绎境吧 关注:14贴子:1,352
  • 7回复贴,共1

【绎境】日本古典俳句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简介 · · · · · ·
  本书收入了古典俳句三大诗人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俳句共400余首。这三位俳句作家,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据一定地位,松尾芭蕉更被日本人民尊为“俳圣”。本书译者林林长期致力于日本古典俳句地翻译与研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翻译的日本古典俳句,准确优美,从容淡泊,典雅别致。「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的一种形式,起源于一种卅一音节的短歌(也就是小诗)的前三行。也就是由排列成三个短行的五、七、五共十七个音节组成,



1楼2012-04-18 17:09回复
    作者简介 · · · · · ·
      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户时代俳谐诗人,本名松尾宗房,别号桃青,泊船堂,风罗坊等,生于日本三重县的伊贺国。十九岁的时候,开始了俳句的创作生涯,曾拜俳句大师北村季吟为师,学习俳句,1861年改称“芭蕉”后代研究者也以此为界,将他的创作分为“芭蕉前期”和“芭蕉后期”。他在贞门、谈林两派的基础上把俳谐发展成了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庶民诗,作品被日本近代文学家称为俳谐的典范,至今仍被日本人民奉为“俳圣”。芭蕉一生贫寒,酷爱行旅。作品有《奥州小道》、《书箱小文》、《嵯峨日记》、《猿蓑》等。
    


    2楼2012-04-18 17:10
    回复
      书评:
      2010-08-02 19:22:16   来自:
      一只虾
      日本古典俳句选的评论
        我比较喜欢日本和英国文学、这本书里有很多俳句。俳句也称俳谐。松尾芭蕉是最富盛名的俳谐家。还有与谢芜村是松尾芭蕉的弟子。也很有名、至于小林一茶、他在当时穷困潦倒、所作俳句虽通俗易懂、但有些也很粗俗、他的俳句多和下层群众、庄稼、以及自己的生活有关。他的俳句在死后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3楼2012-04-18 17:10
      回复
        2010-05-28 10:03:17   来自: 晒太阳的猫
        日本古典俳句选的评论
          日本的俳句较之中国的诗歌,倒有一句现成的话:“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虽如此,俳句也还有它独特的魅力。就像我们说“词是诗余,曲是词余”,却并不因此废弃词曲。抓取瞬间的感受,是其所长。
        


        4楼2012-04-18 17:10
        回复
            《日本古典俳句选》这本小书收录了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和小林一茶的作品。虽说芭蕉是最富盛名的,我还是更偏爱芜村的华丽流畅和一茶的天真贫寒。枯淡最是难欣赏的,我并没有这样的境界。
            但,还是容我慢慢胡诌来吧。


          5楼2012-04-18 17:11
          回复
              芭蕉:
              看外文作品,翻译至为要紧。这本由林林老先生译的作品原是很好的,不过我以为还有几首可以商榷。
              我并不通日文,不知道“信、达、雅”是怎样,只单从中文的感觉来说。


            6楼2012-04-18 17:11
            回复
                一首是芭蕉的名作(与其说是芭蕉的名作,不如说是代表日本俳句精神——清寂幽玄——的名作了)
                林林先生的译法是:
                “古池塘啊
                青蛙跳入水声响”
                我以为不如以前看过的另一译本:
                “扑通一声
                青蛙跳入古塘中”
                “水声响”虽然点出了“响”,尚令人生隔雾看花之恨,不透。“扑通一声”,起句即如棒喝,教人一惊,可以悟了(第一次看时,是真的被吓到了,所以印象格外深刻)。
                林林先生是先出画。一塘古池水。再徐入青蛙。平和是有的。或许是大雅的译法我不懂得欣赏吧,我爱这个:“扑通”,先出声镇住你(像京剧中名角在后台先一亮嗓,前面即晕倒一片戏迷。未语笑先闻,好不勾起人心里的痒痒肉);还在想是什么呢,他再展画卷给你——“青蛙跳入古塘中”,青蛙的跳跃急接上古塘的沉静,好。从音入画,是一折;由动至静,又是一折。两句之间即有大波澜,是会作文的办法。
              


              7楼2012-04-18 17:11
              回复
                  另一首还是芭蕉的名作:
                  “何等尊贵
                  青叶嫩叶
                  在阳光下。”
                  林林先生译作:
                  “好辉煌
                  浓淡绿叶映日光。”
                  林林先生的译法不如前者感动我深。
                  四字一断,是诗经的形式,有种古雅强健的音韵感。“尊贵”也比“辉煌”好,天地大块的神圣,偏由这细嫩的树叶吐露,是“道在粪中”的灵光一现,更教人生出敬畏。“辉煌”,帝王的宫殿看来也是辉煌的,总是夕阳下浮着一层俗世的尘埃,热烘烘的。“尊贵”是金丝楠木的黑,“辉煌”是琉璃瓦的金光。一沉一浮,高下立见。整首看来,“青叶嫩叶”句取近景,“浓淡绿叶”句取远景,我私心更爱近切而细节的描写。
                


                8楼2012-04-18 17: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