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亮吧 关注:13,507贴子:132,751

回复:【瑜亮·墨韵留香】泊烟雨·寄相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贰拾伍.锦袍风霜云与月(下)
“还有什么,能比那晚的月亮与你的笑容更美呢?”
夜风撩着那一片放肆的妖媚。
一抹出尘的绛紫闪入了诸葛亮的军帐。
“孔明?”
诸葛亮微微睁开了眼,面前是一张熟悉的脸,一张出尘的脸,一张让他朝思暮想的脸。
“公瑾……你来了……”
诸葛亮的声音中透着明显的虚弱,周瑜替他擦掉了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脸色异常地苍白,诡异地衬着发丝的乌黑,双眼失去了那一份澄澈,黯淡起来。
“孔明……身子好些了吗?”周瑜抓起诸葛亮的冰冷的手,握在手里捂着。
“嘶……疼……”诸葛亮吃痛地皱起眉。
“哪疼?”
“手……”
“手怎么了……”周瑜忙抓起诸葛亮的手查看——指尖上,一点突兀的暗红,和那些士兵的症状一模一样。他心里立即蒙上了一层伤恸,“孔明……你不会有事的。”
诸葛亮看着他,他目光里的坚定。
“嗯。”
一片猩红的花瓣落到大殿的走廊上。
“主公……所余士兵,已不足百了……”
“知道了,余下的兵士,要好好劝慰,加以抚恤。”
“臣明白……只是,那酒宴……”
“酒宴照常进行,不得延误。”
“主公……这不妥啊……”
“我自有道理,你先去办罢。”
“诺。”
输,也不可以输在意志上。
曹孟德,我就要让你看看,我们东吴子弟的决心。
灯火通明,笙歌绕梁。
席上只有寥寥几人,后院几十个残兵喝得人事不省,疯疯癫癫的酒话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上,击打着每一个人的心。诸葛亮倚在周瑜的怀里,微弱的呼吸在周瑜耳旁却比那喧闹的喊声更清晰。
每个人都在走神。
没有高谈阔论,只是几个幸免于难的人,坐在一起,摆出一副不认输的架势给暗地里的那人看。
什么时候……我们竟也变得那么可怜了呢。
孙权的嘴边浮出一丝冷笑。
鲁肃的心不在,他的心,早在几天前,系在了江东水面的孤船之上。
诸葛亮睁开了双眼,看着出神的鲁肃,想要说话,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周瑜低头看着他,明了了他的意思。
“子敬。”
“……嗯?”
“他在船上。”
“公瑾……你说什么……”
“去罢。”
长廊上,蓦然出现了一袭青衫。衣摆消融在深夜的风雪里。
江面那一叶扁舟,舟上点着一盏醺黄的孤灯。影影绰绰一个纤细的身影。
“瑾之……”
月下,鲁肃站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月光拉长了他单薄的身影。
船上发出了声响,一个绰约的影子随即立在船头:“子敬兄,好久不见。”
“是啊……好久不见。”
“子敬前来可有事?”
“瑾之,你可知‘知恩图报’。”
“这我自然知道。”
“那你要怎么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呢?”
“子敬这就奇怪了,我何时有被你救过?”
“瑾之休要耍赖,那天路旁假装中暑的小兵,不是你还是谁?”
“……你早就知道了。”
“从见到你的第一面起。”
“……”
“好了,随我报恩去罢。”
月下,鲁肃牵起顾瑾之的手,与他徘徊在雪夜里,任风霜白了他们的鬓角,湿了他们的肩头。
高台上,依旧是那个银袍男子。
他眺望着高空的明月,时光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那一个,让他终生铭记的月夜。
“主公……”
“何事?”
“曹操的战表送到了。”


194楼2012-07-05 21:54
回复
    嗷嗷下一篇写的是曹孙的过去… 还有孔明的【消音——】(高度机密)
    大概明天生文出来… 用源源不断的回复和顶贴满足我殆尽的脑细胞吧… 【敬礼】


