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梅笙吧 关注:179贴子:9,371

【收藏】文物竹木器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名  称: 黄花梨品字栏杆架格
  制造年代: 明 
  材  料: 黄花梨 
  规  格: 98×46厘米,高177.5厘米 
  收 藏 地: 上海博物馆

  介  绍

  架格为柜架类家具之一,通常陈设在书房里。除了放书籍,也用来摆放珍贵的物品,其正面大多不装门,两侧和后面也多透空,只在每层屉板的左右和后面加一道较矮的围板,目的是把书挡齐,起围护作用。正面中间一般要装两个抽屉,装抽屉主要是为在中部增加梁架,加强柜架的牢固性,同时也增加了使用功能。因南方潮湿,所以通常将架格做成高脚,在下面放一矮座,这一点万历年间文震亨在书中写道:“下格不可置书,以近地早湿故也。足亦当稍高,小者可置桌上”宋代画家刘松年曾绘有竹编书柜,在宋之前就再没有见到柜架类家具出现在绘画里,也没有有关的文字记载,及至明、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艺技术的提高,这类做工精良,结构合理,美观的硬木柜格才开始普遍出现在文人的书房中,而书房又是封建儒士认为最重要的房间,因而对书格的造型与装饰多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其构思的精巧,风格的典雅,也就不用说了。

  此架格方材,通体打洼,踩倭角线。格板三层,上层之下,安暗抽屉两具。抽屉脸浮雕螭纹,不受吊牌或拉手所限,花纹生动完整。三面栏杆用横竖材攒成,是品字棂格的变体。最上两道横材之间加双套环卡子花。底层之下用宽牙条,雕分心花及云纹。整体匀称,装饰繁简得宜,轻盈富丽,风貌不凡。

  此架格在造型上保留了宋人追求秩序和法度的习尚。宋代家具多数以直线部件之间,又常以刻意推敲过的严谨得令人惊讶的位置组成优美的比例,取得内在隽永的审美效果。明式家具的纹样在其基础之上,完备了宋人对秩序、法度的追求,并仔细琢磨装饰与造型的完美结合。图中的黄花梨格架运用了多种对比协调手法,例如围栏抽象几何纹饰形成的对比,又有抽象几何围栏的细巧与整体几何方型所形成的对比。在对比中亦有协调。而螭纹里的曲中有直的形象也协调于方形结构的造型,还有螭纹与云头卷草纹的上下呼应。所有这些装饰艺术手法使原本单纯的造型妙趣横生。纹饰形象和黄花梨材质的选用,又增加了此格架古朴、典雅的风韵。

  市场估价:人民币700,000元左右。在保存此类的架格时,一定不要给它堆放过于沉重的物品。



IP属地:福建1楼2006-12-25 10:45回复
    名  称: 竹编三屉提篮
      制造年代: 清 
      材  料: 竹 
      规  格: 25×7厘米 高35.2厘米 
      收 藏 地: 私家

      介  绍

      该提篮用于盛放食品,便于携带,共分三层叠放,顶盖上有铜销子锁定,以防止倾覆,三层中顶层有通风孔,避免食品变质。是民间存放食物的常用用器。

      此竹编三屉提篮,做工精美,由细竹丝集束编制,显示出中国竹编工艺的高超技艺,密不透风,细腻如织,反映了民间竹编用器的制作水平。

      该提篮提手用铜皮包起,起到加固作用,两侧还装饰有铜质盘长等吉祥图案,造型庄重,既是实用器,又是一件艺术品。提篮铜活装饰丰富,与竹编的简洁风格相对应。也可看出此提篮属于奢华精品,装饰风格有典型的清式特征。市场估价:人民币3,000元。

      如今古董摊上常见这类竹编的提篮,多是农村里收购的,没有太长的历史,制作上也不如清代手工艺发达时期的作品,作为民俗学研究有一定的收藏意义,但没有升值前景。售价多在人民币300~1200元之间。


    IP属地:福建2楼2006-12-25 11:37
    回复
      名  称: 核雕十八罗汉 
        制造年代: 清 
        材  料: 果核 
        规  格: 高3.5厘米,腹径1厘米 
        收 藏 地: 私家

