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吧 关注:16,846贴子:570,049

“奇技淫巧”~~~儒生千百年来对科技的污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科学技术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步的,这就是成人之所以区别于少儿的辩证逻辑思维过程。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要进步,具有反权威的勇气与思想意识是最重要的。但儒家从思想上就提倡和维护等级制度,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学霸作风,东亚包括中国知识分子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既盲目追求“面子”、等级身份,不愿意承认学术错误,且又盲目崇信权威,缺乏反权威的意识,这就使得中国人在近代乃至现代科学技术上难以进步的根本原因。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02-28 13:55回复
    补充一句:儒家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法先王”。即认为最美好的东西和时代都在过去,社会要考虑的不是前进,而是如何才能恢复往日的辉煌(比如尧舜时代)。而且儒家把先人留下来的东西看成是不可更改的(也就是祖制)。这两点不管哪一点都与科技进步起冲突。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02-28 14:11
    收起回复
      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灿烂的记录。直到15世纪前,中国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仍占领先地位。然而这样一个大国,在以后的几百年中迅速地衰退了。与此同时,以西欧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出现了腾飞式的发展,不仅远远超过了中国。起里程碑作用的工业**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而没有出现在中央王国,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之谜。   许多学者试图从各种渠道解释李约瑟之谜。其实,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道路和速度与它的传统文化与思想体系是密不可分的。要回答李约瑟之谜,不能仅从15世纪以后去分析,必须从更早的时代分析起,从影响整个民族的思想模式进行探索。这样就不得不研究一下作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支柱的儒家思想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2-02-28 15:37
      回复
          儒家不是宗教,但在中国影响比宗教还深,中国人常将儒、释、道并称为三教。儒教至少从西汉起就统治了中国思想界两千多年,其影响之广大深远是世所少有的。儒家思想虽常被称为孔孟之道,但它自有其创立、形成、发展和巩固的历史,并不就等同于孔孟的当时思想。历代统治者为了利用儒教巩固其统治,对其中于己有利的部分加以肯定、强调乃至动用政权力量强迫人民信奉,对不利部分则加以摒弃和压制。  儒教观点中最有害的一条是,宇宙、天地、社会、世道是停滞不变的。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上至天体运行、朝廷典章制度、社会统治地位,下至祖宗家训、器皿形式都不会变,也不许变。如果有变,例如出现彗星,就是灾异,必须消除,使之仍归正道。这是完全违反客观规律的。事实上宇宙间万物都在变,从来也不存在静止、停滞的事物。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2-02-28 15:37
        回复
          孔孟梦寐以求的是使社会倒退到尧舜时代,不得已也要退到禹汤文武时代。在孔子心目中,后世音乐也是绝对超越不过“叹观止矣”的古乐的。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中就是弟子永远也赶不上老师。孔子的弟子们一致认为孔子是圣人,认为不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赶上他。我国传统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先生授课不容许弟子驳难,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如果要学其他学派创新学科,更是叛师离道十恶不赦了。在这样的传统风气下,怎能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创新发展的活力呢。   轻视和贬低工商是儒家思想的又一糟粕。士农工商,排在首位的是士,即读书人。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当官为宰,光宗耀祖,成为一个人的正途和最高理想。这里所谓读书是指皓首穷经,从圣贤之书中去挖掘微言大义,不包括一切有实用知识的书,因为那些书和学而优则仕是沾不上边的。所以几千年来,千百万的知识分子都要花毕生精力咀嚼那些甘蔗渣。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2-02-28 15:40
          回复
              对于工,虽然人们穿的绫罗绸帛、住的宫殿房屋、行的车辆船舶都得工人来做,但工的地位却低于农,而且若有所改进、发明,就被斥为淫巧、机心,绝不支持发扬。至于商,则列之末流,贬为贩卒,更无地位可言。   儒家思想还反对竞争,在儒家经典中很少提倡竞争,阐述优胜劣败的道理,信奉的是百年老店、祖传秘方。更反对探索和冒险,安土重迁,追求五世同堂,讲究中表联姻。那些出海涉险的人都是为生计所迫,甚至被朝廷视为匪类和化外之民。但要探索真理,不可能不冒险、不陷困境、不远离家国、不毁伤身体乃至牺牲性命。反观西方,登山、航海、探险、上天甚至一些无实际意义的冒险与竞争,都得到社会乃至统治者的肯定。儒家明哲保身的人生观,以及“成事在天”、“知足常乐”、“退一步想”、“不求甚解”等等消极说教,也大大扼杀了中国人探索创新的活力。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2-02-28 15:40
            回复
              回复9楼10楼:这和儒家打压科技有毛关系?跑题跑到联合国去了。 回复11楼:出门左转。此贴旨在讨论儒家和科技的关系,和计生这个话题毫不沾边。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2-02-28 15:45
              回复
                回复29楼:喷子的嘴脸另人作呕。我崇尚法家,而法家毫无疑问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你咧?你无非就是按照你自个儿的喜好打造一套标准,凡是不符合的统统都要扣上顶帽子。给你个忠告:你代表不了皇汉,皇汉的标准也轮不到你来制定。


