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反关派对关羽的诘难,网友对张辽的攻击可以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不少
人喜欢将吕布手下的高顺与张辽来作对比,从而得出高顺比张辽强得多的结论,果然如此
吗?
先看看高顺——
英雄记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
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
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
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
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英雄记的可信度有多高不得而知,由于高顺的记载几乎全部来自英雄记
,所以我们只能权且以为信史。
我对高顺的看法是:
一,个人认为有点死心眼,吕布知其忠而不用,但高顺仍然死心踏地。高顺为人清白有威
严,并且又不饮酒,不受馈遗,人际关系如何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个人估计好不到
哪去;
二,这个人打仗有一套,从陷陈营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知道,每次打仗他的部队肯定是先锋
,并且攻无不克,鲜有败绩;
三,这个人有头脑,比如英雄记中记载有————(当吕布准备出兵教训一下臧霸时)高
顺谏曰:“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
捷,损名非小。”布不从。霸畏布(引还)钞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还下邳。霸
后复与布和。
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吕布手下的几个人,魏续与他有外内之亲,自然是心腹。陈宫这个
人有参与过叛变的嫌疑,但仍然委以重用,可以算是亲信,高顺则算是吕布的另一个亲信
了。我们从“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粮道”中可以看出,高顺虽然不如魏
续那样被吕布重用,但吕布有意让他和陈宫一起守城,并且“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
兵”,说明高顺在吕布军中是有地位的。
高顺最后被曹操枭首,让很多人引以为憾,其实这实在太正常不过了,“下邳败,军士执
布及宫,太祖皆见之,与语平生,故布有求活之言”,曹操之所以要见吕布和陈宫,一则
与二人有旧;二则素知二人才干,可能有意活之,但最后还是枭首,高顺与背叛吕布投降
的侯成、宋宪、魏续的关系恐怕很是一般,自然没人为他说话,就算有人为他说话,只怕
也活不成。
我们再仔细看一看吕布投降的过程: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
缚陈宫,将其众降。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很明显,吕布、陈
宫和高顺这三人不是主动投降的,我们可以对照一下于禁斩昌豨————禁急进攻豨;豨
与禁有旧,诣禁降。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
后降者不赦。————这里所谓”围而后降者不赦”,这个围到底指围到何种程度,我们
不得而知,不过像吕布这样被围到白门楼才投降,我想应当是在不赦的范围之内了,而很
显然,高顺应当是与吕布一块投降的,自然也在这不赦之中。
于是问题出来了,张辽又是如何降曹并且还被曹操重用的呢?
我们先看看张辽的履历:
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
馀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
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
有人便以张辽先后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和曹操手下效力来指诘张辽不忠。果然是像
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不忠么?
张辽起初不过一从事,丁原使将兵诣京都,很明显,丁原这个人没有野心,他的军队到了
人喜欢将吕布手下的高顺与张辽来作对比,从而得出高顺比张辽强得多的结论,果然如此
吗?
先看看高顺——
英雄记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
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
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
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
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英雄记的可信度有多高不得而知,由于高顺的记载几乎全部来自英雄记
,所以我们只能权且以为信史。
我对高顺的看法是:
一,个人认为有点死心眼,吕布知其忠而不用,但高顺仍然死心踏地。高顺为人清白有威
严,并且又不饮酒,不受馈遗,人际关系如何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个人估计好不到
哪去;
二,这个人打仗有一套,从陷陈营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知道,每次打仗他的部队肯定是先锋
,并且攻无不克,鲜有败绩;
三,这个人有头脑,比如英雄记中记载有————(当吕布准备出兵教训一下臧霸时)高
顺谏曰:“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
捷,损名非小。”布不从。霸畏布(引还)钞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还下邳。霸
后复与布和。
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吕布手下的几个人,魏续与他有外内之亲,自然是心腹。陈宫这个
人有参与过叛变的嫌疑,但仍然委以重用,可以算是亲信,高顺则算是吕布的另一个亲信
了。我们从“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粮道”中可以看出,高顺虽然不如魏
续那样被吕布重用,但吕布有意让他和陈宫一起守城,并且“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
兵”,说明高顺在吕布军中是有地位的。
高顺最后被曹操枭首,让很多人引以为憾,其实这实在太正常不过了,“下邳败,军士执
布及宫,太祖皆见之,与语平生,故布有求活之言”,曹操之所以要见吕布和陈宫,一则
与二人有旧;二则素知二人才干,可能有意活之,但最后还是枭首,高顺与背叛吕布投降
的侯成、宋宪、魏续的关系恐怕很是一般,自然没人为他说话,就算有人为他说话,只怕
也活不成。
我们再仔细看一看吕布投降的过程: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
缚陈宫,将其众降。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很明显,吕布、陈
宫和高顺这三人不是主动投降的,我们可以对照一下于禁斩昌豨————禁急进攻豨;豨
与禁有旧,诣禁降。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
后降者不赦。————这里所谓”围而后降者不赦”,这个围到底指围到何种程度,我们
不得而知,不过像吕布这样被围到白门楼才投降,我想应当是在不赦的范围之内了,而很
显然,高顺应当是与吕布一块投降的,自然也在这不赦之中。
于是问题出来了,张辽又是如何降曹并且还被曹操重用的呢?
我们先看看张辽的履历:
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
馀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
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
有人便以张辽先后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和曹操手下效力来指诘张辽不忠。果然是像
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不忠么?
张辽起初不过一从事,丁原使将兵诣京都,很明显,丁原这个人没有野心,他的军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