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语吧 关注:3,528贴子:151,293

回复:西路晋人确实是燕赵遗民,与北京人是近亲,东路晋人则是入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基本赞同楼主前半句观点,但是后半句我认为有待商榷。
我认为太原、大同、呼市、张家口不是同一种调子,并且不是关中调。
太原片的原本调值为平声低平,上声降升,去声上升,除平声与关中话的阴平有些像以外,其他并不相近,而与吕梁片的核心差异在于去声是升调而吕梁的去声是降调。
呼市的高平去声,可能是来自于本身下降式去声和太原片传来的上升式去声的力量均衡,类似的还有并州片吕梁片交界处的孝义汾阳式的,想升又不敢升想降又不敢降的感觉,关中话不可能跃过整个山西省中北部直接影响呼市。
而相比较关中话,大同、张家口则更接近中原冀鲁官话的声调(石家庄郑州济南式)。



IP属地:天津32楼2012-03-08 01:16
回复
    按说雁北都在内长城以外,可是,雁北边缘几县(雁北最西边的朔县、平鲁,最东边的灵丘)却都是西路调,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雁北-张家口坝下地区本来也是西路调区,只是明朝的驻军将这一地区东路化,而这一地区的边缘至今还保留了西路调型,未被同化。


    33楼2012-03-08 01:17
    收起回复

      张家口那边是有点中原味儿,但是大同的中原味儿要轻很多。
      在我听来,除了张家口,事实上呼市、乌盟、大同和并州的听感都是一个类型(小差异肯定是有的,呼市和集宁都差异很大)。我听并州调,不觉得和集宁话有多大差异。


      34楼2012-03-08 01:22
      回复
        北京把蝴蝶发成hù tiě er ,得加儿化音,没听人说过hù tiě ,北京话里边儿化音加或者不加有很多区别。而且现在的北京人很少有这么发音的了,hù tiě er这个音口语里边基本上算快“绝迹”了,不过在我小时候还说。
        还有像蝉,北京叫“季鸟儿”。
        不好意思,跑题了。


        IP属地:北京35楼2012-03-08 07:40
        回复
          提示:请使用北吕梁定义,南北吕梁同词根异调值。


          来自手机贴吧36楼2012-03-08 07:56
          回复
            你们那也是关中调?


            IP属地:陕西来自掌上百度37楼2012-03-08 08:06
            回复
              舒声关中调,入声兴县调,杂烩,呵呵


              来自手机贴吧38楼2012-03-08 08:14
              回复
                我感觉呼市,大同,代县,太原,晋中等地说话时鼻子里缓缓吐气。而晋西北,榆鄂,吕梁等地说话时鼻子里不吐气,就像感冒了一样。鄙人感觉这是东路西路听感上最明显的差别。忻州地区确实有过渡,比如原平,宁武,静乐等地都具有两种特点。


                来自手机贴吧39楼2012-03-08 08:19
                回复
                  是不是西路的后鼻音普遍多?虽然榆林话很接近普通话,但在西安的师范类学校,考普通话等级时被刷下来的十有八九是榆林人。因为统一读后鼻音。自由表达时,说着说着就蹦出了入声读音……


                  IP属地:陕西来自掌上百度40楼2012-03-08 08:28
                  回复
                    对,以前大学宿舍对面有个原平家,说话感觉是365天感冒,鼻子堵的厉害啊,呵呵
                    经验表明,隰县话和原平话完全无法沟通


                    41楼2012-03-08 08:33
                    回复
                      陕北话除了我县和佳县(吕梁片),其他地方鼻音都重。在外地就凭这点认老乡,但有时候就认错了,把宝鸡人当成老乡……


                      IP属地:陕西来自掌上百度42楼2012-03-08 08:40
                      回复
                        隰县鼻音类似延安,轻感冒。蒲县鼻音就很轻很轻来。


                        来自手机贴吧43楼2012-03-08 08:55
                        回复
                          其实……延安的鼻音比榆林的还重……@蒲子紫川漫苇花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44楼2012-03-08 08:59
                          回复
                            哦,那我们鼻音估计也算很重的,但不堵,送气音多


                            45楼2012-03-08 09:14
                            回复
                              北部晋语官化论,这种论调缺乏基本常识,官化,意味着在新读音的覆盖,必然会导致成系统大规模的文白异读,例如某些核心晋语


                              46楼2012-03-08 0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