    195楼2012-07-05 21:56
    收起回复
      妈妈说再不回来更文会遭天谴…
      =========================================================================
      贰拾陆.蓝莲清辉星辰辗(上)犹记得当时明月
      孙权接过竹简,看罢,他放下战表,眼眶有些红了。
      “都退下罢。”
      寂静的大堂,只剩下孙权一人,独坐在高座之上。
      十年前的晚风,穿过光阴的阻隔,从那个月夜,回到了孙权的身旁。
      ---------------------------------十年前-----------------------------------
      那是一个让小孙权终生难忘的月夜。
      那时他还年幼,十岁有余,随着父亲一起赴宴。
      宴会前夜,孙权躺在榻上,怎么也无法入睡。
      “二公子,你这是怎么了?可有什么不适?”
      他摇摇头。
      “你知道……明天要去的嘉宾有谁吗?”
      “小的无能,只知有袁将军与曹将军。”
      “袁将军我倒是知道,那个所谓‘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可那曹将军却是有些耳熟,却想不起他是谁……”
      “就是曹操,曹孟德将军。”
      “我并不记得与他有过会面,又为何觉得他耳熟?”
      “呵呵,二公子小时候与他相见过。”
      “这样啊……”
      “好了,二公子快些歇息,否则明日宴会起不来,主公又要怪罪你了。”
      到了三更,孙权才迷迷糊糊地入睡。
      翌日,孙权起得很早,看了一会儿诗书,见时辰差不多,便去找孙坚。
      “父亲,孩儿来为父亲请安。”
      “嗯,何时起的?”
      “卯时起的。”
      “何故起这么早?起后做了些什么?”
      “孩儿读过书,便来找父亲了。”
      “哈哈,我的权儿真是乖巧,求知若渴啊。”
      之后父亲夸奖的话,孙权也只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清澈单纯的眸子里,影射出了某种希冀,某种,难得的希冀。
      孙权望着天空,等待着它,从瓦蓝变为漆黑。
      “差不多了罢?可以出发了吗?”孙权转头,看着一直跟随着他的贴身小厮。
      “嗯,此时已是亥时,二公子,我们可以赴宴去了。”
      小厮为孙权披上了那件他从未脱下的银袍。深秋的夜晚格外地凉爽,却含着一丝彻骨的冰寒。孙权走在一群小厮的前面,飒飒的寒风中,他的背影,是那样的沧桑,根本不像一个弱冠少年应该有的老成。
      孙权跑上阶梯,门口站着一个黑衣男人。
      那黑衣男人微微低头,看着方才跑上来的小孙权,眼睛里含着莫名的笑意。他蹲下身,替孙权整理好了被风吹乱的衣襟:“你可是仲谋?”
      “……正是。”孙权端详着面前这个黑衣男子——一双凤眼狭长而冷艳,眼神深邃不可直视,一袭肃穆的黑衣,一头乌黑的墨发。看似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他的手指无意间触碰到孙权的锁骨,孙权条件反射地后退了一步。
      男子脸上露出了一丝惊愕的神情,随即又消失了。
      “仲谋害怕什么?”
      孙权摇头,尽力掩饰眼中那一份不自然。
      “那你为何要躲呢?小时候我可抱过你啊。”
      孙权的额头上冒出了细汗。
      “你忘记我了?我是曹操啊。”
      “……你便是曹操?”
      “正是。”
      “……久违了。”
      曹操笑了两声,上前一把抱住了孙权:“仲谋你可真是可爱,与你幼年时一模一样。”
      孙权悄悄红了脸庞。
      大殿内,各路将领都喝得满面通红。孙权看他们一副醉生梦死的模样,便兀自离席,来到不愿的高台上赏月。
      月明星稀,晚风风势减小,却比方才更寒冷了许多。
      孙权不禁打了个寒颤。
      一袭黑衣轻轻地落在他的身上:“如此冷的天气,怎么一人在这里受冻啊?”
      “……殿内都是大人在饮酒作乐,我一个孩童,待在里面也是无趣。”
      “嗯,我也觉得与一群庸臣俗将饮酒无趣,故此出来陪你。”
      孙权抬头看着曹操。这个男人的事情他并没有少听说,从他杀了吕伯奢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冷血君主。
      “我们日后,会成为敌人吗……”
      “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只是害怕,下一次的会面,我们就要兵戈相向了。”
      “或许吧。”
      孙权的眼中蒙上了一层忧郁。困意席卷了全身,他不受控制地倒在曹操的身上,曹操用自己的衣服包裹着他,任他躺在自己的怀抱里熟睡。
      “纵使我们日后会成为敌人,我也要让你束手就擒。”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几乎天天都有通信,关系日益亲密,可在孙坚之死过后,他与曹操之间的交往便少了许多,甚至不再与他联络。
      可他的模样,却一直印在孙仲谋的心里。得知了他觊觎江东二乔,孙权心里的醋劲远远大过怒意。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对这么一个乱世枭雄,产生这么特殊的情愫。
      孙权垂眸,那一张战表上,只有一句话。
      “挥师不为二乔颜,只为偷得孙郎心。”


