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联吧 关注:9,465贴子:248,967

回复:活动:给介子推写一副挽联--本期主持青衣月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介子推
此义可嘉,奉主何惜血肉
其心难表,焚身以谏清明 今音


33楼2012-04-25 11:28
回复
    话说,今天要截止了哦……


    IP属地:辽宁34楼2012-04-25 11:41
    回复
      封楼待评。
      评前语:囿于阅历、能力、眼力、念力、……等一切不可抗力,置喙时若有不妥,还望诸位见谅。


      35楼2012-04-25 17:35
      收起回复
        南充唐僧
        由比相剜心而悲大国折肱,天道本贫穷,安忍星河沉日月
        考忠臣百死更涕棉山一炬,勋名难进退,惟斟浊酒祭先生
        旦评:比相剜心、子推割股,皆为大忠义。全联极尽哀挽味道,出幅无我,对幅有我。是真沉心者。好联一副。硬说问题的话,其一,出幅比相是实,对幅忠臣是虚,相较之下,考忠臣白死则似显空泛。其二、日月与先生的对仗略宽。小巧之处在剜心、折肱的自对,一气呵成。


        36楼2012-04-26 10:26
        收起回复
          莲畔杨舟
          介子魂归天上良操犹在
          寒食名记人间亮节永存
          旦评:此联平实,出对幅皆从大处落笔,似飘渺无根。介子驾鹤,良操犹在,略欠关联。此联另一病是为古今音混用。此大忌,须谨。


          37楼2012-04-26 10:30
          收起回复
            wuy315 代重耳挽介子推
            思高义永垂,能答卫地啖君股;
            誓励精图治,不负棉山介子灰。
            旦评:挽联代拟,泛及赠联代拟,切合所代人身份、口吻是重中之重。此联代文公拟,答卫地啖君股切事,誓励精图治,切身份。是不错的代拟。唯出对幅皆用以同样手法是为小憾。改句与本句仅对仗上有所改进,大方向差不多。


            38楼2012-04-26 10:37
            回复
              一头高粱花
              自有须弥 小芥子含真气象
              天悬法眼 老绵山证古清明
              旦评:高粱花此联略有偏题,用来做挽联不甚合适。就联来说,芥子须弥与介子除了音似,还有其余更深刻的关系么?还请作者解愚。


              39楼2012-04-26 10:39
              收起回复
                arenasVSallen
                虽思旧日情,已远多时,忍视如初玩笑?
                既忘昔年味,更捐余肉,未知从此寒食。
                自注:玩笑指大火焚山。
                旦评:思旧日情,思的是谁和谁的情?忍视,即不忍视,这样的句法很多。类似的有“敢……”,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出幅有些逻辑问题了,如初玩笑,既然自注是大火烧山,那么不忍视的应该是文公,可前又说了“虽”思旧日情,好像有点恩将仇报啊。对幅倒是介子对文公说的,既然你忘了当年的肉味,索性都给你吧。这么看来倒也不算太大的逻辑问题。只是这样的口吻真的合适挽联吗?


                40楼2012-04-26 10:46
                收起回复
                  翰墨茶人 拟代重耳挽介子推
                  何处可招魂?缅当年血肉相酬,德义未还,一炬绵山悲足下;
                  春时聊祭酒,欣此日乾坤重掌,清明不负,千秋寒食慰先生!
                  旦评:此联章法甚好,起承转合很是分明,是个中好手。值得商榷之处在于:其一,缅字似乎仅有深远的含义,是否能够直接代替缅怀?其二,重掌,之前是否掌过?抛开这些来说,无论是足下的典、寒食的起源,都在此联中,是为有容乃大。


                  41楼2012-04-26 10:53
                  收起回复
                    介子推
                    此义可嘉,奉主何惜血肉
                    其心难表,焚身以谏清明 今音
                    青衣给看一下,哪个好一点儿
                    介子推
                    其义可嘉,奉主不惜血肉,千秋忠烈莫如此
                    其心难表,焚身以谏清明,一举何人敢效颦 今音
                    


                    43楼2012-04-27 09:11
                    回复
                      _考试不及格
                      伴君亡命中 毅然饥献股
                      一炬化魂去 唯有泪沾襟
                      旦评:此联似介子自题以控诉文公。所谓人之将死。真是凄苦。不过既然如此凄苦,为啥不索性走出火堆?所以是立意就没选好,另5、5句式,倒真是诗味大过联味了。


                      44楼2012-04-27 10:01
                      回复
                        吻月杯中步步高
                        忠也!汝割股食君,更生死辅丞,如是千秋铭士骨;
                        冤哉!子居功不禄,纵山林隐退,终归一炬付之昏。
                        旦评:出对幅皆开门见山,直述评价,然后再一一铺陈事实,到两结回应两起。也是一种写法。尤以对幅有作者深切的惋惜。果然冤的很。不足之处:其一、汝、子两字似可直接拿掉,其实在挽联中直接出现汝、子这样的称呼不是很常见。若是作者对被挽者诉说,多用我公、公这样的敬称。其二、两结尾三字的对仗略有瑕疵。其三、改句以灰代昏,是昏招。
                        


                        45楼2012-04-27 10:06
                        回复
                          操之过急司马迁 试拟“介子推”自挽
                          救世主,何言对悲哉足下
                          寒食节,不外乎割股充饥
                          旦评:此联有自嘲代挽之象。何言对,有些晦涩。联语平淡,倒也颇合古井无波的介子。


                          46楼2012-04-27 10:09
                          收起回复
                            fm417
                            禁烟插柳,寒食谨记先生壮举;
                            援古证今,王道当酬足下清明。
                            旦评:禁烟,似乎有专属的含义。枹柳以焚,到底是不是壮举?王道酬以清明,可是介子清明?立意与上列有重合之处,但遣词造句终欠一丝火候。
                            何以寒食,忠孝两端多烈士;
                            若非足下,春秋五霸少文公。
                            旦评:相比上联,此联便丰满许多。介子割股是为忠,累母枹柳同焚,此孝乎?所以忠孝不能两全,所以多烈士?表意有些欠缺。下联却是很有风骨。对仗上也很小巧。


                            47楼2012-04-27 10:17
                            收起回复
                              好歹交一个
                              徒叹先生,棉山空寄清明愿
                              悲哉足下,柳屐不闻太息声


                              IP属地:广东48楼2012-04-27 20: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