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亮吧 关注:13,506贴子:132,751

回复:【瑜亮·墨韵留香】泊烟雨·寄相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顶一下- -


IP属地:安徽221楼2012-08-04 20:33
回复
    顶贴= =!!瓶子快回来@戚婳屏 


    222楼2012-08-05 19:13
    收起回复
      啊啊!!楼主快回来啊!!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223楼2012-08-15 20:49
      收起回复
        叁拾.沧海有雾云深处
        也不知踏碎了多少残雪,顾瑾之推开了周瑜的房门。迎面是熟悉的檀木香。屋内空无一人,平日里墙上的画像也不知所踪,装潢十分简单,几乎只有几件木制的家具。书桌上胡乱散落着宣纸,沾染上一大块化不开的墨迹。
        “师父失恋了怎么这个反应啊……”上前整理好凌乱的桌子,碰到了一个物件,细细端详,发现是一个精致的木盒子。
        打开木盒,红棉里静静躺着一只手镯。并不是名贵的金玉,只是一只木镯。隐约可以看见朴素的纹理,像是氤氲的青云。
        “大概是传家之宝什么的……”将木镯放回盒中,小心翼翼地合上,带上扣子,放回原位。瞥了一眼桌上的毛笔。狼毫。原来如此,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笔么……
        不觉中窗外一眉西月映入顾瑾之的眼中,夜幕撤下。门外传来喧杂的声响,从屋里出去,一个小厮迎面跑来:“顾大人,可算找到你了,快去劝劝都督罢。”
        顾瑾之疑惑地看着他。小厮不由分说便把他领到了大殿,瑶阶上林立着士兵,都往屋顶仰视。一阵悠扬的琴声。似流水般涓涓不息,包含着岁月的冗长与人生的悲欢。屋顶上,周瑜盘坐,拨弦自得。
        “师父!小心摔死!”顾不得什么上下礼仪,顾瑾之对着屋顶上的人影大喊,“再不下来师母就要成寡夫了!”
        琴声停顿,周瑜看着徒弟,一种叫无奈的情绪染上眉梢。如此相思作何用处?只不过让自己更伤感罢了。
        甲乙丙三人也急忙从城门赶来,抱着琴对着周瑜喊:“都督,你快下来罢!”
        周瑜收好琴,纵身一跃下了屋顶。甲乙丙三人抱着琴走过去:“禀报都督,我们去时没有找到军师,只拿到了一把琴。”说着,将那琴递与周瑜。
        周瑜打开包袱,看到了那把焦尾琴。
        诸葛孔明,你果真摒弃前缘,将往昔的种种皆付之一炬了吗?
        周瑜笑了一声,往回走去。一树梨花霎时被风摧残得零乱,无助地落到泥潭,然后挣扎着沦陷,陷入这可怕的情网。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天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纳兰容若《临江仙》


        225楼2012-08-16 17:25
        收起回复
          嘿嘿沙发!!!!!!!!


          226楼2012-08-17 13:48
          回复
            那Little red riding hood and the Wolf呢=3=求更那篇


            IP属地:广东227楼2012-08-17 20:20
            收起回复
              快顶~


              228楼2012-08-18 15:50
              回复
                怎么不更新了?


                IP属地:四川229楼2012-08-23 11:47
                收起回复
                  LZ求更文!!!!
                  最好是
                  这种XD(泥垢)~~~~


