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石记 肆拾陆
“走吧,”宇文拓回过头来对小雪道:“趁著天色尚未明,我们快去造访葛先生。”
小雪道:“葛先生此时或许还在睡呢。会不会打扰到他?”
宇文拓道:“这种时间登门拜访,的确是有失礼数;然而若待天明,只恐引人注目。只好见到葛先生后再行谢罪了。”
小雪点点头,两人便往?#124;大街而去。到了葛亮屋前,宇文拓不敢惊动四邻,敲了两下门板,便静静地退到一旁等候。
小雪心想:“若是葛先生睡沉了,听不见敲门声,该怎么办才好?”不想此时木板门嘎然而开,里头一人披著藏青色书生袍探出头来,正是葛亮。
那葛亮见了宇文拓和小雪,脸上竟无半分讶异之情,彷佛早已知悉两人会前来一般;不待宇文拓上前问礼,葛亮作了个手势,示意两人噤声,先进屋里来。
宇文拓和小雪依其意进了屋中,葛亮随即将屋门轻轻阖上;宇文拓方才拱手道:“清晨造访,扰了葛先生清梦,还祈见谅。”
葛亮一面示意两人坐下,一面道:“无须挂怀,葛亮亦久候二位多时。”
这句话听的宇文拓和小雪莫名其妙。小雪问道:“葛先生知道我们今夜要来吗?”
葛亮笑道:“那倒不然。只是我本打算近日中若二位没有前来寒舍,就要动身去寻你们--”
宇文拓道:“葛先生为何要寻我俩人?”
葛亮笑道:“宇文兄是多此一问。我之所以寻宇文兄,自然和宇文兄之所以访我,所为为同一事。”
宇文拓暗自讶异。和朝廷军队为敌,非但是以卵击石、胜算渺茫;事败以叛乱论处,只会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葛亮既知究里,竟意欲积极相助?一时之间,宇文拓不由得疑心起葛亮的真意。
葛亮像是看穿了宇文拓的犹疑,正色道:“宇文兄不用疑心,请先容我说一段往事吧。
我自幼好学,凡书不问九流十家,正史稗官,皆熟读之。一日得一奇书,乃记隋朝野史;书中写炀帝广时有一太师,有神力;手中一把黄金剑,能于顷刻间化十万大军为尘土;陈朝兵变,杨玄感乱,皆此人独力平之。”
宇文拓和小雪暗暗吃了一惊;这不正是六百年前宇文拓的事迹吗?
葛亮又续道:“其时,我以这本书为小说家杜撰虚构,一笑置之;不料书的主人却坚持此乃真有其事;见我不信,便将著书人之住处告知,要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前去探访。
我观彼书虽荒诞不经,然其文笔铺陈,却有过人之处;遂抱著结交之心,前往一探。
待相见之后,却出我意料之外--那著书人并非是卖书维生的小说家,却是一个年近耳顺的修道人。那道长为博学广识之人,与之促膝长谈,整整三日三夜而不倦;从此结为知己。
道长对于古今之事,莫不能详;只是每每提及隋朝太师一节,总叫我难以置信。直到约莫两个月前,有两人来访--”
“其中一人阴阳妖瞳,外貌特徵,就和道长所形容的那名隋朝太师一模一样;就连姓名竟也相同。”葛亮直视著宇文拓,缓缓地道:“宇文兄,你说这可是巧合?”
宇文拓默然无言。小雪也是目瞪口呆,不知该作何回答。
葛亮一笑,随即又正色续道:“之后我又前往去寻这位好友,并将此事告知于他。谁知好友竟脸色大变,一再追问那两人的来意和去向。待我说明之后,好友叹了口气,道:‘若此二人有任何不测,则天下危矣!’
我闻言大惊,连忙追问究竟为何事。他才告诉我隋末时一段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之后葛亮将西方妖魔入侵中原,隋朝太师一行人合力封印天之痕,挽回苍生浩劫之事,娓娓道来;其内容之真实,彷佛身历其境一般;除了些许小事或有错误,其余情节竟大致吻合。
宇文拓问道:“那位道长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知道这些事?”
葛亮道:“这问题我也问过;他只说是家传的故事,并未详细说明。”
“家传?”宇文拓寻思片刻,又突然问道:“敢问那位道长尊姓大名?”