        介  绍

        核雕通常为挂饰,用红绳贯穿,有装饰之用,又有避邪之意。

        清人有《核舟记》记叙清时核雕之美,叹为观止,其文字描述之细,将核雕技艺赞至极处。

        核雕中的十八罗汉或手秉太极图,或手持葫芦,或作降龙状,或作伏虎状,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是清代核雕的优秀之作。清代核雕盛行一时,反映当时玩赏之习。十八罗汉排列巧妙,或前或后,或上或下,错落有致,主次分明。雕刀方圆兼用,线条抑扬顿挫恰到好处,观其风格疑是朱植核雕流派之代表作品。


      IP属地:福建3楼2006-12-25 11:39
      回复
        名  称: 官模子风仪亭图蝈蝈葫芦 
          制造年代: 清 
          材  料: 葫芦 
          规  格: 高15.6厘米 
          收 藏 地: 北京故宫博物院

          介  绍

          蝈蝈葫芦是养蝈蝈的用器,是有闲人家把玩之物。

          以风仪亭图葫芦木范所勒出的葫芦,通体阳文浮雕清晰精美,人物景致生动传神,可见清代匏刻艺术之高超。

          凤仪亭图出三国故事,描写在凤仪亭前,吕布、貂婵携手而行,假山外董卓持戟来寻,怒不可遏。凤仪亭图在葫芦形上被处理为两片造景,一片为吕布貂婵在凤仪亭前,一片为董卓持戟而来,用假山作两片连接。人物居两片构图之中心,画面处理仿佛连环画,颇具戏剧性。

          匏葫芦浮雕精美,是由官模子葫芦木范种出的畸形葫芦。

          市场估价:人民币9,000元。


        IP属地:福建4楼2006-12-25 11:40
        回复
          名  称: 黄花梨庙宇式神龛 
            制造年代: 清 
            材  料: 黄花梨 
            规  格: 123.2×78.8厘米,高210.8厘米

            介  绍

            神龛,与佛龛、神主匣子是同类器物,在民间曾广泛使用,式样繁多。多置于家显著位置,下置供品。

            此神龛为庙宇式,是两层楼阁造型,匾题“祭如在”,主联为“左昭左穆,春祀秋尝”,整体结构复杂,工精料美,是大户人家所用之物。神龛严格按建筑结构搭建而成,严格意义此神龛是一件木雕工艺品,具有清式木作的审美风格。

            这件神龛雕制精美,实属难见,保存完好,每一细处纹饰明晰,透空镂雕与浮雕、圆雕手法相结合,装饰花纹以卷草纹为主,建筑结构清晰可辨,勾心斗角之势如建筑实样,整体造型比例谐调。

            神龛以楼阁形式表现,细节复杂深入雕琢,瓦头刻太极图式,窗格图案变化丰富,此物用工极奢。市场估价:人民币200,000元。


          IP属地:福建5楼2006-12-25 11:42
          回复


            IP属地:福建6楼2006-12-25 11:42
            回复
              名  称: 榆木履形墨斗 
                制造年代: 清 
                材  料: 榆木

                介  绍

                图中的是榆木履形墨斗,外形仿京剧道具“踏云履”布鞋。有阳刻的云纹,履帮与鞋底区分明确,仿履逼真。

                市场估价:人民币5,000元左右


              IP属地:福建7楼2006-12-25 11:44
              回复
                名  称: 黄花梨提盒 
                  制造年代: 明 
                  材  料: 黄花梨 
                  规  格: 38×21厘米,高27厘米 
                  收 藏 地: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介  绍

                  这类黄花梨提盒是存放笔墨印砚等文具的容器,便于提携,一般供士人、文人墨客赶考或游历时使用。此盒分为三格加盖,底托与提梁相连,三格可以分层取下,便于取拿文具,但也有可能有其它用途。

                  黄花梨提盒借用了竹编提篮的形式,采用榫卯结构,接榫处处理细腻,木纹肌理清晰,此盒反映出明代木作的特点。据传此类盒子乃是文人设计的。明末文人对政治失去信心,仿农家送饭的提篮设计制作文具,有归隐之意。

                  该提盒是明式黄花梨木提盒的代表作之一,制作风格成熟,具有合理的功能设计美。提梁为整木雕制,把手处适于手握,符合人程工程要求。着力点合理,提梁两侧与底托处装饰为对称云板,并有铜销子锁定盒身,铜销子也是云头造型。其它部分无多余装饰,整体造型简洁明快,具有典型明式风尚。

                  市场估价:人民币35,000元。

                  如果不在乎盒子的材质,有些古董市场上还能看见提盒,有的是柴木所做,有的铜活缺失很多,有的曾“动过手”(大修补过),但都有收藏价值。提盒的铜销很容易丢失,要格外当心。


