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缅语吧 关注:187贴子:1,992

回复:上古音研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藏文g.yang-dkar “绵羊”【羊】
藏文g.yang“福,幸福,福运”【祥】
藏文g.yang-rtse“述明原因”【详】
羌族羊神“泽瑟”,是藏语“tshe-vdzugs”的译音。在古藏语中称山羊为tshe-vdzugs。在藏文化里“绵羊”象征着“福”,“羊lug”一词常与“福g.yang”字合用,如“g.yang-dkar-lug”,可见,此例折射出羊即福,福即羊的文化理念。



IP属地:湖北112楼2011-10-21 13:00
回复
      卐(梵文svastika,好运的象征)或卍,是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中国唐代武则天将卐定为右旋,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教中一般写作“卍”。中国传统纹样中就有使用这个符号的万字不到头。
      在西藏原始宗教苯教中,卍字(g.yung drung)是“永恒不变”的象征,由于藏传佛教中使用的转经筒都是从左向右转,所以都写作“卍”。西方语言中卐字称为swastika,这源于梵语.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显现金光,如来佛胸前有卐字。中国唐代武则天定音为“万”。字在梵文中作Srivatsa(室利靺蹉),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经中又写作“卍”。
      “卐”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随着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卍”字也传入中国,在西藏一代盛行。这个字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它被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
      中国佛教对“卍”字的翻译也不尽一致,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卍”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右旋(“ 卐”),—种是左旋(“卍”)。佛家大多认为应以右旋为准,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右旋进行的。
    


    IP属地:湖北113楼2011-10-21 13:02
    回复
      藏文“鸿雁”bya-khrung-khrung【鸿】
      藏文“大鹏鸟”khyung-po【鸿】
      藏文“雁,鹅”ngang-ba【雁】
      藏文“出生、诞生”vkhrungs【降】


      IP属地:湖北114楼2011-10-21 14:07
      回复

        近人在探讨藏族族名时,有人提出bod即vbod,即藏族就是呼喊的民族,并从语法、历史和民俗方面进行了探讨。苯教的“苯”(bon)字,原意也是“念诵”、“默诵”、“赞祝”或“呼唤”、“呼唤者”等。
        bon、vbod“呼喊”【播】(播扬)
        bor-ba“弃舍, 除去”【播】(播弃)
        藏文“种子”为sa-bon,其中sa是“土、地”的意思,此处的bon译作“苯教、念诵、呼唤”皆不妥,可能即是【播】,“于土播种”即种子。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播
        穜也。一曰布也。从手番声。⿥,古文播。补过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穜也。穜者,᎐也。᎐者,穜也。尧典曰。播时百榖。从手。番声。补过切。十四十七部。一曰布也。周礼?朦注曰。播谓发扬其音。
        【卯集中】【手字部】播 ·康熙笔画:16 ·部外笔画:12
        〔古文〕⿥褏《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补过切,波去声。《说文》种也。一曰布也。《广韵》扬也。《诗·豳风》其始播百谷。《书·盘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又放也,弃也。《书·泰誓》播弃犂老。又《多方》屑播天命。 又散也。《书·禹贡》又北播为九河。《礼·礼运》播五行于四时。《疏》播散五行之气於四时也。《释文》舒也。 又《增韵》逋也,迁也。《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又州名。西南徼外夜郞且兰地,唐置播州。《韩愈·柳子厚墓志》刘禹锡当诣播州,子厚愿以柳易播。 又明万历中,平播置遵义平越二府。 又姓。播武,殷贤人。或云播轨。 又《集韵》《韵会》《正韵》$补火切,音跛。义同。《书舜典》,播时百谷。《释文》播,波左反。 又摇也。与簸通。《庄子·人闲世》鼓策播精,足以食十人。《注》峑米曰精。播,摇动也。 又《集韵》逋禾切。音波。泽名。在豫州。《史记·禹本纪》荥播旣都。《注》古文尚书作荥波。 又《郭璞·木禾赞》爰有嘉谷,号曰木禾。匪植匪蓺,自然灵播。 又《说文》通作譒。引书,王譒告之。今书作播。
        考证:〔《书·泰誓》播弃黎老。〕 谨照原文黎老改为犂老。〔《说文》书舜典,播时百谷。注:播,音波左切。〕 谨按说文播字注无引播时百谷之文,波左切亦非注文。谨据释文改为书舜典播时百谷。释文播,波左反。
        《周礼》瞽蒙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播谓发扬其音。
          [疏]“瞽蒙”至“弦歌”○释曰:此八者,皆小师教此瞽蒙,令於作乐之时,播扬以出声也。
        


