加以记录。但不管怎么说,1988《达濠地名志》对于了解达濠历史仍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淮海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712849/
ixioini
河東書院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 达濠 自然镇,在汕头市东南部,达濠岛的中部,是达濠区政府驻地,为达濠街道办事处最主要部分,面积11平方公里,人口4.3万,由达濠、赤港、青篮三乡发展而成。宋代前已有人在此捕鱼、煮盐,后渐成村落。宋元丰年间(1078-1085)属潮阳县奉恩乡。明洪武十四年(1381)废乡团改“都”,属招收都。明嘉靖年间(1522-1566)筑三寨(踏头埔、赤港、青林),连结以御海盗。清康熙“斥地”,马滘村骁勇邱辉发动村民抗清反“斥地”。邱后为郑成功一部,在该地集货运输台湾,盖水运条件较好。“复地”后,康熙五十六年(1717)清廷派员在踏头建城,名“达濠城”,从此统称“达濠三乡”(或统称“达头埠”),尔后,人烟密集,经济更趋繁荣,三乡住房也联接而形成一自然镇,至1946年废“区”,合三乡,始称达濠镇,向为都、区(公社)、镇驻地。1949年解放后,各自成立农会。1952年建政,分别成立达濠、赤港、青林等3个乡政府和达濠镇政府(即现在“濠滨管理区”范围),至1958年公社化,三乡一镇合为第十营。1959年又分拆为达濠、赤港、青篮3个大队和市镇管理区。1984年分为2个区,属街道办事处(包括4个管理区和4个居委会)。聚落南临濠江,北倚丘陵山地,北部山地延伸至岛北端,共有可耕地2540亩。汕头开埠后,受外洋影响,出国谋生的人不少,向有侨乡之称,该自然镇是达濠区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经济结构多样化,工、农、盐、渔、商五业俱全。工业有抽纱、塑料、服装、工艺等。建筑业也较发达。渔业以灯光围网为主,浅海作业和海水养殖为辅。磊(口)广(澳)公路经此,还有汕达航线码头、达马渡口。有中学2所,小学5所、幼儿园9所。达濠区医院、影剧院设于此。(参见达濠有关各条)
------------------------ 汕头经济特区广澳开发区 在达濠岛东南端,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临汕头港,与汕头经济特区(龙湖)隔水相望,海距2公里,东南临南海,西南濒濠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局部起伏,属丘陵地形。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1-2公里(最狭),包括有广澳乡、青洲、河渡盐场、青云岩风景区和青农、青盐、赤农、澳头、葛州等村一部分土地,总面积293.59公顷,山地22445亩,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为21.3摄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544毫米,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2%上下。全年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最大风速达40米/秒。地质构造是海相堆积连岛砂坝,形成厚层,表层则为中细砂,向外水深增大,砾砂属消失,下层为中细砂,底层为风化花岗岩层。中国广澳开发公司,辖1室4部7公司。已建立规模较大的喷水织布厂、丝绒厂及一座容量为6400KVA变电部。又在青云岩风景区西南端设有商场。规划引进投建较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火力发电厂、广澳湾深水码头、生活游乐区、供水厂、石油平台厂、妈屿大桥等等的各类配套工业和设施。
为你推荐
老年人大脑记忆力训练,快速在线测一下你的健康情况,35道题3分钟全面分析你的身体健康情况,老年人大脑记忆力训练,立即测试一下吧。
2025-04-10 18:36
广告
立即查看
ixioini
河東書院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
政区地名编
----------------
达濠街道办事处
