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吧 关注:7,292贴子:256,306
  • 11回复贴,共1

枭臣写的完全是北宋末年靖康之耻前后到南宋初的一段历史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因具体如下;北宋末年有洞庭湖水匪之盟,本书亦有,其实本书的几位人物宋朝都有原型,如水匪中几位主要首领有钟相,杨安儿,杨妙真,李全等,刚好对应本书中的王相、刘安儿、刘妙珍、孙壮,历史中杨安儿和杨妙真是兄妹,杨安儿领导的农民军主要在山东、安微、河南东部活动,最后是被南宋用计杀死的,和小说中的情节几乎一致,金兵南下之后其他首领大都投降了金人,只有钟相、杨妙珍、李全领导的两支农民军在淮河一代主动抗金,因为杨妙真和李全最后结婚了;同时他们也反对南宋的政权,钟相首先在信阳和湖北交界抗金时牺牲,其部由杨么领导,最后在金兵和岳飞的不断打击下灭亡;杨妙真被金兵打败后,实力大弱,最后被韩世忠所部杀死,余部由李全继续领导,最后在南宋和金人的打击下灭亡,其实镇压农民军功劳最大的还是岳飞,历史上靖康之耻时的农民军大都是岳家军镇压的,这些历史书上都有,不信的可以亲自去查看一下


1楼2012-03-28 19:42回复
    高中庭的原型是历史上李刚手下大将兼谋臣宗泽,南宋初年,李刚和宗泽一度领兵把金人赶出黄河以北,李刚亦建议朝廷迁都回去,好主持抗金大局,但宋高祖担心被武人挟持,并不支持他们的抗金,文官们也一度笑他们轻狂,同时三个丞相文官李邦彦、白石中、黄潜善还在后面托各路抗金大军的后退,主动段了他们的粮草,李刚打到洛阳时因为没有粮草不得不退兵,随后就被罢相,紧接着就死了,宗泽后来再次打到开封时,因粮绝,不得不再次退兵,后来忧愤而死,宗泽死后南宋再无人有能力和威望领导各路勤王大军了,此时的韩世忠和岳飞还只是一个部将,威名不显


    3楼2012-03-28 20:08
    收起回复
      关中曹家是写宋朝的吴家,其实北宋末南宋初有一个抗金名将叫吴璘,曾多次打败金军,还和李刚合围过洛阳金兵,其历史上的功绩不在岳飞韩世忠之下,金兵南下淮河攻南宋时多次出兵袭击河南金兵,有力地牵制了金兵,并且多数都是打赢了,但他死后,其子不久就称王了,脱离了南宋的统治,后来他的之孙又投降了金人,所以后来历史学家刻意淡化他的抗金功绩,真正学历史的应该知道吴璘这个人,这些历史书上都有,


      5楼2012-03-28 20:22
      回复
        本小说中第一次勤王之战到京都被围的大事记,和北宋的金兵第一次南下后到靖康之耻前朝廷的挣权斗争大体相同,只不过历史上这段时间间隔不到一年,北宋皇帝之所以在金兵第一次退兵后就急不可耐地排挤打压李刚,还是因为他担心李刚学宋太祖拥兵自重黄袍加身,所以派了文官和太监去监军,并处处为难李刚,这和小说中皇帝对待李卓有惊人的相似,即用他又不相信他。还有一点历史上南宋和金的国界一直基本都是以淮河和秦岭为界,这种局面直到蒙古人南下亦是如此,小说中的局势亦是如此


        9楼2012-03-28 20:56
        回复
          奢家及八闽世家在宋朝历史上没有这号人,明朝也没有,


          12楼2012-03-28 21:10
          收起回复
            但襄阳王罗献中有原型,忘了到底是谁了,也是洞庭湖水匪之盟的首领一个,和小说中的大体相同,不过最后被岳飞给灭了,洞庭湖水匪之盟时各路首领主要有钟相、杨么、杨安儿、杨华、黄成、黄佐、杨欣、周伦等人,杨安儿是在徐州被南宋朝廷用计策反他的部下杀死的,和小说中的地名和情节有惊人的相似,此时金兵被宗泽赶到黄河以北了,金兵主力还主要在黄河北岸,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微地区主要是农民军的天下,这点也和小说有很大的相似,这些历史书上都有,学历史的道友应该知道俺说的是事实,不信的可以去查看历史书印证一下。