        IP属地:湖北115楼2011-10-21 16:00
        回复



          IP属地:湖北123楼2011-10-22 01:28
          回复
            印度北部的拉达克地区(Ladakh),位于占姆·喀什米尔洲(Jammu & Kashmir)境内西部。地处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系间,西邻巴基斯坦,北与东边接邻中国,是四周环山的高山地带。“拉达克”系出自藏语La-dwags,La指山,La-dwags是“越过山”的意思,由于要进入拉达克须越过四千公尺的高山,故称Ladakh。至今,当地居民的信仰仍以西藏佛教为主流,因此拉达克有‘小西藏’、‘西西藏’之称。
            拉达克,系古代阿里三围之一,古藏文明发源地--象雄 的一部分。
            dwags“度越”,明显对应汉语【度】
            


            IP属地:湖北124楼2011-10-22 16:54
            回复



              IP属地:湖北125楼2011-10-22 16:57
              回复
                藏区是东亚、东南亚、南亚主要水系的发源地:
                黄河 rma-chu “孔雀河”
                长江vbri(vbru)-chu “牦牛河”
                澜沧江 rdza-chu “宝瓶河” (湄公河 Mekong River)
                怒江 rgyal-mo-rngul-chu“女王银河”、nag-chu“黑河”(萨尔温江 Salween River)
                雅鲁藏布江 yar-klungs-gtsang-po(布拉玛普特拉河 Brahmaputra River)
                印度河 seng-ge-gtsang-po“狮子河”
                恒河 glang-chen-kha-vbab“象泉河”(Ganges River)
                藏区的方言:
                1、西部方言(Western Archaic Dialects)
                  01、巴尔底方言(sBal-ti:Bslti)(巴基斯坦北部)
                  02、朴里库方言(Bu-rig:Purik/Purki)(印度西北部)
                  03、拉达克方言(La-dwags:L d ks/Ladaki)(同上)
                2、西部革新的方言(Western Innovative Diakects)
                  01、拉霍尔方言(Lahul)(印度西北部)
                  02、斯比提方言(Spiti)(印度西北部)
                  03、亚玛方言(mNyam)(印度西北部)?
                  04、噶瓦尔方言(Garhwal)(印度西北部)?
                  05、嘉德方言(Jad)(印度西北部)?
                3、中部方言(dBus-gTsang:卫藏方言〔Central Dialects〕)
                  01、噶尔方言(sGar)(西藏阿里地区)
                  02、日土方言(Ru-thog)(西藏阿里地区)
                  03、普兰方言(sPu-hreng)(西藏阿里地区)
                  04、扎达方言(rTsa-mdav)(西藏阿里地区)
                  05、革吉方言(dGe-rgyas)(西藏阿里地区)
                  06、错勤方言(mTsho-chen)(西藏阿里地区)
                  07、江孜方言(rGyak-rtse)(西藏日喀则地区)
                  08、日喀则方言(gZhis-ka-rtse)(西藏日喀则地区)
                  09、定日方言(Ding-ri)(西藏日喀则地区)
                  10、拉萨方言(hLa-sa)(西藏拉萨城关区)
                  11、澎波方言(vPhan-po)(西藏拉萨地区)
                  12、曲水方言(Chu-shur)(西藏拉萨地区)
                  13、浪卡子方言(sNa-dkar-rtse)(西藏山南地区)
                  14、泽当方言(rTse-thang)(西藏山南地区)
                  15、隆子方言(hLun-rtse)(西藏山南地区)
                  16、洛方言(gLo)(西尼泊尔)
                  17、巴拉噶温方言(Baragaun)(西尼泊尔)
                  18、吉萨方言(sKyid-grong)(西藏山南地区)
                  19、卡噶特/修巴方言(Ksgate)(东尼泊尔)
                  20、几热尔方言(Jirel)(东尼泊尔)
                  21、夏尔巴方言(Sharpa/Sherpa)(东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的山南地区)
                  22、落米方言(hLo-mi)(东尼泊尔)
                4、南部方言(Southern Dialects)
                  01、卓木方言/亚东方言(Gro-mo)(西藏日喀则地区)
                  02、锡金/德迥方言(Sikhimese)(东北印度:旧锡金)
                  03、不丹方言(Bhutan)(不丹)
                5、康方言(Khams:康)(Khams Dialects)
                  01、卓尼方言(Co-ne)
                  02、舟曲方言(Vbrug-chu)
                  03、治多方言(vBri-stod)(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04、称多方言(Khri-vdu)(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05、结古方言(sKye-rgu-mdo)(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06、囊谦方言((Nang-chen)(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07、那曲方言(Nag一chu)(西藏那曲地区)
                  08、改则方言(rGer:-rtse)(西藏阿里地区)
                  09、昌都方言(Chab-mdo)(西藏昌都地区)
                  10、察雅方言(Brag-yab)(西藏昌都地区)
                  11、德格方言(sDe-dge)(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12、甘孜方言(dKar-mdzes)(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13、巴塘方言(vBav-thang)(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14、雅曲卡方言(Nyag-chu-kha)(四川雅江)
                  15、木雅方言(四川雅江)
                  16、乡城方言(Phyag-phreng)(四川雅江)