在达濠岛中部,以达濠(自然镇)主体,南濒濠江中段,北临汕头港与珠池对望。聚落主要集中于濠江水濒,系区政府驻地。辖濠滨管理区、达濠管理区、赤港管理区、青篮管理区、达农村民委员会、赤农村民委员会、青农村民委员会、青盐村民委员会、西墩村民委员会、葛洲村民委员会等10个单位。总面积为20.2平方公里,人口5.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在60%以上)。1984年初,达濠建区,自然镇(指达濠在镇)分为达濠、青篮2个街道办事处。1987年初,区辖设置体制改变,2个街道及西墩、葛洲2个村,合为现街道办事处,为区之派出机构。该处为工、渔、农、盐、副的综合经济区,以工业为主:有工厂几十家,还有新兴建筑行业,施工队有几十支,工地遍布陕、鄂、湘、赣、闽、贵、沪等省市及本省穗、圳、珠、琼等地,能承建十多层楼房。青云岩风景区在境内东部的大瞭望山西南坡。(参见达濠有关各条)
-----------------
马滘街道办事处
在濠江西南岸(西与潮阳县河浦区接壤),处达濠区政府西南2公里。辖和社、海星、海明、海光、南山、凤岗6个村民委员会和马滘居民会员会。总面积7.68平方公里,人口2.2万(其中居民6500),有耕地2092亩,盐田18591公亩,滩涂1000亩,沿濠江有防潮石堤4.6公里。原属潮阳县招收都(第三区)。1946年属该县的凤安乡,1949年各自成立农会。1952年分称马滘乡、凤岗乡、南山乡。1959年各乡改称大队。至1984年6月,始置街道办事处,驻马滘村,故称。是渔、农、盐、副综合经济区,向以渔、盐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七十年代后期发展建筑业,承建省内外工程,逐渐成为重要经济支柱。农业以甘薯、花生为主。浅海捕捞和海水养殖发达,凤岗薄壳为其特产。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卫生医疗站3个。1983年马滘、凤岗接通达濠输电线路,使工业、民用电都得到供应。
----------------
礐石街道办事处
1984年属达濠区,辖红光、红星、红旗三个管理区和礐石2个居民委员会。人口1.3万,总面积18.1平方公里,办事处设礐石海旁路。1987年改制,辖礐石居民委员会及松山、棉花、磊口、浔洄、澳头、红光、红星、红旗8个村民委员会。礐石原是全个荒僻山地,十九世纪初,由珠浦村民来此落户,耕种捕鱼。第二次鸦战争后,汕头开埠。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国、美国在此设立领事署(现礐石办事处地址)、建教堂、办学校、设医院、开工厂、筑别墅,人烟渐趋稠密。该处原属潮阳县砂浦都,后属汕头市(参见《达濠区》条)。境内丘陵起伏,山脉连绵,有大小峰峦43座,怪石嶙峋,林木苍翠,香炉山海拔198米,为达濠岛最高山峰。经济以工业、建筑业为主,属综合经济区,有厂(组)33个,从事工副业有2700人,从事建筑业有1500人,共有施工队4支,能承建18层以下楼房。福建、江西、湖南、广西、陕西等5省及本省深圳、珠海、广州、汕头等市都有其承建工程。农业以水稻、花生、地瓜、马铃薯为主,金笋、生姜、芋头、大蒜等为土特产。堤围2360米,浅海滩涂面积2365亩,已开发利用1000亩,以养殖蚶、蚝、“红肉”为主。学校有礐光中专1所,中学1所,小学9所,幼儿园7所。有礐石卫生院和3个卫生医疗站。礐石风景区在其境内,还有省重点中学——金山中学、汕头市结核病院、精神病院等单位也设于此。该处自古为海防要地,清政府曾在此建筑多处炮台。
--------
珠园乡
在达濠岛中部偏北部分,距区政府3公里。昔属潮阳县砂浦都。民国时期属其第三区。1946年始成立珠园乡(当时包括葛园、茂洲、三联、西墩、红星、红光、红旗、磊口、松山等村)。1949年后,废唉乃各成一村,成立村、乡政权。1987年初,因区辖基层改变,复称是名。辖珠浦、三联、葛陈、葛朱、茂洲等5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2.2万。境内以山地为主,东北临汕头港,西南部濒濠江水濒,有部分平地,其西北与潮阳县河浦区接壤。聚落偏临濠江,经济原以农业为主,七十年代后期发展建筑业,工地遍布本省各大城市及桂、赣、闽、陕等省。此外还有一些海水养殖、盐业等,近年还发展果林。磊广公路从北至南,通过乡境。有区第二中学和小学6所。
------------
广澳乡
在达濠区政府东南5公里,是达濠岛东南部。由埭头、东湖、溪头、大浍、三寮、河渡、广澳7个村组成。向属潮阳县招收都(第三区)。1946年撤区并乡,称“南衡乡”(除东湖村外),1949年后,各自成一村。1956年,各村复合为广澳乡。1959年,溪头、大浍、三寮、河渡合称“下五大队”(广澳、埭头各自成为大队),1987年初,复称是名。乡政府驻地设于埭头村。人口2.3万,面积26.7平方公里,是广澳开发区的主要部分。经济以农、渔为主。八十年代起,发展工业,建筑业有新兴趋势。地形多为山地、荒沙地,平地少。该乡为磊广公路终点。
ixioini
河東書院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聚落地名编(自然村)
濠缤(管理区)