      196楼2012-07-08 21:21
      回复
        贰拾柒.蓝莲清辉星辰辗(下)枕上独留孔明呓语(预告)
        案上是药汤。
        扑鼻的草药气味,虽说在隆中已然习惯,可一月以来日日俱饮,让诸葛亮闻到这味道不禁犯呕:“能否不吃?”
        “不许。不吃身子便好不了。”周瑜脸上是认真的神色,扶起孔明坐起,让他倚在自己怀里,端了药喂给他喝。
        “公瑾,我看这药也没什么成效……不如我自己好生睡几天,说不定还有好转。”
        周瑜微微蹙眉,看着面前这个孱弱的少年,放了药到一旁的盘子上,吩咐下人端走,小心翼翼地扶着孔明重新躺下:“就依你罢,你好生休息,我去寻主公。”
        诸葛亮点头,昏沉入寐。
        孙权沉默地坐在高殿之上,殿前的空堂,满地皆是贯入的风雪白梅,凋零了天地间一片苍白,弑红无情,遮蔽了长空带入混沌。
        “主公。”
        “嗯,公瑾何事?”孙权回过神来,微微坐正。
        “近几日来,瘟疫肆虐,此时,城中只余下五人了。”
        “哪五人?”
        “一人名林义,甲乙丙兄弟三人,还有一位无名士卒,好像是哑巴。”
        “这样啊……好生看着,切勿让他们也染上这恶疾。”
        “是。”
        “孔明的病可好些?”
        “不见有何好转,药吃了一月也没什么变化,只是人越来越虚弱。”
        “嗯,那你快去照顾他罢,这几日的事务你也不必操心了,有要事我自然会去寻你。”
        “臣告退。”
        周瑜走出大殿,迎面是刺骨的风雪。
        


        198楼2012-07-10 16:00
        收起回复
          啊哈哈我复活了…
          ==================================================================
          贰拾柒.蓝莲清辉星辰辗(下)枕上独留孔明呓语
          途径药房,向军医询问过孔明的病情,周瑜的眉眼间又浮现出了更深的悲恸。
          入暮,爇云长空。
          胆瓶中的桔梗已然凋谢,几个小厮上前换下。
          炉中燃着心字香,诸葛亮从浓浓的梦魇中苏醒:“几时了?”
          “禀军师,已是酉时了。”小厮放下了湘帘。
          “扶我起来。”
          几个小厮忙上前将他搀起来,让他斜倚在枕上。他的脸色较昨日又多了一份苍白,笼罩着薄薄的惨淡,双眼一天比一天黯淡,失去了神气。自己抬手把脉,眉间是浓浓的雾霭。
          几片雪花随着门开飘入营房,一丝晚阳透过轻纱照在诸葛亮的颈上。一时间感觉颈间一阵刺痛,下意识捂了捂脖子。
          周瑜走上前,替他整理散乱的衣襟:“感觉如何?”
          诸葛亮将头靠在他的怀里:“日益困倦了……”
          周瑜低头,看见他颈上一片殷红:“这是怎么了?”
          “方才被太阳晒着了,不碍事。”
          “如今连光都见不得?”周瑜紧锁了眉头,军医的话回荡在他的耳畔。
          诸葛亮露出了一个惨淡的苦笑:“你还是趁早给我备好衣衾棺椁吧。”
          “闭嘴。”周瑜替他检查着颈上的伤口,吩咐小厮,“快去拿药来。”
          接过药,给诸葛亮小心翼翼地抹上:“这几日有好好吃药吗?”
          “吃那东西又有何用?病好不了还糟蹋自己。”诸葛亮乖乖地坐在榻上,颈上传来一丝丝凉意,“公瑾……”
          “……怎么?”
          “我好久都没有回隆中了,想归乡看看。”
          “怎么突然萌生这种念头?”
          “只是想回去。”
          “那我陪你。”
          “开战在即,你陪我回去像什么话,安分待在东吴,我让家兄陪我回去就行了。”
          “你让我如何不牵挂?”
          “就是为了不让你分心。”
          “……好罢,去多久?”
          “几日。”
          “那我命人替你打点行装,你回去后要好好养病,切莫劳累了自己。”
          “知道了。”
          翌日。
          一卷残云游荡在碧落之上,不知是谁给凤尾花系上护花铃,随着晨风发出蛊魅的声响。江边泊着一叶扁舟,诸葛瑾接过了诸葛亮的行李,看着他的眼睛。
          “二弟,无碍罢?”
          “劳兄长忧心了,无碍。”
          诸葛瑾的眼里闪过一丝怜惜,目光流离到诸葛亮的身后:“去与他道个别罢。”
          诸葛亮疑惑地转身,看见周瑜的身影:“不是说过了让你别来送行吗?赶紧回去,吴侯等着你呢。”
          周瑜的眼里是说不尽的不舍,目光缱绻在他的眼中:“能否不走?”
          “……我很快去见你。”
          “嗯。”周瑜走上前,紧紧抱住了眼前这个憔悴的人。
          “都督,二弟,尽早出行罢,就要日出了。”诸葛瑾看着东边山脉上镀上的一层金晖,皱了眉头。
          放开诸葛亮,周瑜像平常一样整理着他的衣襟。
          临走,是一个安慰的微笑。
          解缆开船,划过了一道道涟漪。诸葛瑾拉上了所有的竹帘,密不透风。
          一滴泪,无声地落在地面。
          “二弟……”
          隐约是诸葛亮的啜泣声,诸葛瑾将他抱在怀里:“哭罢。”
          诸葛亮在兄长的怀里,终于哭了出来,将多日来的悲伤,发泄在周瑜看不见的地方。
          江面上落满了雪花,纠缠缱绻在山河间。
          岸上,周瑜看着远去的小舟,很久没有说话。
          有时候,情人间一种默契,是一首可怕的离歌。
          