                  17、得荣方言(sDe-rong)(四川雅江)
                  18、迪庆方言(bDe-chen)(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19、中甸方言(rGyal-thang)(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20、林芝方言(Nying-khri)(西藏林芝地区)
                6、安多方言(Amdo:安多)(Amdo Dialects)
                  01、天祝方言(甘肃武威地区天祝藏族自治县)
                  02、拉卜愣方言(bLa-brang)(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03、碌曲方言(Klu-chu)(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04、码曲方言(rMa-chu)(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05、安多夏尔巴方言(A-mdo shay-pa:Amdo Sherpa)(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06、阿力克方言(A-rig)(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07、刚察方言(rKang-tsha)(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08、天峻方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09、湟中方言(青海省海东地区)
                  10、乐都方言(青海省海东地区)
                  11、化隆方言(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
                  12、循化方言(青海省海东地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13、共和方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14、贵南方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15、同德方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16、尖扎方言(Gcen-tsho)(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17、同仁方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18、泽库方言(rTse-khog)(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19、甘德方言(bsKal-ldan)(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20、久治方言(Gcig-sgril)(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21、若尔盖方言(mDzo-dge)(四川的阿坝藏族自治州)
                  22、道浮方言(rTa-vu)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23、炉霍方言(Brag-vgo)(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IP属地:湖北129楼2011-10-23 00:15
                回复
                  vbrog-pa 牧民 <--*mrog【牧】
                  bskul-ba 劝请, 等觉悟, 诲责, 谏诲 【训】
                  bsngags-pa 名称, 所称, 所赞, 称扬, 称赞, 美, 赞, 赞美 【语】【许】
                  bsnyad-pa 宣说, 称叹, 随说 【说】 snyad-->shad
                  de 於今,现在,是,这 【是】
                  deng 今, 今日 【正】
                  dgab-pa 覆苫 【盖】
                  dkris-pa 密 【致】
                  dmag 军 【武】
                  dong 坑 【洞】
                  dpe 同喩, 譬喩, 经卷 【譬】
                  dpung-pa 臂 【膀】
                  drang-po 正直, 直, 端 【正】
                  gtsang 洁净 【净】
                  dul-ba 调善 【驯】【顺】
                  gdul-ba 化导, 化度, 所化 【训】
                  klang 阳光,温暖 【阳】
                  lhang 阳光,光明 【阳】【昜】
                  lhag-ma 所余,残余 【余】
                  rgyas-pa 充实, 增益法, 广, 广博, 广宣说, 恒常, 生长, 端严, 长养 【巨】【钜】
                  rgya 广大,大,高上 【巨】
                  rgya 汉人 【夏】
                  rgyal-po 天王, 君主, 国王, 大王, 王,胜者 【健】【乾】
                  vgal-ba 有相违, 过, 违犯, 违越, 违逆 【干】
                  skrag-pa 怖畏, 恐怖, 生惊怖, 畏, 惊, 惊怖, 惊恐, 惊惧 【吓】【口赫】
                  ga-yul 军 【军】
                  g.yul-vgyed-pa 战诤
                  rtsub 涩, 澁 【涩】
                  rtzub-po 辛楚
                  rtsibs 辐 【辑】
                  khrims 法禁,禁戒 【禁】
                  rmongs-pa 惑障, 迷, 迷惑 【盲】
                  kva-nag 乌,乌鸦【乌】
                  khrab 鸭子【鸭】
                  khrab 鳞甲 【甲】
                  glang-ma 高山柳【杨】
                  lcang-ma 柳 【杨】


                  IP属地:湖北130楼2011-10-23 01:59
                  回复
                    sras 子,儿子 【崽】
                    【寅集中】【山字部】崽 ·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9
                    《广韵》《集韵》$山皆切,音簁。《扬子·方言》崽,子也。江湘闲凡言是子谓之崽。《广韵》自高而侮人也。一曰呼彼之称。 又《玉篇》子改切,音宰。《水经注》娈童丱女,弱年崽子。《正字通》囝崽音义通,湘沅之闲凡言子曰崽。○按《广韵》山皆、山佳二切,音近腮。《杨时伟·正韵牋》收崽,又读若洒。腮洒宰皆方俗音。互见囗部囝字注。
                    