                IP属地:福建8楼2006-12-25 11:45
                回复
                  名  称: 红木小柜式茶炉套 
                    制造年代: 清 
                    材  料: 红木 
                    规  格: 21.2×18.9厘米,高33.1厘米 
                    收 藏 地: 北京私家

                    介  绍

                    此形似小柜的器具是专为放置小茶炉而制的。 

                    此茶炉套是少有的家用茶炉套用具,形制如对开门柜,精巧可爱。两扇“柜”门的面板刻有“龙液流无尽,仙人不待烹”的联文。 

                    茶炉套为红木制作,木质略粗,已有干裂处,但不影响整体质感美和肌理效果,由于是清晚期制作,清式方正风格明显。 

                    茶炉套内中下部装有铁条三棍,可放置铜制小茶炉,两扇“柜”门下部有对开的半圆月牙孔,柜门关闭后,合为一圆孔,乃茶炉的出水管口。“柜”子下部设抽屉,放置小炭盒,为烹茶之用。 

                    茶炉套两侧锼出的倒垂云头开光作为通气孔,富于装饰感,与上半部的提手铁件形成中轴对称装饰,并均具有实际功能要求。市场估价:人民币12,000元左右。

                    平平淡谈的一件生活用品,常常被古人做得文人气十足。饮茶的文化被文人装点得幽香古雅。


                  IP属地:福建9楼2006-12-25 11:46
                  回复
                    名  称: 榆木船形墨斗 
                      制造年代: 清 
                      材  料: 榆木 
                      规  格: 19.5×5厘米,高6厘米 
                      收 藏 地: 北京私家

                      介  绍

                      这件船形墨斗,是木匠使用的工具,而明清木匠使用的工具,多是自己制作的。原料也用木料、铁活、铜活等,故从某种意义上讲,木工工具也是体现木工手艺的一扇窗。墨斗的功能是划线的量具,大木作、桌椅铺、嫁妆铺、小器作的木匠人手必备。 

                      墨斗一般为木匠自己所用,可不受雇主的限制,又没有家具制作中的诸多规矩,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而很多木工工具往往颇具个性,富于情趣。在各种传世木工工具中,墨斗数量最多,式样各异,由于当木工学徒期满时,必须自行设计一个墨斗,方能出师。 

                      该船形墨斗刻有店号“大生堂记”,属于北方民间木工所用之物,虽非精品,却具代表性。墨斗分为墨槽和线轮槽两个部分,线轮槽部分则刻制龙纹,整体造型似船形,船头刻倾斜的波浪纹,有乘风破浪之意。 

                      墨斗本不是贵重之物,饶是精品,价格也不会太离谱。由于许多热爱古家具的收藏家对旧时的木工也颇感兴趣,常常爱屋及乌。


                    IP属地:福建10楼2006-12-25 11:49
                    回复
                      名  称: 红木榨床 
                        制造年代: 清 
                        材  料: 红木 
                        规  格: 29×11厘米,高27厘米

                        介  绍

                        榨床是用于榨取果汁的工具,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中称之为“甘蔗床”,即用于榨甘蔗汁的木质设备。

                        榨床作为家用生活工具,多流行于南方,反映了中国人饮用果汁的生活习俗,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此榨床的制作年代可能已晚到清中期,但其造型及柱顶装饰等尚保留明式家具的特点。造型简洁、功能明确,实用耐用,做工精美。榨床形制如板凳,面板向一端倾斜,并开圆槽与流口相通,以便蔗汁顺流入放在下面的容器。凳面植立柱两根,中加横枨。榨板如一把拍子,尽端插入枨下,采用了杠杆的原理,榨板手柄一端细长,圆在榨板前端,着力点选择十分合理。榨床圆槽与流口处连为一体,易于使果汁下流至容器,功能设计符合人体工种的要求。

                        市场估价:人民币30,000元。


                      IP属地:福建11楼2006-12-25 11:50
                      回复
                        名  称: 木雕观音立像 
                          制造年代: 明 
                          材  料: 木 
                          规  格: 通高19.2厘米