          203楼2012-07-20 13:15
          回复



            204楼2012-07-20 13:18
            回复
              贰拾捌.吾愿一驻孙郎心
              孙权凝视着庭园里肆意开放的凤尾,远远走来一个人。
              “……公瑾?”
              周瑜越过妖娆的花丛,脸上的落寞还没有被风雪掩盖:“主公。”
              “看你脸色不大好,出什么事了?”
              “主公多心了,无妨。”
              “要照顾好自己,莫坏了身子。孔明的病好些没?”
              “孔明自以为无碍,已随诸葛瑾回隆中了。”
              “这样……”看着周瑜一双深邃的眼睛,孙权不打算再问下去,触碰他的心伤,“那几位兵士如何?”
              “昨日子敬去拜访过了。甲乙丙三人和无名宿醉未醒,中酒尤酣。林义不见踪影,子时才归。”
              “如此颓然不可。”孙权甩袖往堂上去,凤尾花瓣被吹起,夹在他的发间。漆空早弦的冷光给他镀上了一层水色的轮廓,瞬间模糊了背影,化为一波氤氲的色彩。
              空中是廉纤的白雪。
              “何时复团圞啊……”堂内案上皆是凌乱的缃帙,窗外啼鴂声声不休。
              孙权的眉间尽显僝僽,几丛琅玕在风中摇曳,即刻便被放肆的凤尾吞噬,代替了那一抹残存的余香。闲阶之上,满是零落的凤尾花瓣,和着白雪在空中飞舞的花蕊抒散着妖媚的气息。
              “怎可让这花霸占了我江东清冽土地……即便是花骨,也不可残存一朵!”说着,孙权就走向那红海,周瑜忙拉住了他。
              “主公,切莫迷了心智。”
              孙权望着那花丛,不禁潸然泪下:“公瑾,你好受吗?”
              周瑜默不作声,他也希望,能够亲手掐灭了这放肆的妖火,让孔明的眼里回复那一池清澈。
              孙权唇边浮现出了一丝苦笑:“我知道,你也不好受。它伤害了你最看重的人,也玷污了我最宝贵的土地。我不知是何人所栽,但我对他深恶痛绝。公瑾,我和你一样害怕。我也担心,我的设想会成为现实。”
              作何设想?孔明会死,栽花人是曹操。
              银台上的残烛闪着明灭的火光,阵风带走,黑暗一片。孙权注视着那战表。此次战役,只有两种可能。一则刘备来助,若是侥幸得胜,便可收复江东,但难免失去些地界;二则,江东子民共赴幽泉,在黄泉路上,愧容面对孙策孙坚。
              殿内燃着蘅芜香。
              “主公,只需尽力,扪心不愧,我们便不留遗憾。”
              “果真是我的大都督……”孙权即刻瘫倒在地,泪水滴落在地面上,和着湿冷的雪水,“去罢,让那五人一醉方休。”
              “是。”
              “等等,”孙权拉住了周瑜的衣角,“将林义处死。”
              “……为何?”
              “只管将他处死,他是逆贼。”
              “……诺。”
              小院里,林义和无名站在花径。
              林义从身上掏出了东吴的虎符:“大人,这是您要的东西。”
              无名接过虎符,翻到反面看了一眼,微微一笑。
              “您吩咐小人昨夜子时去偷,小人没有半点耽搁,给您取来了,您看……”
              无名扔给他赏钱,拿了虎符离开。林义将那赏银塞入钱袋:“嘿,不想一块破石头,竟换得
              了那么多钱。”拿好了钱袋,林义往回走去,迎面碰上周瑜:“见过大人。”说着便要离开。
              周瑜抓住他的后襟,将他拉了回来:“走那么急做什么?”
              “嘿嘿,小人赶回去喝酒。”
              “别回去了,我送你到牢里喝。”
              门后一个人影晃了晃,周瑜斜乜了一眼那角落。
              或许这便是主公的心意罢。
              翌日,林义被斩。
              此间不经任何审讯。
              “仲谋,看来我已经入驻一半了。”
              光阴飞逝,弹指十日过去。
              第一日,林义被斩。
              第二日,士兵乙受到凤尾花毒。
              第三日,花海起火。
              第四日,林义尸首被燃为灰烬。
              第五日,鲁肃卧病。
              第六日,孙权闭门不出。
              第七日,周瑜拾到信笺,上书“安好”,寄信人诸葛瑾。
              第八日,周瑜重病。
              第九日的晚上,也就是昨夜,无名失踪。
              第十日,今日,出战曹操,孙权出门。
              孙权身着银袍,头戴发冠,问过鲁肃,去寻周瑜。
              到周瑜府上,小倌都说他往老地方去了。
              “老地方……”孙权仰望苍茫碧落。
              不见丝碧,四处皆为妖艳的火红。一条花间小径铺着玉石,没有被侵占丝毫。走入这片天地,孙权撑开了纸伞,尽管没有一丝雨,可他却在想象,烟雨江东的模样。尽头是一间简单的木屋,窗上的竹帘缝隙中透出一丝丝光。
              孙权踏过花径,走入木屋,迎面是诸葛亮的画像。一笔一划都饱含深情。
              旁边题着一行小字。
              “深秋白狸锁我心,愿弃万般与君栖。”
              只可叹,物是人非。
              孙权四下看了看木屋,周瑜背对着他,执笔无言。隐约听见他咳嗽的声音,案边香煤散出清香。
              “身体可好?”孙权从他后面绕过去,看着铺在桌上的纸。一张白纸,写着满满一页的“孔明”。看见末尾墨迹渲染,必是某人的泪水四散。
              周瑜没有说话,换了另一张纸,执笔勾画。一江寒水,一叶孤舟,一轮日出,一朝飞雪。
              “必是积劳成疾,都督最近操劳过度。再加上有一块心病,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军医这么说。孙权不禁蹙眉。
              “都督啊,军师的病,怕是难治了。凡是被那花刺中的人,无一生还。加上军师天生虚弱,恐怕……”周瑜感觉难受,脑海里都是军医的话和诸葛亮苍白的面孔,以及那一艘,再不可能回来的孤舟。
              “公瑾,好生休息罢。”将周瑜扶到榻上,孙权替他盖好被褥,便离开了木屋。
              只可叹,物是人非。
              曹操斜倚在车座上,笑眼望着严城楼顶。孙权银白色的身影出现在城顶,风中他的身躯更显孱弱。
              你来了。曹操微笑,从车座上下来,拱手作揖:“无名参见主公。”
              孙权冷笑,身影有些摇晃:“孙权拜见丞相。”
              “客套完了,是否可以开战了?为何不见吴侯一兵一卒啊?莫不是小看了我曹操罢?”
              “丞相说笑了。”
              曹操笑了两声:“曹某不才,看上宝地,还请孙郎不要做无谓斗争——从了我罢。”
              孙权看着曹操,没有出声。
              “你可记得我的战表上写着什么?今日,我曹操,愿一夺孙郎之心,久驻于此。弟兄们,把他给我叉下来,弄疼了惟你们是问。”曹操笑眯眯地看着城上孙权惊异的表情。几个士兵踩着云梯登上楼顶,把孙权运了下来。
              曹操上前,捏了捏他的脸颊:“随我走罢,丞相夫人。”


