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ey吧 关注:3,995贴子:63,433

回复:【每日一古诗】持续更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ps 【注释】
[1]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应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白色者名玉兰。紫者六办,办短阔,其色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
[2]萼(e愕):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由若干片状物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瓣。
[3]涧户:涧口,山溪口。
[4]纷纷:他本作“丝丝”。
【译文】枝条顶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绽放着鲜红的颜色。寂静的山沟里再没有别人了,花儿们纷纷开放后又片片洒落。


IP属地:上海31楼2012-04-30 21:33
回复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


    IP属地:上海32楼2012-04-30 21:35
    回复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
      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山名。
      涧:两山之间的流水。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出来。
      惊:惊动,惊扰。
      时:时常,偶尔。
      时鸣:时常,不时。不时地啼叫。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山静”,所以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四季桂)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景。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首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而我们在诵读的同时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的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古来好诗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记叙出来。而我们在低吟浅酌之时,脑海胸襟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文字进入到那片清幽绝俗的画面之中。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IP属地:上海33楼2012-04-30 21:41
      回复
        【每日一古诗】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感遇三十八首》陈子昂


        IP属地:上海36楼2012-05-01 21:00
        回复
          【每日一古诗】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浣溪沙》秦观


          IP属地:上海39楼2012-05-02 19:58
          回复
            【每日一古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IP属地:上海40楼2012-05-03 19:45
            回复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杏帘在望》林黛玉


              IP属地:上海42楼2012-05-05 19:38
              回复
                抱歉 昨天的没发上去……


                IP属地:上海43楼2012-05-05 19:38
                回复
                  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IP属地:上海44楼2012-05-05 19:38
                  回复
                    山园小梅 其一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IP属地:上海45楼2012-05-06 15:15
                    回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IP属地:上海48楼2012-05-07 17:16
                      收起回复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第后赋菊》黄巢 今天来首霸气的~


                        IP属地:上海50楼2012-05-08 17:47
                        收起回复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子夜吴歌·春歌》


                          IP属地:上海51楼2012-05-09 18:32
                          回复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子夜吴歌·夏歌》李白


                            IP属地:上海52楼2012-05-10 17:41
                            收起回复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


                              IP属地:上海53楼2012-05-11 2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