            15楼2012-03-28 21:24
            回复
              历史上的西军以吴璘为首的军队确实很强大,多次歼灭数千甚至上万的金兵,但吴璘死后西军就不行了,虽还几次打胜仗,但都是小胜,不像吴璘时可以出兵打到山西大同附近,及河南洛阳,更大可能也对吴家有偏见才把曹家写的这么不堪,或者更大写的就是吴璘死后的吴家吧,因为吴璘死后,吴家军的确不行了,况且他的儿子还称王脱离南宋统治了,他的后世之孙后来又投降了金人,


              16楼2012-03-28 21:35
              收起回复
                其实写这种小说的,一些情节大多都能在历史上找到一定的影子,枭臣的大背景和燕军南下,和宋朝的历史相识处很多,特别是那些农民军领袖,杨安儿、杨妙真、钟相等人。还有一点就是杨安儿死后,杨妙真和李全领导的农民军因为头带红巾(忘了是头戴还臂膀绕红巾了),杨妙真戴着鬼脸面具作战,其部被称为‘红妖军’,这点和小说几乎一模一样


                19楼2012-03-28 21:55
                收起回复
                  在此声明一下,我说的那几个农民军领袖,杨安儿、杨妙真、钟相等人都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农民军领袖,杨安儿死的最早,死于徐州,钟相次之,死于淮河以南信阳湖北交界处的山区,是被金兵杀死的,杨妙真再次之,被韩世忠的军队杀死的,历史上的岳家军是在镇压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农民军中壮大起来的,韩世忠也基本是这样的,不过洞庭湖之盟的农民军领袖除了投降金人的,基本都是被岳飞韩世忠镇压的,其中岳家军杀农民军最多。特别声明,我不是对岳飞有偏见,这是历史事实,另外后来的农民军除了杨妙真和钟相的余部,其他的农民军大都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土匪,


                  20楼2012-03-28 22:12
                  收起回复
                    历史上金帝南下没多少年就死了,随后金人为挣皇位就陷入了内斗,金兵势力大弱,所以才没能一鼓作气统一江南,给了南宋一些喘息修养的时间,有了南北对持。更大可能也会借助这个大背景来写,接下来南北对持后可能是燕帝突然去世,燕军内部可能会陷入一阵争权夺势的斗争,进而让淮东有修养生息,大练军队,好好消化江西、闽南、荆楚等地,使这些地方完全处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然后再一鼓作气,趁燕军内部不稳之际北伐,


                    28楼2012-03-29 08:39
                    收起回复
                      上面说的几个农民军领袖如钟相、杨么、杨安儿、杨妙真等人的起义及死亡时间先后顺序可能不对,在此向大家道歉,说声对不起,因为我是学理科的,对历史只是感兴趣,没有认真记过,再说这都是以前看历史时留下的影响,但他们的死亡地点和事迹基本正确,尤其是他们都是及反抗宋朝的腐朽统治又反抗金兵的南下这点,最后都是在宋兵和金兵的镇压下灭亡的,这些我记得比较清楚;罗献忠性格的原型可能借助的多是明末张献忠的事迹,但张献忠开始时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农民军领袖,打仗和治政都很好,但是后来清军南下后,就不是难么回事了,像李志成那样有些狂妄自大,疑心较重,打仗也不行了,最可悲的是打败仗后,经常乱杀无辜,怕手下人投降反叛他,自己人也乱杀,所以鲁迅才会讽刺他,历史评价也不好,


                      29楼2012-03-29 08:57
                      收起回复
                        点击还不少呀


                        32楼2012-03-29 1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