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本是秦汉两代的故都,旧时禁苑,当日深宫,而今只一片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鸟,不识兴亡,翻如凭吊。“万里”之愁乎?“万古”之愁乎?
行人者谁?过客也。可泛指古往今来是处征人游子,当然也可包括自家在内,但毕竟并非一己之情、个别之感。其曰莫问,也请勿参死句,他正是欲问,要问,而且“问”了多时了,正是说他所感者深矣!
“故国东来渭水流”,结束全篇,并不十分警策动人,却也神完气足。吹毛求疵,颈联已嫌“合掌”(对仗太“工”太板,而笔无跌宕之致);此结句第四字“来”,与“山雨欲来”句之第四字犯复。复犹可也,不合都用在同一个“第四字”位置上,此真大病。
“故国”者何也?古都也;“东来”者何也?说者谓,咸阳地枕渭水,渭水之流,自西而东也。是否?是否?
假如除此一解,实无别义可言,则其遣辞铸句,不已拙乎?所以我也曾疑此“东来”字恐有千百年来传写之误,未必即是诗人遂而失检一至于此耳。但另一合理之解应是:我闻咸阳古地名城者久矣,今日东来,至此快览。而所见无几,唯“西风吹渭水”,系人感慨矣。觉如此读去,文从字顺,于理最通。但问题是,许浑此次登上咸阳城,是否自咸阳以西之某地而到此者?这就牵涉到历史考证的事,非我辈空疏口议所能解纷了。
至于“山雨欲来风满楼”,为人传诵(甚至滥用得十分庸俗),固当击赏,却也不可忘掉它的上句“溪云初起日沉阁”;下句之好,全在上句辅成之,辉映之,而不是孤零零地“好”起来的。“蒹葭杨柳似汀洲”,也隐隐为下文的平芜高树牵引脉络。凡此细处,幸留意焉。
又不禁想起,词人柳三变,那一首千古绝唱《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你看他写得何等地苍凉激越,何等地警策动人!比较之下,笔力远胜许君。柳郞当日,也正是在暮雨潇潇、旋即复晴的情景下,“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去(去声)难收。”但柳郞虽也触及了“时间”之感,其下半终归是停留在“空间问题”——“佳人凝望”上,却不像许君思绪由“万里”而转到“千年”。那么,这篇名作的价值,还在于它显示了一位诗人的感情在“时”、“空”两“间”的“交叉点”上的一种复杂的变化活动。
或者以为,此篇当有深意,盖许浑生当晚唐,预感唐朝局势也。诗无达诂,仁智之分所在恒有。陈子昂,一登上幽州台蓟北楼,就写下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以致天地悠悠之感,为之怆然涕下,那自然又是一番情景。然而陈乃初唐诗人,“文章高蹈”,他那又是“预感”的什么呢?
我在上文说,此诗结句,虽不见十分精彩,却也神完气足。如今还要略作补说。气足,不是气尽,当然也不是语尽意尽。此一句,正使全篇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好处,确实它有悠悠不尽之味。“渭水”之“流”,自西而东也,空间也,其间则有城、楼、草、木、汀洲……;其所流者,自古及今也,时间也,其间则有起、沉、下、鸣、夕、秋……三字实结万里之愁、千载之思,而使后人读之不禁同起无穷之感。如此想来,那么诗人所说的“行人”,也正是空间的过客和时间的过客的统一体了。
行人者谁?过客也。可泛指古往今来是处征人游子,当然也可包括自家在内,但毕竟并非一己之情、个别之感。其曰莫问,也请勿参死句,他正是欲问,要问,而且“问”了多时了,正是说他所感者深矣!
“故国东来渭水流”,结束全篇,并不十分警策动人,却也神完气足。吹毛求疵,颈联已嫌“合掌”(对仗太“工”太板,而笔无跌宕之致);此结句第四字“来”,与“山雨欲来”句之第四字犯复。复犹可也,不合都用在同一个“第四字”位置上,此真大病。
“故国”者何也?古都也;“东来”者何也?说者谓,咸阳地枕渭水,渭水之流,自西而东也。是否?是否?
假如除此一解,实无别义可言,则其遣辞铸句,不已拙乎?所以我也曾疑此“东来”字恐有千百年来传写之误,未必即是诗人遂而失检一至于此耳。但另一合理之解应是:我闻咸阳古地名城者久矣,今日东来,至此快览。而所见无几,唯“西风吹渭水”,系人感慨矣。觉如此读去,文从字顺,于理最通。但问题是,许浑此次登上咸阳城,是否自咸阳以西之某地而到此者?这就牵涉到历史考证的事,非我辈空疏口议所能解纷了。
至于“山雨欲来风满楼”,为人传诵(甚至滥用得十分庸俗),固当击赏,却也不可忘掉它的上句“溪云初起日沉阁”;下句之好,全在上句辅成之,辉映之,而不是孤零零地“好”起来的。“蒹葭杨柳似汀洲”,也隐隐为下文的平芜高树牵引脉络。凡此细处,幸留意焉。
又不禁想起,词人柳三变,那一首千古绝唱《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你看他写得何等地苍凉激越,何等地警策动人!比较之下,笔力远胜许君。柳郞当日,也正是在暮雨潇潇、旋即复晴的情景下,“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去(去声)难收。”但柳郞虽也触及了“时间”之感,其下半终归是停留在“空间问题”——“佳人凝望”上,却不像许君思绪由“万里”而转到“千年”。那么,这篇名作的价值,还在于它显示了一位诗人的感情在“时”、“空”两“间”的“交叉点”上的一种复杂的变化活动。
或者以为,此篇当有深意,盖许浑生当晚唐,预感唐朝局势也。诗无达诂,仁智之分所在恒有。陈子昂,一登上幽州台蓟北楼,就写下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以致天地悠悠之感,为之怆然涕下,那自然又是一番情景。然而陈乃初唐诗人,“文章高蹈”,他那又是“预感”的什么呢?
我在上文说,此诗结句,虽不见十分精彩,却也神完气足。如今还要略作补说。气足,不是气尽,当然也不是语尽意尽。此一句,正使全篇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好处,确实它有悠悠不尽之味。“渭水”之“流”,自西而东也,空间也,其间则有城、楼、草、木、汀洲……;其所流者,自古及今也,时间也,其间则有起、沉、下、鸣、夕、秋……三字实结万里之愁、千载之思,而使后人读之不禁同起无穷之感。如此想来,那么诗人所说的“行人”,也正是空间的过客和时间的过客的统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