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语吧 关注:3,529贴子:151,294

西路晋人确实是燕赵遗民,与北京人是近亲,东路晋人则是入侵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早就比较过西路晋语和保定话、北京话、东北话调型的相似性,将之归为一类,很多晋人出于独立意识盲目否认。可是呢,其实吕梁话的白读和北京话的白读如出一辙,吕梁话的阳入读送气音,北京土话也是,如“蝴蝶”,北京人说hu-tie。
据我估计晋人之先都是赵人(现在的晋语区大部都是赵国领土),与燕人语言文化非常接近——古代总以燕赵并称,《史记》、《汉书》、《方言》都称燕、赵(特别是“代”)文化、语言相近,看来果然不虚。
至于东路晋语,其实分布很小,主要是在汾河中游,这是晋南人溯汾河而上,与本地赵人融合发展起来的关中化晋人分支,而张家口-大同方言是明初本地赵人大多死于战乱,官方从晋南和太原一带迁入的移民与少量本地赵人融合的结果,本质也是关中化。



1楼2012-03-07 22:47回复
    有兴趣的自己比较一下沈阳、北京、保定、五台、忻州、宁武、离石、绥德的调型,可以说是渐变的,没有任何突变,特别是保定和其相邻的五台片,只有一个调的调型不同,其余完全相同。


    4楼2012-03-07 23:07
    回复
      “寻”,北京人、东北人说“踅摸”,晋人说xuak-mak;
      称重量,北京人说“约(yao)”,晋人也说;
      “剪”,北京人说“铰”,晋人也说;
      等等。
      相同词汇不可计数。


      7楼2012-03-07 23:12
      回复

        差不多,基本就是如此


        10楼2012-03-07 23:21
        回复

          xing和zi,这个全晋语区都说。但是踅(xue)摸[xuak-mak]、约(yao)也说的啊。


          11楼2012-03-07 23:22
          回复

            像的地方主要就是鼻韵尾的脱落,其他未必多像,很多时候是乔全生拿汾河片来阐释晋语了


            14楼2012-03-07 23:33
            回复
              汾河片那是太像了


              15楼2012-03-07 23:36
              回复

                西路晋语内部也不统一,从音系上讲,吕梁一带大概是宋代分家,而晋西北、绥德、榆林一带肯定是元代,乃至明初和燕地分家。


                19楼2012-03-07 23:46
                收起回复

                  不解释,你对我有意见,自然会鸡蛋里挑骨头。
                  带着有色眼镜来说话,这种情况我是懒得解释的。


                  20楼2012-03-07 23:48
                  回复

                    我没说东路调形成于明代以后啊。
                    并州片东路调形成年代至今无考,只能做种种猜测,一时还不好下定论;
                    但张家口-大同一带的东路调形成却有记载,明初这一带人大多死于战乱,所剩的人又大多被迁到江淮,此后的移民基本都是晋南和并州来世代屯田的士兵后代,据研究,明代这一地区的土著百姓人口不足本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由于张家口-大同一带(雁门关以北,内外长城之间这一带)三面都是被燕赵调型包围(东有北京,南有保定、忻州东部,西有忻州西部),所以这一地区在明代晋南、晋中的关中-并州调迁入之前肯定也应该是西路晋语调(或者保定调,或者是北京调),总之应该是燕赵调型。之后明初的大举军屯才将这里的西路话关中化,同化为了“东路调”。
                    


                    22楼2012-03-07 23:57
                    回复

                      不管晋西北-榆林一带是分化晚还是后被官化,似乎都应形成于明初,因为跟明朝时九边重镇的设立很有关系——这一时期雁北一带是驻大同镇的“山西行都司”(明初张家口一带的宣府镇也属于山西行都司),晋西北是“山西都司”的山西镇(驻偏关,后移宁武),陕北是延绥镇(驻绥德),后迁榆林,此后也叫榆林镇。
                      明初开始,不仅张家口-大同一带的调型被由于驻军被秦化,而且山西镇(山西五台片)和延绥镇也由于驻防的关系,音系趋于简化。
                      


                      24楼2012-03-08 00:35
                      回复

                        东路晋语就是太原、大同、张家口、呼市这类的调子,西路晋语就是忻州西八县、吕梁、陕北、鄂尔多斯、包头那样的调子。
                        从单字调上看,忻州东六县基本上还是西路式的,只是个别调子有些不同。另外,可能你们连续变调也和西路不同,所以有人觉得你们也像东路话了?最多也就是西路和东路的过渡吧,但是单字调肯定是更接近西路调和保定的调。


                        26楼2012-03-08 00:59
                        回复

                          不过如果从听感上的话,你们东六县里,代县话肯定是西路调,不过你们忻州市区话不太像西路调(可能和你们连续变调有关)。


                          27楼2012-03-08 01:01
                          回复

                            朔州虽然属于雁北,在内长城以外,不过靠着忻州西八县地区,内长城西边缘朔城区和平鲁区是西路话,但所辖的几个县就都是东路话了,和大同话没多大差异。


                            30楼2012-03-08 01:11
                            回复

                              我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31楼2012-03-08 01: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