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吧 关注:685,483贴子:3,098,897

回复:每天给大家讲一个成功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只要你足够好:杨丽萍的成功故事
2012年春晚以后,网络上到处可见对杨丽萍的溢美之词。
记者问她:“你是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吗?”她回答:“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11岁起,杨丽萍跟随西双版纳歌舞团背着铺盖行李走遍了云南的各个少数民族,在杨澜的访谈中,她这样描述走村串寨的生活:走在路上,看见大象远去,它的粪便还在冒着热气;走路的时候,忽然听见头顶咚咚响,原来是一条青色的毒蛇从树上掉了下来,砸在斗笠上。许多队友抱怨这样颠沛的生活辛苦,受不了就离开了,但在杨丽萍眼里,这些都是美,太美好太让人享受了。
在她回忆这些经历的时候,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对别人来说,这十年的经历是在受苦,对杨丽萍而言,她是在接受大自然与多元文化的滋养。20岁出头时,杨丽萍进了中央民族歌舞团。在歌舞团的经历,在别人看起来,何止是不顺利,简直是困难重重。领导和老师们批评她的特立独行,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她放弃了生活补助,但她似乎毫不苦恼。
鲁豫问起她这些困难是如何影响她的,她淡淡地说:“你只要想开了,你看清事情的真相就可以了,批评肯定是有,但因为你知道你这样做的用途是什么,你就会去承受这种委屈……她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每天晚上在别人结束训练之后独自用功,创作了《雀之灵》。《雀之灵》后来获了奖,因为“只要你足够好,他还是要用你”。
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重要的真相,这个真相就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实现理想,或丧失了梦想,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好。
成功故事网点评:“只要你足够好”,一切都不是问题。但这句话并不仅仅是一种鼓舞或安慰,“只要你足够好”,是一个最艰难的条件。要做到“足够好”,你需要在自己身上发掘所有的可能性、创造力、智慧和洞察力,同时要将所有的愚昧、过失、失败归咎于自己。你将承担起所有的责任,直视自身蕴含的犹疑、脆弱和无限希望。
面对理想的受挫,人们最容易变成抱怨者或愤怒者。抱怨者和愤怒者会把对生活的失望投射到外部世界,通过抱怨和愤怒,他们赦免了自己的责任,也放弃了让自己变得足够好的可能性。而成功者则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永远找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直到卓越。


84楼2012-05-03 12:09
回复
    谢谢,共同分享。


    88楼2012-05-10 21:06
    回复

      食品安全问题与信仰无关、与文化无关、与历史无关、与资本流通无关、与商人逐利无关、与自由市场无关、与政治制度无关、与意识形态无关,我们不该把一个简单问题复杂化,食品安全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是因为民众缺乏危机意识,是因为我们没有健全能有效惩恶扬善的制度。我们该行动了。


      90楼2012-05-10 21:07
      回复


        92楼2012-05-11 00:47
        回复

          引子:人在绝望的时候靠什么才能生存?信念是否有力量?
          一支24人组成的探险队到亚马逊河上游的原始森林去探险。由于热带雨林的特殊气候,许多人因身体严重不适应等原因,相继与探险队失去了联系。
          直到两个月以后,才彻底搞清了这支探险队的全部情况:在他们24人当中,有23人因疾病、迷路或饥饿等原因,在原始森林中不幸遇难;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创造了生还的奇迹,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探险家约翰·鲍卢森。
          在原始森林中,约翰·鲍卢森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饿着肚子在茫茫林海中坚持摸索了整整3天3夜,在此过程中,他昏死过去十几次,但心底里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地站了起来,继续做顽强的垂死抗争。他一步一步的坚持,一步一步的摸索,声明的奇迹就这样在坚持与摸索中诞生!
          后来,许多记者争先恐后地采访约翰·鲍卢森,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唯独你能幸运的死里逃生?”
          他说了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世界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成功故事网提示:信念是有力量的,支撑约翰·鲍卢森死里逃生的是强烈的求生信念。同样的,想要提高学习成绩、职场步步高升、事业鹏程万里等,总之要成功,就需要强烈的成功信念,强烈地渴求成功,并采取大量行动,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95楼2012-05-13 00:03
          回复


            97楼2012-05-15 22:24
            回复
              大家喜欢就好。可是为什么要删我的帖子呢?


              99楼2012-05-17 21:57
              回复
                其实说白了,我们活下来无非两件事;“吃”和“性”。吃让我们维持生命,性让我们延续生命。


                100楼2012-05-17 22:03
                回复

                  孙敬修,名德崇,字敬修,著名儿童教育家。
                  1931年,孙敬修先生应北平教育局之邀开始在广播电台为少儿节目讲故事录制节目,在此后的六十多年里,孙敬修先生的故事通过电波传遍中国大地,成为一代又一代孩子心中的故事爷爷。
                  孙敬修先生在长达六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面向儿童的教育理论,他注重成人的行为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尊重孩子的人格,孙敬修在给北京汇文中学教师进行培训时曾将他的教育理论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要叫学生爱,这比要学生怕要好。对学生要和蔼可亲,要有笑容,着装要整洁。
                  其次,对全班同学,不分男女,不分美丑,不分大小,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这样同学们才能尊重你。
                  第三,对同学说话要讲信用,说怎么办,就一定要做到。
                  第四,讲课要根据儿童理解能力,说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声音的大小快慢都要适合他们的接受能力,随时注意他们的反应,随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第五,要用鼓励,少用打击,对个别学生可以单独处理,不影响全班学习时间。
                  第六,教学不同的科目,要多几种方式,利用同学们的求知欲,上好每一节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教于乐的老话。


                  103楼2012-05-21 23:17
                  回复
                    不错


                    来自手机贴吧105楼2012-05-22 19:50
                    回复

                      新开的淘宝话费充值网店,已提交保证金,亏本赚信誉,移动10元的现在只卖9.8元,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4844865001 全国通用的 速速抢购啊


                      107楼2012-05-27 23: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