                    IP属地:湖北131楼2011-10-23 13:58
                    回复
                      ril-bu 药丸、药丹
                      gril 一卷,一团
                      sgril-ba 卷在一起
                      vgril 滚动
                      vkhril 盘绕
                      vkhyil 旋转、围绕
                      藏文(g)ril有“绕成一团”的意思,汉语【仑】“凡物之圆浑者曰昆仑,圆而未剖散者曰浑沦,本作仑”。汉语同根同源词:【浑】(囫囵)、昆仑、【轮】、【辊】、【滚】、【捆】
                      【子集中】【人字部】仑
                      《广韵》力迍切《集韵》卢昆切,$音论。叙也,亼Ձ而卷之仑如也。 又昆仑山,与昆仑同。见《汉志》。又《山海经》有仑者之山。 又神名。《山海经》槐江之山,槐鬼离仑居之。《注》离仑,神名。 又凡物之圆浑者曰昆仑,圆而未剖散者曰浑沦。 本作仑。
                      上古汉语文部*-ɯn,主要来源于原始汉语-un或-in,藏文主要对应为-ul、-un、-il、-in等。上古汉语真部*-en,藏文主要对应为-en、-el、-iŋ等。上古汉语元部*-an、*-on,藏文主要对应为-al、-an、-ol、-on、-rul等。


                      IP属地:湖北133楼2011-10-23 16:02
                      回复
                        vkhril 盘绕
                        vkhyil 旋转、围绕
                        从上例可见,古藏语下加字-r-可以演变为颚介音-j-。另外,我们通过比对其他藏文同根词,发现这个-r-还可能在某些同根字中消失掉。有些专家认为,藏文下加字-l-也可以演变为-j-,不过,这样的例子本人未见过一例。
                        藏文下加字-l-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基本辅音,在前置的复辅音弱化消失掉后仍能保存下来。古藏语的部分-l-可能发生过颚化、塞化、清化、擦化的音变,从而变成其他类型的辅音或复辅音,这些音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IP属地:湖北134楼2011-10-23 16:16
                        回复
                          gebs-pa;vgeb;dgab 覆盖 【盍】【合】【奄】
                          khebs 所以覆,盖子,罩子 【盖】
                          sgab 遮盖
                          bgab 所覆之处,下面
                          vgebs 所以覆,翅
                          vgab;gab;gob 藏
                          vkheb;kheb;khebs 被遮住
                          vgeb(s)-dgab-bkab-khobs(~khob~kheb) “遮盖”:三时动词(排列顺序总是:现在式—将来式—完成式。如有祈使式,在最后);现在式s有无皆可;祈使式khobs还有两个异体


                          IP属地:湖北135楼2011-10-23 16:29
                          回复
                            sgam 箱子 【匣】【函】
                            khab 针 【针】
                            “针”,藏文khab,缅文ɑp
                            “居室、家”,藏文khyim,缅文im
                            以上二词可能来自小舌音*q-


                            IP属地:湖北136楼2011-10-23 16:56
                            回复

                              向柏霖考察嘉戎语,对(khab、khyim)的原始形式构拟出小舌音,如此看来较合理。
                              至于藏文khyim、缅文im,本人认为其同源词是【庵】(异体【蓭】【庵】)“小草舍、圆屋”,而不是作为“地下室、地窖”的【窨】,虽然音韵上(於禁切)更合。
                              【庵】作房舍义,自古已然。上古民居土垒草舍,是为家室。
                              【寅集下】【广字部】庵
                              集韵》《韵会》《正韵》乌含切,音谙。《玉篇》舍也,也。《广韵》小草舍也。《集韵》圜屋为庵。 又《集韵》或作庵。《后汉·皇甫规传》亲入庵庐巡视。《通典》周武帝攻高齐,兵去之后,齐人谓栢庵为帐幙,不疑兵退,是则结草木为庐,皆曰庵。 又《广韵》乌合切《集韵》遏合切,谙入声。《广韵》低也。 又《集韵》豕屋。
                              古藏语的“鸭子”khrab,其中kh亦可能来自小舌音q-。潘悟云将影纽的上古来源拟为*q-相当精辟。
                              本人认为,上古汉语只有一部分影纽字来源于q-,另外应有单纯零声母ʔ-的来源。世界各种语言均不乏以纯元音开头的音节,上古汉语亦然。


                              IP属地:湖北137楼2011-10-23 17: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