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 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刨茬头翻地再耧地(平地),然后利用一冬到现在时间分地块送上粪,再备下复合肥料做底肥,就等看播种了。也许你不知道那年代的劳动方式,山里人有山里人的习惯,有他们自己的经验。到时播种了,墒情好了先种玉米、谷子、黄豆、高粱。墒情不好先种谷子,谷子就是小米的原粮。谷子先种的好处是不违农时,放茌地里种子即使不出来也不坏掉,待到湿度温度到了自然就发芽出土了。别的种子就不同了,高粱、王米种必须种上就得适时,否则种子在土里就能粉掉或烂掉了,到时还须重种,即违了农时,也浪费了人力物力。所以一个合格的农民,是多年经验积累造就出来的,经历了无数次教训后总结,能当一个算是真正的老农民也不是谁都能具备的。农家总结的谚语就很多,二月清明早种十天,三月清明晚种十天。奇怪吧那它就合农时。还有:过了忙种不可强种,又如:立秋不出头,秋后喂老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