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吧 关注:28,505贴子:556,433

古代华夏炊具,餐具大集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个,当然介绍一下鼎
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三足或四足,两耳,通常刻有精细的纹饰。鼎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因用于烹饪祭祀给神的牺牲,而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

后母戊鼎


IP属地:福建1楼2011-12-13 18:41回复
    鼎镬~~



    IP属地:山东2楼2011-12-13 18:51
    回复
      第三 甑

      甑(汉语拼音zēng)是中国的蒸食用具,为甗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单独的甑很少见,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
      〈名〉
        1. (形声。从瓦,曾声。从瓦,表示是陶制品。本义: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食物])
        2. 同本义 [an ancient earthen utensil for steaming rice]
        甑,甗也。——《说文》
        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方言》五
        许子以釜甄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荷甑堕地,不顾而去。——《后汉书·孟敏传》
        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宋· 陆游《杂题六首》
      


      IP属地:福建7楼2011-12-14 11:33
      回复
        钟鸣鼎食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1-12-14 12:59
        收起回复
          第五,甗
          甗(汉语拼音:yǎn,粤音“演”| 注音=ㄧㄢˇ)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1. (形声。从瓦,本义:古代炊器。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 bì))2. 古代炊具,中部有箅
          昆甗研,善升甗。——《汉书·百官表》注。颜师古云:“善升甗者,谓山形如甑。”

          春秋蟠龙纹甗


          IP属地:福建9楼2011-12-14 13:23
          回复
            第六,簠
            簠(读作“釜”)是中国周朝时期所特有的礼器和炊具,在祭祀和宴会时用于盛放作熟的谷物。
            簠的形状为长方形,上面有盖,盖子和器皿上下对称。簠出现于西周早期,在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名〉
            1. (形声。从竹、从皿(表示与竹器有关),甫声。本义:古代盛食物的竹制方形器具) 同本义
            左拥簠梁。——《仪礼·公食大夫礼》
            爰格爰诚,匪簠匪簋。——《红楼梦》2. 又如:簠簋(古代祭祀燕享时,盛黍、稷、稻粱的器皿);簠簋不饬(簠簋,祭器名;不饬,不整齐。比喻为官不廉洁);簠梁(盛在簠中的饭食);簠簋之风(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

            陈侯簠
            


            IP属地:福建10楼2011-12-15 10:28
            回复
              你还是得勤着点儿维持治安哪……


              IP属地:山东11楼2011-12-15 15:44
              回复
                闽北的方言,不说锅的,还是念diang 鼎。


                12楼2011-12-15 17:30
                回复
                  粤语也不说锅,说镬!


                  IP属地:福建13楼2011-12-15 17:32
                  回复
                    第八,敦

                    敦(拼音duì;客家话读doi1或dun4;粤音讲“堆”)是中国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


                    IP属地:福建15楼2011-12-16 13:17
                    回复
                      第九,豆

                      春秋嵌红铜龙纹方豆
                      豆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食器和礼器。大汶口遗址已有陶豆出土,流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时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 豆形似高足盘,上部圆盘形,有柄,圈足。商朝、西周时豆多腹浅,柄粗,没有耳、盖。春秋战国时豆的形状多样化,上有盖,出现方形豆,盘有浅、深之分,柄有长、短之别,还有附耳、环耳等各种形状。
                      


                      IP属地:福建16楼2011-12-16 21:20
                      回复
                        古代中国还是比美洲的金属冶炼强多了哈,美洲的炊具、餐具基本都是陶器~~



                        IP属地:山东17楼2011-12-16 21:28
                        收起回复
                          对了,知不知道后来“尗”是怎么变成“豆”的?



                          IP属地:山东18楼2011-12-17 15:50
                          回复
                            第十,爵
                            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从出土的形制来看,前有流(倾酒的流槽),后有尾,中有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杯口有二柱。爵同时又是饮器的通称[1]。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相当常见的。《博古图》对于爵的使用曾经有过归纳:"爵于彝器是为至微,然而礼天地、交鬼神、和宾客以及冠、昏、丧、祭、朝聘、乡射,无所不用,则其为设施也至广矣。"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文化的铜爵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容器,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酒器。
                            古同“雀”。 《康熙字典.爵》:〔古文〕奼鰧㡫٘《唐韵》卽略切《集韵》《韵会》《正韵》卽约切,$音雀。《说文》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所以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雀鸣喈喈,谐音节节,节制饮酒之意,故用雀形)。节足,足也。《字汇》取其能飞而不溺於酒,以示儆焉。《埤雅》一升曰爵。亦取 其鸣节,以戒荒淫。

                            


                            IP属地:福建20楼2011-12-20 16:35
                            收起回复
                              这个爵和后世说的“一角酒”那个有没有什么关系?


                              IP属地:山东21楼2011-12-20 16: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