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吧 关注:38,867贴子:146,674

回复:★★★ 生活与中医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免费提供倪海厦书籍和视频需要QQ联系595831091


26楼2012-07-16 22:43
回复

    [转贴]中医老师皮沙士讲座讲义 (节录)
    遇到火伤、烫伤、要「冲、脱、泡、盖、送」是错误的。这会造成火、烫伤的病人,肌肉 缩起来,有疤痕后,又要植皮。本来几天就可复原,变成一、二个月会好,心里真的很沉痛。诸如此类,颠倒健康的资讯太多了,这就是我要投身中医教育的理由。
    这种「冲、脱、泡、盖、送」之后,会变成寒包火。
    如果你是一只手指头烫伤,赶快去冲冷水,这冷水会把热带掉。
    但如果是用寒来对治热这原则?
    若你是一只脚,全身性的烫伤,你给它冲冷水之后,这冷水无法把热带走,反而把热包起来,这就叫寒包火。本来火在体表,用寒包火之后,火就更往里面走,最后变成「伤筋烂骨」,这是很可怜的医疗悲剧。
    所以建议家家都种芦荟,芦荟若三个月不浇水,也不会枯,这就是太阳很热,也能存活下来,表示它具有寒性的特质,所以这寒性不是很虚幻的,是有学理、线索可追循的。
    像仙人掌之类,太阳都晒不死,那就是寒性的植物,因它内部充满水分,不容易被蒸发,而芦荟就是把长长叶子的皮剥下,里面有像浆煳、白 状的汁液,涂在火、烫伤皮肤上,会好得很快。
    同样地,也可用「黄芩、黄连、黄柏」来外敷,这就叫「三黄粉」。很多小朋友受伤、破皮,或里面有鲳疮脓,可洒三黄粉来乾燥,去寒药可以「燥湿」,所以三黄粉很好用,受伤都可以喷三黄粉。
    皮肤乾乾的可以先抹紫云膏,再洒三黄粉。若流汗湿湿的,则直接洒三黄粉。那火、烫伤,一样用寒性的三黄粉来喷洒,若全身性很严重,要在加一味「栀子」,这四味药合起来就叫黄连解毒汤。在这里解的是什麽毒呢?就是热毒、火毒,
    所以当你有全身性大范围的烫伤、火伤时,要煮一锅黄连解毒汤。喝下一碗,去掉因为火、烫伤造成的内脏发炎之发热。
    另外,可药剂放冷后,放入喷雾瓶中喷之,好得非常快,而且不留疤痕,如换了新皮、脱胎换骨般,皮肤变漂亮了。
    