              206楼2012-07-20 18:34
              收起回复
                贰拾玖.几剪寒花乱缁尘(预告)
                曹孙战役结束后,曹操就把孙权绑上了车驾。
                “曹孟德你放开我!”孙权一把推开了曹操,“害死我那么多江东子弟,你休想我对你有一丝好感,失陪。”说着便要下去。
                曹操一把拉住了他,脸上是戏谑的笑:“别啊。我把你的江东子弟都还给你。”
                “如何还?”
                “那凤尾的确是我种的不错。可我没说我没解药啊……”
                “解药是什么?”
                “亲我一下我就告诉你。”
                “……我走了。”
                “唉唉唉,别着急。”一把将孙权拉回来扔到座上,“你可记得花海中间的小潭?”
                “记得。”
                “那池子没有被污染,让中毒没死的喝了就行。前几天一场大火已经烧过,三日之内凤尾必将悉数凋谢不见。”
                “那已经死了的呢。”
                “我自有办法。”
                孙权斜乜了他一眼,匆忙下了车驾。
                若是真如曹操所说,那子敬,孔明和士兵乙就有救了。
                吩咐过士兵甲丙去照顾鲁肃和乙,孙权拿了纸伞往老地方去。
                依旧是清静的环境,孙权走过花径,不等叩门:“公瑾,我们找到救孔明的解药了,你……”
                榻上空无一人,地面上散落着无数纸张,密密麻麻都是字。
                只有那人的名字,孔明。
                窗外残红凋谢,一时间风雪席卷,苍白了整个天地。
                


