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长安吧 关注:12贴子:559

回复:唐诗三百首1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  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火昆〕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澹,无所〔忄曷〕。 


来自手机贴吧72楼2012-03-22 13:46
回复
    此,道自来。  其二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门”内有“言”,音“银”)!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


    来自手机贴吧73楼2012-03-22 13:47
    回复
      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来自手机贴吧74楼2012-03-22 13:47
      回复
        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来自手机贴吧75楼2012-03-22 13:48
        回复
          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来自手机贴吧76楼2012-03-22 13:48
          回复
            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来自手机贴吧77楼2012-03-22 13:48
            回复
              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玉女摇仙佩(佳人)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


              来自手机贴吧78楼2012-03-22 13:49
              回复
                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人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送征衣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 


                来自手机贴吧79楼2012-03-22 13:49
                回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任宗嘉佑二年中进士, 宋神宗时,王安石实行变法,他持不同政见,因而被外放到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湖州等 地作地方官。后被新党中部分人罗织文字狱,兴起“乌台诗案”,下狱史狱,经救援出狱,贬为黄州(今 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旧党执政后,被招还,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但又与旧党意见分歧,遭排挤 出任杭州、颖州等地地方官。当变了质的新党再度上台,苏轼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州)、儋州(今海 南岛儋县)等地,徽宗即位时遇赦北还,死于常州。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它的诗歌题材广泛,敢于反映现实生活。他的词,开拓了词的境界,其风格豪放婉约兼而有之。他的散文 挥洒自如,随物赋行,写景抒情,十分自然。由《东坡全集》。
                  


                  84楼2012-03-22 17:19
                  回复
                    诗词,是指以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并出现了新国风等重要诗词流派。


                    85楼2012-03-22 17:19
                    回复
                        一种以有节奏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高度凝练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发强烈的感情的文学作品。(在诗中有戏剧,而在戏剧中也有诗)(诗的目的在于教益)(诗贵自然而又不害乎锤锻)(诗,一定是杰作,再不就是绝无存在价值的东西)(诗是会呼吸的思想,会焚烧的字)。我们常说的诗又指《诗经》。《《诗》三百,始终于周》,《诗》,上通于道德,下止于礼义。“诗歌”:一种最早的文学形式。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现在统称为诗歌。按有无故事情节又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是否有韵律,又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又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诗歌是人和自然的和声,是献身者的语言,诗歌的发展应该归功于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悟与提炼,它不是什么只有少数享有特权者才能领会的非凡之物)。


                      86楼2012-03-22 17:19
                      回复
                          属于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词赋》。注:“词”与“辞”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早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词”后来又逐渐按一定的曲调来填写,即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发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柜唱的曲名,后来以这种形式填词,便逐渐形成了词牌。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87楼2012-03-22 17:19
                        回复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此外诗歌又可以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文言诗词,在近代新月诗社力求较好地继承现代诗和古体诗的关系,在自由的同时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但新月派的理论及作品,未曾获得读者的普遍认可。按照文体背后的意识形态不同,又可分为新诗(西洋诗)与古典诗词(中国诗)。


                          88楼2012-03-22 17:19
                          回复
                              诗词在当今现代社会生活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它传统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韵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汉语特有的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因此,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学上最独特而美好的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山水情人语)。


                            89楼2012-03-22 17:19
                            回复
                              苏李诗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屈原-离骚宋玉曹操诗全集曹植


                              90楼2012-03-22 1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