                  230楼2012-08-24 11:18
                  收起回复
                    叁拾壹.梦里寻他他不知
                    独留得一席纱窗外语,东庭凉风。后不辞而别。
                    “先生,先生?你怎么了?”小童惊慌失措地从门外冲进来,蹙眉望着捂着左眼的诸葛亮,“莫不是……”
                    诸葛亮惨淡一笑,抓住小童的手:“你可莫要告诉别人,这事只瞒着便好。”
                    “先生这又是何必呢?”
                    “我终是内疚。我如何能放弃主公,去东吴享安生日子?此一劫,我重新归隐,保得主公颜面,也让周都督免受那流言蜚语。”诸葛亮从榻上起来,四下摸索,才寻得了桌上的一纸信笺,“你将这信送与子敬,切莫走漏了风声。”
                    小童攥着信,不知如何是好,正欲开口,诸葛亮便截下了他的话:“休再劝我,我心已定,你若是不肯替我送信,我便自己去。”说着便要夺他手里的信。
                    小童一个退步,忙道:“先生莫怪,我不再多话了,这便替你去送信。”
                    语罢,小童推门而去。诸葛亮坐在榻上,神情复杂。
                    东吴的士兵们奇迹般复活,回归军队,孙权重获笑颜。正在他高兴之时,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鲁肃邀他进门。一个黑衣男子,神色庄重,肃穆严厉。他从门外进来,仿佛是黑夜的碎片,步入一道素净的白光。
                    “孤要见你们主公。”
                    鲁肃陪了一个笑脸:“主公不得空,请稍候。”
                    “他在哪。”
                    “书房。”
                    男子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随即出门,往书房去。鲁肃忙尾随其后。只见他与孙权说了两句,便直接将孙权抱起,夺门而去。留下门外茫然的鲁肃。
                    “孤借你们主公一用,可能不再还了,莫要前来搅扰。”
                    男子扔下一句话便消失了踪影,融在黑夜之中。
                    这人,想必就是主公天天念叨的曹操了罢。果真如传闻中一样,霸道蛮横。鲁肃苦笑,回到房间。带上朱门,鲁肃便阴沉了脸。书桌上是一封书信,上书“子敬亲启”。看笔迹必然是孔明。
                    诸葛亮不知道,鲁肃最不希望的,就是孔明给他写信。
                    无奈之下,鲁肃还是开启了信封。
                    乌丝纸上,诸葛亮的字一往秀气飘逸,却多了一丝病态的清瘦。
                    子敬兄:亮无所依托,唯有子敬可靠。亮自知时日无多,重疾过后,必是陨落。无奈家中亲人不在,门童尚小。还请子敬兄三日之后前来草庐收吾尸骨,烈火成灰,让其随风飘去。也了了亮一桩心愿。
                    鲁肃读毕,久久没有回神。他只是蹙眉幽叹,心间烦闷。一阵愁伤过后,终是泪眼。
                    周瑜是一个向往凡间的孤傲谪仙,诸葛亮便是一个误入凡尘的世外之人。他们无可奈何地坠足爱河,一再沦陷,最终双双溺死无归。只因他们之间无数的沟壑险阻,让两人只可隔岸相望,无法执手。只能抱着思念遗憾终生。最后孤独死去,无人痛心。
                    而执念让他们走在一起,不忍分离。最终还是甩袖而去,泪眼婆娑。
                    早知如此结果,当时便不该相遇。早知两人无法偕老,当时便不该回眸一笑,一眼万年。
                    他们只能站在敌对的彼岸,戴着虚假的笑脸,相望揪心。
                    鲁肃将那信付之一炬。如此悲剧,便将它遗忘,以免日后触景伤情,两手空空如也,只剩下一樽馀觞,不忍覆之。
                    周瑜把所有诸葛亮的画像都撤了下来,扔进密室。想要消除那人的痕迹,最终还是不舍。他不知他们之间为何分离,也许是一方的苦衷,也许是上天注定。
                    孙权走后,东吴的事情便都落到周瑜肩上。他只是日夜埋头,企欲从劳累忙碌中分心,不再去想那人的笑颜。可手总会不自觉地,在桌上描绘那人的轮廓。
                    一陷情深,愈是挣扎,愈是沦陷。
                    他们之间有一种可怕的默契。随着时间的消磨,周瑜以为自己会忘记。可日子越长,那人的面容越是清晰。带着一阵钻心的疼痛,驱逐不去。
                    就像是倒映在水面上的人影,伸手一拂,潋滟支离,可只是一瞬,却又变得那样真实完整,伴着一丝悲恸。
                    诸葛亮已不是浅浅地刻在周瑜的心上,而是将自己的音容笑貌,悉数放进周瑜最深处的内心。深入骨髓,若非挫骨扬灰,否则终生不忘。
                    诸葛亮也许正是深知这一点,才让鲁肃将自己火化。或许飘扬在山河间时,他们还有机会,可以缠绕在一起,相伴漂泊,携手湮灭。
                    三日后,鲁肃来到草庐。
                    诸葛亮不在。
                    连带着一丝微弱的气息,不复存在。就像是瞬间蒸发,化为一缕青烟,直上碧落。品尝过人间爱恨离别,抱憾而去。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纳兰容若《虞美人·其四》


                    231楼2012-08-26 16:53
                    回复
                      哈哈哈我终于更文了整个暑假我都在锻炼文笔回首之前的文章真是感到一阵鸡皮疙瘩起我决定把这个坑填完@_虫虫虫虫虫止 我的坑品是很好的看到了吧看到了吧为了你我打算把它写完真是对不起广大坑友为瑜亮之崛起而更文~~~~~~


                      232楼2012-08-26 16:57
                      回复
                        我一回来看到一堆的哭脸你要不要这样我妈妈破例让我开电脑了。。等等再看文


                        233楼2012-08-26 17:38
                        收起回复
                          你要不要写的这么文艺啊= =不过我觉得这一段是很好的作文提高的背诵材料!!!


                          234楼2012-08-26 17:55
                          收起回复
                            楼主,你要让我等瑜亮的私奔到神马时候......


                            235楼2012-08-26 20:36
                            收起回复
                              叁拾贰.一瀑石廊秋色淡(预告)
                              周瑜执笔的手微顿。
                              三年了。转眼已是三年了啊。
                              自己这样千篇一律的生活,已过了三个春秋。总是日复一日,不自觉地描绘着那人的面容。也许是真实的内心,不允许对他的淡忘。
                              若他周瑜不是都督,他诸葛亮不是军师。他不在东吴,他不在西蜀。那是不是一切都将会重新改写呢?
                              周瑜常这样思索。
                              又是一年秋。秋季的细雨总是缠绵悱恻,让他不自觉地把思绪调回三年前,那镌刻在骨骼上的韶光。
                              推窗。周瑜的眼中流过了一丝朦胧的色彩。雨幕的笼罩下,景色交汇在一起。犹如水色洇开,一笔浓淡。却无法洗涤过去的悲戚,愈演愈烈。
                              “若我们没有相遇,是否我如今便不用再受相思之苦?”周瑜摩挲着窗棂上的纹路,“可我并不后悔。”
                              纵使日夜忧思,牵肠挂肚,惹得自己一身孤寂沧桑,也不后悔。
                              只因你给了我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死而无憾。
                              我愿用永远的悲怆,来换取你降临我生命的一年。
                              周瑜闭上双眼,伸手去接窗外的雨水。他有些欣喜。因为他们,感受的是同一个天气。可能那人已化为灰烬漂泊四方,可也许,那人此时正落在他的手心。深入骨髓。


                              236楼2012-08-26 2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