为达濠(自然镇)南部,濒临濠江,属达濠街道办事处。1952年,在达濠、赤港、青篮三乡的商业聚集地域,成立新的行政单位,称“达濠镇政府”,1959年改称“市镇管区”,1961年称“达濠镇居民委员会”,1963年改称“市镇居民大队管理委员会”,1973年改称“市镇居民管理委员会”,1984年改称“市镇居委会”,辖10个居民段。1987年改称“濠滨管理区”(包括永濠、永顺、康和、新兴、莘香5个居委会)。总面积(纯属住宅、商业街道)7万平方米,人口9000多。辖内属商业区,是达濠经济、交通、文化最集中的地方,区的行政、企事来单位,多数设置于此。该管理区有街道厂社19个,其中有企业(铁、竹、木、塑料、印刷等)、服务业、建筑队。居民多数从事经商、小手工业及小贩等而下之。有小学2所,幼儿园2所(其中一所属企业办的)。(参见《达濠》、《达濠街道办事处》、《达濠岛》条)
ixioini
河東書院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赤港村
在达濠区政府东南1公里,是达濠(自然镇)中央部分,西边达濠村,东接青篮村(都以山洪排水坑为界)。素有“达濠地心”之称。1952年,为便于行政管理,南部商业区(苏州街及永濠街东段以南至濠江水濒),归属于濠滨管理区辖内。据说昔运粟的木帆船可直通寨之东门,通入之水道称“粟港”(“粟”与“赤”近音),遂以名寨。(按明《隆庆潮阳县志》已有赤港之称)。该村属达濠街道办事处,包括赤农村民委员会和赤港管理区(包括中山、南雄、西宁、北德四个居委会)。此处,还有蚝业综合联社大部分居民(约750人口也居该村),总人口7000多,面积2平方公里,村耕地180多亩。经济除少数农业外,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全村有工厂19家,有玻璃、塑料、乐器、体育器材,工艺’服装等厂。达濠工艺品畅销欧美各国,多为该村各工艺厂的产品,如彩蛋、羽毛画屏、竹、木工艺品及各式圣诞锦品等。全村商业有公司、商店19家,年营业额300多万元。建筑工程队(居、农共9去)能承建十层楼工程。此外,从事手工业的(以抽纱制品为主)也不少。昔该村常有元宵灯会等活动。有小学1所,幼儿园2所。达濠华侨中学、鸿兴塑胶厂有限公司及万人墓、金兰观‘双泉寺等游览点,皆在村的北部。磊广公路从村后经过。(参见《达濠》、《达濠岛》、《青篮村》条)
ixioini
河東書院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青篮村
在达濠区政府东南1公里。西北隔赤港坑(山洪排水道)与赤港村相接,东倚大瞭望山,西南临濠江,乃为达濠(自然镇)东南部,属达濠街道办事处。据说自南宋——元代(十二—十三世纪)先后有詹、茆、何、纪等姓人家至此定居,原该处一带是青葱村林,故名。(明《潮阳县志》称“青林”,1966年改为现名)该村包括青农、青盐村民委员会和青篮管理区(包括青云、光中、田心、南京四个居委会)。人口1.13万,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57亩,主种甘薯、花生、大蒜、蔬菜等。有水库、山塘七处,其中最大的岭脚水库蓄水量28万立方米;盐田68公顷,盐田生产为青盐村民委员会的主要经济。全村有山地3700庙,滩涂2000亩,养殖薄壳等;建筑业为新兴行业,有施工队4支,工人1000多。有大、小工厂9个,工人500名。从事手工业(抽纱等),小商贩的也不少。村有小学2所,幼儿园3所。青云岩风景区、达濠中学、青洲盐场、国营达濠抽纱加工厂洗熨场高于该村境内。
ixioini
河東書院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谢谢
@莲澳
@磊口门
帮转。
------------
白沙头
在埭头村的东南300米处。创村年代未详,惟明代《隆庆潮阳县志》之《乡都》中,招收都辖内有“白沙头”的记载。据说:原有朱、陈、严、黄等姓人家在此定居。聚落周围皆细沙瘠地,故称是名。村周围广植野菠萝(俗谓“腊投”),以固定沙岗,作为村落屏障。前因居住条件较差,历代居民迁入埭头村居住的不少,至民国期间,人口仍在200左右,现有人口400(70户),聚落不过2万平方米。经济以浅海捕捞为主,现在“竹排”30只,耕地仅有沙园130亩。曾为埭头村第七生产队。现由于住宅建筑不断发展,住房已与埭头村联接起来,没有明显分界。
ixioini
河東書院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村落和聚落地名已经贴上去了。后面的山部、海部不打算转贴了,百度贴吧的显示效果并不友好。
ixioini
河東書院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988年《达濠区地名志》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读一下。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