                          介  绍

                          这类观音立像,为佛教寺院造像。民间也供观音佛像,以求子嗣续香烟。

                          这件观音立像木雕系圆雕,雕工精美,结构准确,是观音佛像中的上品。表现出明显的佛像汉化风格,已由男身观音转为女身观音,佐证了明代佛教文化的深度传播力度。

                          观音像头戴花蔓宝冠,颈璎珞,大耳垂,双目微睁,嘴唇稍抿,两颊丰满,略带笑容。上身袒裸,肩披帔巾,巾带垂地,左手轻提,右手持拂尘,双腕戴钏,跣足立于束腰莲花须弥宝座。全身衣纹飘逸,自然潇洒。尽管年代已久,其衣纹处彩绘仍依稀可见,整体造型端庄丰腴,剔透而不弱,帔巾与衣纹流畅飘逸,在木雕工艺中实属难得。

                          观音女身造像突出女形特征,线条匀称而充满韵律,肌肤细腻丰满,总体构成优美的曲线造型。立像清秀可人,仪态万方,艳美而不妖冶,充分体现出中国造像的含蓄之美。

                          市场估价:人民币550,000元。

                          明代的木雕雅致宜人,一向是国际拍卖会场上的抢手之物,近年来价格走势一直看好。这类器物要保护其包浆,记得时时上蜡。


                        IP属地:福建12楼2006-12-25 11:52
                        回复
                          名  称: 木牛车 
                            制造年代: 唐 
                            材  料: 木

                            介  绍

                            这件唐木牛车属随葬品。作为唐代的运输工具,木牛车是民间主要的交通工具。

                            此木牛车是缩小的车模,造型写实,木牛略显幼稚、笨拙,但不乏憨态可掬之状。比例结构较为准确,木轮、辐条与车轭的制作精巧,12根辐条结构准确,车体虽小,但结构俱全,每一细节均与实物相仿。木质肌理非刻意雕制,棚骨用竹片弯制而成,简洁清晰。市场估价达人民币1,200,000元。

                            这件器物既是研究唐代交通工具的标本,也有很好的展示效果。宜放置于干燥环境中保存。


                          IP属地:福建15楼2006-12-25 11:55
                          回复
                            名  称: 五代女俑
                              制造年代: 五代 
                              材  料: 木 
                              规  格: 高36厘米

                              介  绍

                              这件女俑于1975年出土于扬州江蔡庄五代“浔阳公主”砖室大墓,是一组系列女侍俑随葬品之一。

                              同时出土的五代女侍俑也有插银簪饰物的数例,提供了花叶形银片饰的插戴实例,说明唐、五代盛行金银质地的叶形花首饰。

                              女侍俑木雕造型形态为立状,俑为立状、袒胸、V字襟,着长衣广袖,双手拱于胸前,腰系飘带,高发髻,是典型的唐风侍女造型,有雍容之态,丰美之形。雕刻按头部为通高五分之一的比例,但制作比较粗糙,雕工技法并不十分讲究。唯发上饰对角的银花片饰,十分精细。银花片饰为蔓草纹透空叶形,两片银饰对角插戴,错落有致,非常有特点。蔓草纹片饰为当时的时尚装饰图形。

                              这件木雕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从艺术角度来看,却是一件充满现代味道的成功之作。其作者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突出地表现其重点意图的手法。大胆落刀,小心收拾。这使得它成为一件颇有魅力的收藏品。市场估价:人民币200,000元左右。

                              木女俑易受潮气侵蚀,特别是银片饰已腐蚀变黑,需注意保养。


                            IP属地:福建16楼2006-12-25 11:56
                            回复
                              名  称: 彩绘木容器 
                                制造年代: 唐 
                                材  料: 木 
                                收 藏 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介  绍

                                此类木制容器均为圆木轮旋制作,一般为小型容器,容器直径受圆木限制,因此,多为日用器皿,推测以盛干果什物为主。222图彩绘三足木釜造型取自金属容器——釜的三足造型特征,图中所示无盖,但根据其口沿部未彩绘的特征,应是有盖容器。其纹饰以联珠纹和十字星纹、叶纹为主,明显具有西域纹饰风格,并有仿金属器具乳钉的特征。唐代彩绘木容器,存世极少。唐代木器历千年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另其纹饰深具西域文化特征,说明唐代西域文化的繁荣及其深厚影响,故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市场估价:人民币100,000元。

                                彩绘木容器受空气湿度影响极大,干湿差异大易于干裂、腐朽,彩绘失色,不易保存,需放置在特制玻璃罩里,以隔绝空气。


                              IP属地:福建17楼2006-12-25 1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