葛亮道:“他的道号曰‘玄玑’,真实名字我不知;只知其俗家姓为‘陈’……”
“走吧,”宇文拓回过头来对小雪道:“趁著天色尚未明,我们快去造访葛先生。”
小雪道:“葛先生此时或许还在睡呢。会不会打扰到他?”
宇文拓道:“这种时间登门拜访,的确是有失礼数;然而若待天明,只恐引人注目。只好见到葛先生后再行谢罪了。”
小雪点点头,两人便往?#124;大街而去。到了葛亮屋前,宇文拓不敢惊动四邻,敲了两下门板,便静静地退到一旁等候。
小雪心想:“若是葛先生睡沉了,听不见敲门声,该怎么办才好?”不想此时木板门嘎然而开,里头一人披著藏青色书生袍探出头来,正是葛亮。
那葛亮见了宇文拓和小雪,脸上竟无半分讶异之情,彷佛早已知悉两人会前来一般;不待宇文拓上前问礼,葛亮作了个手势,示意两人噤声,先进屋里来。
宇文拓和小雪依其意进了屋中,葛亮随即将屋门轻轻阖上;宇文拓方才拱手道:“清晨造访,扰了葛先生清梦,还祈见谅。”
葛亮一面示意两人坐下,一面道:“无须挂怀,葛亮亦久候二位多时。”
这句话听的宇文拓和小雪莫名其妙。小雪问道:“葛先生知道我们今夜要来吗?”
葛亮笑道:“那倒不然。只是我本打算近日中若二位没有前来寒舍,就要动身去寻你们--”
宇文拓道:“葛先生为何要寻我俩人?”
葛亮笑道:“宇文兄是多此一问。我之所以寻宇文兄,自然和宇文兄之所以访我,所为为同一事。”
宇文拓暗自讶异。和朝廷军队为敌,非但是以卵击石、胜算渺茫;事败以叛乱论处,只会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葛亮既知究里,竟意欲积极相助?一时之间,宇文拓不由得疑心起葛亮的真意。
葛亮像是看穿了宇文拓的犹疑,正色道:“宇文兄不用疑心,请先容我说一段往事吧。
我自幼好学,凡书不问九流十家,正史稗官,皆熟读之。一日得一奇书,乃记隋朝野史;书中写炀帝广时有一太师,有神力;手中一把黄金剑,能于顷刻间化十万大军为尘土;陈朝兵变,杨玄感乱,皆此人独力平之。”
宇文拓和小雪暗暗吃了一惊;这不正是六百年前宇文拓的事迹吗?
葛亮又续道:“其时,我以这本书为小说家杜撰虚构,一笑置之;不料书的主人却坚持此乃真有其事;见我不信,便将著书人之住处告知,要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前去探访。
我观彼书虽荒诞不经,然其文笔铺陈,却有过人之处;遂抱著结交之心,前往一探。
待相见之后,却出我意料之外--那著书人并非是卖书维生的小说家,却是一个年近耳顺的修道人。那道长为博学广识之人,与之促膝长谈,整整三日三夜而不倦;从此结为知己。
道长对于古今之事,莫不能详;只是每每提及隋朝太师一节,总叫我难以置信。直到约莫两个月前,有两人来访--”
“其中一人阴阳妖瞳,外貌特徵,就和道长所形容的那名隋朝太师一模一样;就连姓名竟也相同。”葛亮直视著宇文拓,缓缓地道:“宇文兄,你说这可是巧合?”
宇文拓默然无言。小雪也是目瞪口呆,不知该作何回答。
葛亮一笑,随即又正色续道:“之后我又前往去寻这位好友,并将此事告知于他。谁知好友竟脸色大变,一再追问那两人的来意和去向。待我说明之后,好友叹了口气,道:‘若此二人有任何不测,则天下危矣!’
我闻言大惊,连忙追问究竟为何事。他才告诉我隋末时一段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之后葛亮将西方妖魔入侵中原,隋朝太师一行人合力封印天之痕,挽回苍生浩劫之事,娓娓道来;其内容之真实,彷佛身历其境一般;除了些许小事或有错误,其余情节竟大致吻合。
宇文拓问道:“那位道长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知道这些事?”
葛亮道:“这问题我也问过;他只说是家传的故事,并未详细说明。”
“家传?”宇文拓寻思片刻,又突然问道:“敢问那位道长尊姓大名?”
葛亮道:“他的道号曰‘玄玑’,真实名字我不知;只知其俗家姓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