    IP属地:中国台湾27楼2012-07-25 10:18
    回复
      选择中医——董洪涛博客
      "中国与西方病人症状体征的临床观察与比较"(2012-07-21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e2b6501016kp6.html
      --- 以下所谈病人症状与体征只就我所工作的奥地利西部的蒂罗尔省以及其周围人群相关,并不完全符合所有欧洲地区,亦与阿尔卑斯山区之外的人群有所区别。因此,以西方人代称我所指的人群,以与中国人相比较。
      其一,西方人抑郁发病率较中国更高。......
      其二,西方人疲劳综合征(burn-our syndrome )发病率较中国为高。
      其三,西方人普遍存在着过度运动的现象,由此亦导致不少运动损伤。
      其四,西方人过多依赖手术。
      其五,西方对于抗生素较中国谨慎许多,由此导致的付作用较中国为少见。
      其六,西方人过于饮食寒凉,伤损阳气。
      其七,西方人西药依赖性强,甚至于大量服用药片。
      其八,西方人皮肤多见血瘀反应,包括青筋、小红血丝、瘀血点等。
      其九,西方人皮肤多见各种病理反应。
      其十,西方人多以淡褐色皮肤为美,因此喜晒太阳,过度晒太阳会导致皮肤癌变。
      ......
      在欧洲,传统中医保健与养生观念非常缺乏。欧洲人一般不重视养生,亦不懂得养生,往往遇到疾病时才想起求助医生,平时除了运动锻炼外极少有意识地保养身体。在这方面,中医有着巨大的优势,而且在中国养生保健观念深入人心,如此可以减少许多疾病的发生,并且生病了亦有助于及时康复。
      有不少病人强烈要求我提供一些关于养生保健的知识。西医重视治疗,但对于养生以及疾病的预防缺乏合适的方法,特别是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方面的养生保健,中医有天生的所长。应该加大宣传,让更多的西方人接受中医的养生理念,并且实施起来,享受中医的帮助,享受健康的快乐。
      近年来中医在欧洲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不少人生病了不再选择服西药,而是有意识地选择中药或者针灸治疗。甚至于放弃免费的医疗保险,选择自费的针灸。一方面是病人健康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医在保健医疗方面的巨大作用。
      中医主张“治未病”,这个思想不仅适合于中国人,亦适合于现代西方人。如果能在西方推行中医的养生保健以及“治未病”理念,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由此并将对现代西医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对人类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IP属地:中国台湾28楼2012-08-07 09:57
      回复
        ---(续)---
        ★盐分(含有多种矿物元素的天然盐,而不是化学合成的食盐)
        具有下列效能:
        1.保持体液(血液和淋巴液)恒定的渗透压,维持水分的代谢和体液的PH值(酸碱度)。
        2.帮助肌肉发挥收缩作用。
        3.与神经(兴奋)的传导有关。
        4.成为胃液、肠液、胆汁等消化液的原料。
        5.体内的有害物质之解毒。
        6.促进新陈代谢,并提高体温。
        ★如果盐分摄取不足,就会引发下列各种症状:
        1.让新陈代谢变慢,并降低体温。
        2.食欲降低。
        3.造成肌肉收缩力与神经兴奋的传达作用低下,(严重)进而引发痉挛。
        4.造成心脏肌肉收缩力变弱,导致血压下降(无力感或倦怠感),(严重)甚至会引发休克。
        5.迫使肾脏必须卖力工作,透过血液从尿液里再度吸收盐分回来,因而产生过劳现象,导致肾脏功能减退的结果。
        


        IP属地:中国台湾32楼2012-10-11 10:57
        回复
          *(转贴)*
          低盐真的健康吗? 2011.11.10.
          160位科学家(2011年11月)9日在《美国高血压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和「实证医学资料库」(the Cochrane Library)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认为一般人在饮食中减少摄取盐分并不会带来正面的影响。他们认为,有关单位应该重新评估要求每个人减少摄取盐分的建议。
          这项研究搜集并分析167项既有的研究,赫然发现减少盐分摄取固然可以降低血压,却也会导致某些贺尔蒙及其他内分泌物质的增加,可能对心脏健康带来反面的影响。
          带领这项研究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附设医院教授葛达尔(Niels Graudal)指出,从这项研究发现,实在很难看出要求一般大众减少摄取盐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低盐饮食被认为可以降低血压,但是否能使心脏更健康,还有待更多研究发现。
          许多国家都制定相关指导原则,呼吁国民为了长久健康的缘故,要减少盐分摄取。
          高血压是导致中风、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这些疾病每年导致全球1千7百万人死_亡。
          最近有许多研究都指出,要求大众减少盐分摄取的政策之立论基础,其实不如当初想像的那般坚实可靠。
          一群英国研究人员在今年7月于「实证科学资料库」所发表的研究,也无法证实低盐可以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和免于过早死_亡。
          一群比利时科学家在今年5月也发现,大量摄取盐分者,并不会比较容易得到高血压,而且依据统计,他们反而比那些低盐饮食的人不容易得到心脏病。
          葛达尔说,他们的研究发现显示,当盐分的摄取降低时,某些贺尔蒙和脂质反而会增加,如果这些数据长久居高不下,会对身体有害。他认为,既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质疑降低盐分摄取有好无坏,公卫部门应该重新检_讨他们的指导原则。
          