                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2-02-28 16:20
                回复
                  回复33楼:20~26楼就是回答,尤其是24楼。回复34楼:懒得和你废话了。


                  来自手机贴吧35楼2012-02-28 16:31
                  回复
                    回复36楼:我不否认在各朝各代科技都有发展(满清除外)。但大多数都属于个人行为。科技的发展仅靠个人是不够的。不错,欧洲长期以来在宗教的影响下科技发展也比较滞后,但人家科技意识觉醒的早(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而天朝,到了十九世纪社会主流意识居然还把科技当“奇技淫巧”。记得ya pian战争时,对于英军的战舰,满清官员牛鉴一开始疑其“系用牛拉”,后来直到看到蒸气机,才“叹而信之”。这说明当时我国的科技已经落后到何种地步。面对列强,那帮酸儒们竟然还不知变革,说什么“立人之道尚礼节,在人心不在技艺”。如此愚昧,囧。


                    来自手机贴吧44楼2012-02-28 18:44
                    回复
                      回复“库柏对”:读读20~26楼的贴(尤其是24楼)。


                      来自手机贴吧45楼2012-02-28 18:46
                      回复
                        回复46楼:可笑。什么叫就你跟贴捧场?你说这话不觉得幼稚吗?那是否是说今后不管你在吧里发任何贴子,只要我不回你的贴那就是懒得甩你?如果你发的某个贴零回复,那是不是说大家没一个人愿意甩你?另外,这不是什么擂台,仅是个学术贴罢了。况且我也没有对儒家破口大骂,无非就是罗列一些观点而已。同意的不回贴路过也行,不同意的摆事实讲道理,压根儿没想过和谁对抗。对于你的回贴,我已经阐明我的观点了,如果你非说我打太极也是你的自由。


                        来自手机贴吧49楼2012-02-28 19:42
                        回复
                          其次,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 “ 百家争鸣 ” 中主张 “ 法治 ” 的一个学派。韩非子(韩非)则是 法家学派 的集大成者。在尊 王道 、举贤能的基础上,法家主张兼称霸力, 法后王 ;不迷信天道鬼神而强调人的能动性,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成分。韩非子尖锐攻击儒墨之道,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形成了较完整的 封建专制主义 理论。韩非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汉初许多 政论家 的政论文有着直接的影响。相比之下,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由于时代的局限与思维路向的原因,趋向于以周朝礼乐制度为社会理想,以道德自律、道德教化为改造社会的手段,而缺乏对社会现实及人性现实的冷峻的思考。乱世需用重典,我国古代的“盛世”毕竟是少数。然而儒家过分主张“仁”,这是与封建王朝(尤其是秩序崩坏的时代)的形势格格不入的。需要说明的是法家不等于“法制社会”。毕竟法家是几千年前的学派,没有那么“前卫”。但它的“以法治国”“法后王”以及简单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来自手机贴吧56楼2012-02-28 21:21
                          回复
                            回复62楼:任何学派都有其局限性,这在如今社会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几千年前?那道家还讲究“无为而治”呢。你能因此就全盘否定道家吗?说起儒家,诸如“历史倒退论”、“法先王”之类的负面东西多了。所以,法家一些带有历史局限性的东西不宜过于苛责。


                            来自手机贴吧66楼2012-02-28 21:44
                            回复
                              法家第一个积极意义: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来自手机贴吧67楼2012-02-28 2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