                210楼2012-07-21 17:28
                收起回复

                  贰拾玖.几剪寒花乱缁尘
                  孙权找到周瑜的时候,他正独坐在江边的渡口。薄衫在风中摇曳,勾画出他憔悴的轮廓。
                  “公瑾,江边冷,还是回去休息罢。”孙权走上前,小心翼翼地问他。
                  周瑜眺望着远处水平线一抹残存的光晕。
                  “我再看会儿。”周瑜淡淡道。
                  “别再看了。我已找到凤尾的解药,孔明不日便可康复,”上前扶起他,隔着衣衫都可感觉到他身上透骨的寒凉,“千万别没找到孔明,自己先病倒了。”
                  听到孙权的话,周瑜愣了一愣。“来不及了。”松开孙权搀着自己的手,周瑜颓然地往回走,“自他离去那一刻起,便说明他命不久矣,如今已过了十多日,你认为……他还活着吗。”寒风绕过周瑜的发丝,在空中划过一个凄美的弧度:“多谢主公。”
                  孙权一时间也乱了阵脚,又怕周瑜想不开,忙走上前挡住他的去路:“你可莫要做傻事。”
                  周瑜露出了一个苦笑:“主公多心了。若孔明在黄泉路上看见我,必然会把我赶回来的。我陪他共赴幽泉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所以,他才没有让我与他同行。……死者的愿望,我又岂能不遵?”
                  那眼眸里,分明是悔恨。恨不得与他同去。
                  “主公尽管放心,我会忘记他的。”
                  擦着孙权的肩膀走过,孙权立在原地。你当真忘记得了吗?若你说的与你想的一样,那我便不必担忧,只是…… 孙权转身凝望着他孤单的背影。 他已刻入你的心骨,你又如何挖心断骨呢……你所说的一切,只不过是安慰我的玩笑话罢了。
                  喝过池水,鲁肃的病明显有很大起色。小乙已然跳下床手舞足蹈了,三兄弟抱在一起,热泪纵横。
                  来到鲁肃的府邸,与顾瑾之寒暄了几句。笑称他“鲁夫人”,不想他竟满脸飞红,惹得屋中人无不忍俊不禁。
                  走到屋内,鲁肃正在处理着堆积了许久的公文。孙权上前按住他的手:“东吴都要归曹魏了,你还费这心思做什么?留着给曹贼处理罢。”
                  鲁肃见孙权来了,放下兔毫(兔子毛做的笔……不如说是鲁肃毛做的笔…… = = 鄙人恶搞了):“臣已习惯了,几日卧病没有执笔,惹得我浑身不舒服。非要处理他几件,方才好些。”
                  孙权微笑,却又马上正色:“我来,一是慰问你,看你恢复得如何。二是有求于你,还望你答应。”
                  “主公这是什么话?何事?”
                  孙权叹气,将公瑾的言行以及孔明的情况都一一告诉了他,鲁肃的眉头紧蹙,注视着那公文:“公瑾分明是欲盖弥彰啊……这样,我先吩咐下人去隆中看看,待我稍作整理,这就去找公瑾。”
                  “哎,罢了,你大病方愈,不宜出门去受寒,我是找你借一个人。”孙权拉住鲁肃,将他按回椅上。
                  “何人?”
                  孙权坐到一旁,嘿嘿一笑:“鲁夫人。”
                  顾瑾之内心暗骂了孙权无数声后,终是走入了周瑜的府邸。
                  走过长廊,是一间紧锁着的小屋。问过走来的小厮,道:“这是大都督的书房,也是密室,从来不让人进去的。”
                  密室……顾瑾之一时来了兴趣,几番鼓捣终于撬开了门锁。
                  一缕微光透入黑暗的房间。顾瑾之走进去,不禁讶然。
                  一间宽阔的房间,空无一物,只有墙上挂着的画像,皆是同一人。地上散落着纸张,上书孔明,每一张上都写得紧凑非常。捡起地上的一方白绢,触目惊心的血红闯入他的眼帘。
                  上面只有一句话。
                  莫追赴黄泉,亮已忘却前缘。
                  果然,你们都不老实呢……顾瑾之苦苦一笑,却不知为何流出泪来。


                  211楼2012-07-22 15:16
                  收起回复
                    我是来请假的…因为要下乡的缘故,近期可能更不了文了大概八月中旬才能回来…亲们千万不要让此贴沉下去否则我要BE的哟~
                    爱你们的瓶子
                    


                    215楼2012-07-24 10:00
                    收起回复
                      居然给我沉了…祖国人民的怨念是很强大的…我可能这周之内更文…看贴不回的折寿…