          IP属地:中国台湾33楼2012-10-26 08:13
          回复

            (新闻报导)「杀人扁虱」(蜱)夺命  中日韩皆现踪迹
            ---被叮咬后会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可能休克死亡,而目前尚未有疫苗等可治疗。
            (转贴)---也谈蜱虫---陆家鹏大夫(文)
            ---今年(注:2010)夏天,河南商城县,有很多人被一种叫蜱的小虫子咬伤,不治身亡,引起村民的恐慌。
            蜱虫,又名草鳖子,啮牛虱,狗豆子,草虱子。一般栖栖在草丛,树林中。此虱生八脚,嘴上长有倒刺,一旦插入皮肤开始吸血之后,很难拔除。一般生长在牛、羊、狗的身上,有黑、白两种,啮血满腹时,状如蓖麻籽,自然落地繁衍。
            在农村时常见牛、羊、狗脖子上有此物,因为这些部位牲畜舔不到。每当我们发现牲畜身上长有此物时,就用手将其拔掉,然后给牲畜的伤口处涂些碘酒或抹些烟袋油即可。
            记得这种牛虱不往人身上跑,就跟人身上的虱子不去咬牲畜一样。人身上的虱子是白色的像是白芝麻,毛发里面的虱子是黑色的像是黑芝麻,身上的虱子不到毛发里面,毛发里面的虱子也不到身上去。可现在,牛虱都跑到人身上咬人了。是气候的变化改变了生物的特性?还是土地污染让这些东西分不清人和牲畜?值得我们深思。
            过去有用牛虱预解小儿痘毒的,可能跟接种牛痘差不多。一般用白色的牛虱四十九枚(焙干),绿豆四十粒,朱砂2g,研末,炼蜜为丸,小豆大小,绿豆汤送服,直至排下恶臭粪便,则终身可免疮痘之患。
            那么,咬人的蜱虫自身携带病毒,它必然也有抵抗这种病毒的抗体,把它拿来焙干服用,或许能治疗这种病例。有条件的可以试试。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IP属地:中国台湾35楼2013-05-07 07:11
            收起回复

              (转贴)中医吧帖
              【道外真人】说断脐,相信大家都受用。
              http://tieba.baidu.com/p/2577704843
              ---断脐乃为婴儿脱离母体,个体自行营生的第一步。生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与其它动物不尽相同。
              医宗金鉴-儿科-断脐篇:婴儿初生,脐带剪断即用火器烙之(消毒) ,当以六寸为度(古尺六寸,约为今之三寸半余),不可过于短长。短则伤脏,长则损肌。用烙脐饼子安灸脐上,以防风邪外入,用软绢新棉封裹之,以避尿湿风邪。脐者,小儿之根蒂也,名曰神阙,穴近三阴,喜温恶寒,喜干恶湿,如断脐悉遵前法,则水湿风冷之气不致入于脐中。
              孩子初生,肚脐约五至七天脱落,自剪刀口至脐,每日干燥一寸气往内收,气收至脐,每日一寸刚好脐脱约为六寸。
              今妇产科剪脐带皆仅一公分半至两公分(仅为 “三寸半”之半),至使小婴儿十有五、六肚脐凸出,甚腹至胀气、脐痛、日夜啼哭、或抽筋挛急、撮口,中医谓“脐风” “脐凸”, 西医谓脐疝气。民间俗称“水肚脐”。
              大家可在一岁内的小孩肚脐从下往上轻按,会叽哩咕噜或凸出如龙眼核似的。许多出生不久的婴幼儿,一到晚上就哭(俗称百日关:要百日过后始不哭) 。因夜晚属阴,阴气盛就子肚痛而哭,一哭肚脐就突出,皆因肚脐剪太短或处理肚脐不当所造成。
              夜晚啼哭的婴儿用蝉蜕散 (勾陈, 蝉蜕、通草、防风、僵蚕、荆芥或加全蝎、栀子),消风散或贴脐方即可迅速痊愈,而夜晚不再啼哭。年轻的父母,晚上亦可安心睡觉。
              老产婆接生的婴儿与现代医学教育出来接生的小孩,一看肚脐便可分晓。风寒湿之气从肚脐侵入三阴经, 致许多小孩大便如羊粪一粒一粒的,便秘排便困难,皆因剪脐太短,风寒自肚脐入肠中,致肠无力蠕动所致,甚至大便下血,中医谓“肠风便血”,今日有多少年轻的父母,为孩子的便秘所困呢?
              肠子不能蠕动即气行无力…肺与大肠相为表里…遇感冒时,气行不顺,风寒外蔽孩子即易抽筋、搐搦皆因肚脐太短容易受风所造成。
              . . . . . .


