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好像都把“慕容晃”看成是“慕容皝”的简写或笔误,可《北史》是一律写作“慕容晃”的,难道整本《北史》都错了吗?《魏书》则统统写作“慕容元真”,估计是为了避拓跋晃的讳吧。假如“慕容皝”是绝对正确,“慕容晃”是绝对错误的话,那应该没必要搞什么避讳了吧。要说“慕容皝”是“慕容晃”的笔误,也几乎没有这种可能,一看就不像,会不会是慕容皝曾名慕容晃,后来嫌不雅观,就改成了慕容皝?鲜卑人初汉化,不取太复杂的名字也正常。随着汉化日深,取名就越来越古奥了。可纵然这边慕容鲜卑硬是给改了,那边拓跋鲜卑还是嫌麻烦不用他的新名要写他的旧名,“慕容晃”“慕容晃”这么地写开了,拓跋晃被追尊为皇帝以后,人们也就真当那位慕容皇帝犯了这位拓跋皇帝的讳,从此“慕容晃”又变做“慕容元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