                      来自手机贴吧218楼2012-07-31 17:43
                      收起回复
                        叁拾.沧海有雾云深处
                        也不知踏碎了多少残雪,顾瑾之推开了周瑜的房门。迎面是熟悉的檀木香。屋内空无一人,平日里墙上的画像也不知所踪,装潢十分简单,几乎只有几件木制的家具。书桌上胡乱散落着宣纸,沾染上一大块化不开的墨迹。
                        “师父失恋了怎么这个反应啊……”上前整理好凌乱的桌子,碰到了一个物件,细细端详,发现是一个精致的木盒子。
                        打开木盒,红棉里静静躺着一只手镯。并不是名贵的金玉,只是一只木镯。隐约可以看见朴素的纹理,像是氤氲的青云。
                        “大概是传家之宝什么的……”将木镯放回盒中,小心翼翼地合上,带上扣子,放回原位。瞥了一眼桌上的毛笔。狼毫。原来如此,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笔么……
                        不觉中窗外一眉西月映入顾瑾之的眼中,夜幕撤下。门外传来喧杂的声响,从屋里出去,一个小厮迎面跑来:“顾大人,可算找到你了,快去劝劝都督罢。”
                        顾瑾之疑惑地看着他。小厮不由分说便把他领到了大殿,瑶阶上林立着士兵,都往屋顶仰视。一阵悠扬的琴声。似流水般涓涓不息,包含着岁月的冗长与人生的悲欢。屋顶上,周瑜盘坐,拨弦自得。
                        “师父!小心摔死!”顾不得什么上下礼仪,顾瑾之对着屋顶上的人影大喊,“再不下来师母就要成寡夫了!”
                        琴声停顿,周瑜看着徒弟,一种叫无奈的情绪染上眉梢。如此相思作何用处?只不过让自己更伤感罢了。
                        甲乙丙三人也急忙从城门赶来,抱着琴对着周瑜喊:“都督,你快下来罢!”
                        周瑜收好琴,纵身一跃下了屋顶。甲乙丙三人抱着琴走过去:“禀报都督,我们去时没有找到军师,只拿到了一把琴。”说着,将那琴递与周瑜。
                        周瑜打开包袱,看到了那把焦尾琴。
                        诸葛孔明,你果真摒弃前缘,将往昔的种种皆付之一炬了吗?
                        周瑜笑了一声,往回走去。一树梨花霎时被风摧残得零乱,无助地落到泥潭,然后挣扎着沦陷,陷入这可怕的情网。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天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纳兰容若《临江仙》