              IP属地:中国台湾36楼2013-09-24 07:38
              回复

                JT叔叔内地区域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tchina


                IP属地:中国台湾37楼2013-10-08 08:11
                回复
                  (转贴)独孤木(文)
                  IL老师很鼓励大家多吃粥。可是他讲的粥呀,是那种米粒煮到化开的粥。
                  很多人煮的不够久,所以变成了开水泡饭。
                  这开水泡饭伤不伤胃呢?那就伤胃了。
                  开水泡饭不好,是因为这米粒在口中都没有咀嚼。一股脑儿吞下肚,这反倒要让胃花力气去消化。如果你当乾饭一样,很认真的去嚼每一粒米饭,那就不伤胃了。
                  所以要问我孙中山为什麽吃稀饭吃到胃坏掉,我就会问,他吃的是真正的粥吗?
                  吃粥好不好?当然好。可是,你吃的是真正的粥吗?
                  如果你的胃已经有了损伤,不吃药物的话,要可以填补以前的损害,这真的很难。因为它除了自我修复以外,还要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更不要说有时候要是吃大餐吃到饱,这就会让胃需要加班工作。就会找不出时间来修复受损部位。
                  吃粥可以填补脾胃津液,吃多了也是对于中焦大有益处。不吃药,认真吃好粥的话,当然也可以慢慢填补胃黏膜的洞。不过这补的再快,有可能你只要再一次,心情搞到自己很紧张又过劳不食等等,就又被胃酸烧一个洞。以我的角度来讲,我是个懒鬼,遇到这种要修复肠胃的事情,要我煮粥实在是没什麽兴趣。吃吃小建中汤应该还是比较简单啦。
                  ----------其实吃白米饭要是都把米粒嚼碎,其实是对胃很好的。
                  多吃米饭,要不就是稀饭要煮到化才吃呀。


                  IP属地:中国台湾38楼2014-01-23 08:10
                  回复
                    IP属地:中国台湾39楼2014-01-23 08:12
                    回复
                      IP属地:中国台湾40楼2014-04-08 14:37
                      回复
                        紫林老师博客(分类)饮食养生谈(63+篇)
                        http://www.vitacillin.com/category/%e9%a3%b2%e9%a3%9f%e9%a4%8a%e7%94%9f%e8%ab%87?variant=zh-cn


                        IP属地:中国台湾41楼2014-04-18 07:10
                        回复
                          IL老师(紫林斋主) " 答客问-浅谈芝麻的物性 "
                          芝麻都会入肾,基本上因为是生物分类科目相同,所以在身体中会发生作用的区块也相同。黑色有吸收作用,白色有金性,有收敛肃降的作用,如果是肾中津液不足,黑芝麻可以帮助津液入肾吸收,如果是肾热而虚热气冲向上,白芝麻可以帮忙收敛肃降,所以使用时机还是不同。
                          附带一提,这芝麻是唇形目,胡麻科,唇形的概念就是花会像是嘴唇,而且叶缘通常会呈锯齿状。
                          有东西是会左一瓣,右一瓣的,像是,肺,或者肾,所以他们这科的植物会作用在身体里面有这种长相的地方。
                          所以唇形科的药效比较容易同时照顾到有成对的脏器。尤其是叶子有尖齿,这是带金性的,所以基本上会和肺有关为主,把肺蒸著的津液给带往肾的的这个机制,尤其这是种子,本来就有下坠的力道,以一个富含津液的种子来说,把津液带进肾里,这当然就是补肾的正道了。


                          IP属地:中国台湾42楼2014-05-07 08:43
                          收起回复
                            以诚会友,以诗会友。从1000个人生感悟中精选100首原创哲理诗共享天下,已经发表在半壁江网站。(节选一首)心经无上达至善,达至善后入一真。入一真成无上道,无上道可慑群阴。慑群阴以明天下,明天下者定善恶。釜底抽薪治未病,暗度陈仓得永生。请百度:绝学无忧半壁江。


                            43楼2014-05-13 14:51
                            回复
                              (新闻报导)近来全世界的疥疮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每年约有3亿人罹患疥疮. . . . . .
                              (转贴自) 中医读行侠Vits博客
                              -----前几天老师(皮沙士老师)的博客提到灭疥药酒...
                              就有人写来问我...比例为何?
                              乾脆一起写上来给大家参考一下好了...
                              酒精浓度20度左右的米酒150cc 加入 0.5两-1两的百部粉末下去浸泡.


                              IP属地:中国台湾44楼2014-06-01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