                        225楼2012-08-16 17:25
                        收起回复
                          叁拾壹.梦里寻他他不知
                          独留得一席纱窗外语,东庭凉风。后不辞而别。
                          “先生,先生?你怎么了?”小童惊慌失措地从门外冲进来,蹙眉望着捂着左眼的诸葛亮,“莫不是……”
                          诸葛亮惨淡一笑,抓住小童的手:“你可莫要告诉别人,这事只瞒着便好。”
                          “先生这又是何必呢?”
                          “我终是内疚。我如何能放弃主公,去东吴享安生日子?此一劫,我重新归隐,保得主公颜面,也让周都督免受那流言蜚语。”诸葛亮从榻上起来,四下摸索,才寻得了桌上的一纸信笺,“你将这信送与子敬,切莫走漏了风声。”
                          小童攥着信,不知如何是好,正欲开口,诸葛亮便截下了他的话:“休再劝我,我心已定,你若是不肯替我送信,我便自己去。”说着便要夺他手里的信。
                          小童一个退步,忙道:“先生莫怪,我不再多话了,这便替你去送信。”
                          语罢,小童推门而去。诸葛亮坐在榻上,神情复杂。
                          东吴的士兵们奇迹般复活,回归军队,孙权重获笑颜。正在他高兴之时,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鲁肃邀他进门。一个黑衣男子,神色庄重,肃穆严厉。他从门外进来,仿佛是黑夜的碎片,步入一道素净的白光。
                          “孤要见你们主公。”
                          鲁肃陪了一个笑脸:“主公不得空,请稍候。”
                          “他在哪。”
                          “书房。”
                          男子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随即出门,往书房去。鲁肃忙尾随其后。只见他与孙权说了两句,便直接将孙权抱起,夺门而去。留下门外茫然的鲁肃。
                          “孤借你们主公一用,可能不再还了,莫要前来搅扰。”
                          男子扔下一句话便消失了踪影,融在黑夜之中。
                          这人,想必就是主公天天念叨的曹操了罢。果真如传闻中一样,霸道蛮横。鲁肃苦笑,回到房间。带上朱门,鲁肃便阴沉了脸。书桌上是一封书信,上书“子敬亲启”。看笔迹必然是孔明。
                          诸葛亮不知道,鲁肃最不希望的,就是孔明给他写信。
                          无奈之下,鲁肃还是开启了信封。
                          乌丝纸上,诸葛亮的字一往秀气飘逸,却多了一丝病态的清瘦。
                          子敬兄:亮无所依托,唯有子敬可靠。亮自知时日无多,重疾过后,必是陨落。无奈家中亲人不在,门童尚小。还请子敬兄三日之后前来草庐收吾尸骨,烈火成灰,让其随风飘去。也了了亮一桩心愿。
                          鲁肃读毕,久久没有回神。他只是蹙眉幽叹,心间烦闷。一阵愁伤过后,终是泪眼。
                          周瑜是一个向往凡间的孤傲谪仙,诸葛亮便是一个误入凡尘的世外之人。他们无可奈何地坠足爱河,一再沦陷,最终双双溺死无归。只因他们之间无数的沟壑险阻,让两人只可隔岸相望,无法执手。只能抱着思念遗憾终生。最后孤独死去,无人痛心。
                          而执念让他们走在一起,不忍分离。最终还是甩袖而去,泪眼婆娑。
                          早知如此结果,当时便不该相遇。早知两人无法偕老,当时便不该回眸一笑,一眼万年。
                          他们只能站在敌对的彼岸,戴着虚假的笑脸,相望揪心。
                          鲁肃将那信付之一炬。如此悲剧,便将它遗忘,以免日后触景伤情,两手空空如也,只剩下一樽馀觞,不忍覆之。
                          周瑜把所有诸葛亮的画像都撤了下来,扔进密室。想要消除那人的痕迹,最终还是不舍。他不知他们之间为何分离,也许是一方的苦衷,也许是上天注定。
                          孙权走后,东吴的事情便都落到周瑜肩上。他只是日夜埋头,企欲从劳累忙碌中分心,不再去想那人的笑颜。可手总会不自觉地,在桌上描绘那人的轮廓。
                          一陷情深,愈是挣扎,愈是沦陷。
                          他们之间有一种可怕的默契。随着时间的消磨,周瑜以为自己会忘记。可日子越长,那人的面容越是清晰。带着一阵钻心的疼痛,驱逐不去。
                          就像是倒映在水面上的人影,伸手一拂,潋滟支离,可只是一瞬,却又变得那样真实完整,伴着一丝悲恸。
                          诸葛亮已不是浅浅地刻在周瑜的心上,而是将自己的音容笑貌,悉数放进周瑜最深处的内心。深入骨髓,若非挫骨扬灰,否则终生不忘。
                          诸葛亮也许正是深知这一点,才让鲁肃将自己火化。或许飘扬在山河间时,他们还有机会,可以缠绕在一起,相伴漂泊,携手湮灭。
                          三日后,鲁肃来到草庐。
                          诸葛亮不在。
                          连带着一丝微弱的气息,不复存在。就像是瞬间蒸发,化为一缕青烟,直上碧落。品尝过人间爱恨离别,抱憾而去。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纳兰容若《虞美人·其四》


                          231楼2012-08-26 16:53
                          回复
                            哈哈哈我终于更文了整个暑假我都在锻炼文笔回首之前的文章真是感到一阵鸡皮疙瘩起我决定把这个坑填完@_虫虫虫虫虫止 我的坑品是很好的看到了吧看到了吧为了你我打算把它写完真是对不起广大坑友为瑜亮之崛起而更文~~~~~~


                            232楼2012-08-26 16:57
                            回复
                              叁拾贰.一瀑石廊秋色淡(预告)
                              周瑜执笔的手微顿。
                              三年了。转眼已是三年了啊。
                              自己这样千篇一律的生活,已过了三个春秋。总是日复一日,不自觉地描绘着那人的面容。也许是真实的内心,不允许对他的淡忘。
                              若他周瑜不是都督,他诸葛亮不是军师。他不在东吴,他不在西蜀。那是不是一切都将会重新改写呢?
                              周瑜常这样思索。
                              又是一年秋。秋季的细雨总是缠绵悱恻,让他不自觉地把思绪调回三年前,那镌刻在骨骼上的韶光。
                              推窗。周瑜的眼中流过了一丝朦胧的色彩。雨幕的笼罩下,景色交汇在一起。犹如水色洇开,一笔浓淡。却无法洗涤过去的悲戚,愈演愈烈。
                              “若我们没有相遇,是否我如今便不用再受相思之苦?”周瑜摩挲着窗棂上的纹路,“可我并不后悔。”
                              纵使日夜忧思,牵肠挂肚,惹得自己一身孤寂沧桑,也不后悔。
                              只因你给了我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死而无憾。
                              我愿用永远的悲怆,来换取你降临我生命的一年。
                              周瑜闭上双眼,伸手去接窗外的雨水。他有些欣喜。因为他们,感受的是同一个天气。可能那人已化为灰烬漂泊四方,可也许,那人此时正落在他的手心。深入骨髓。


                              236楼2012-08-26 2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