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缅语吧 关注:187贴子:1,992

回复:上古音研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藏文“牛奶、乳酪”ʑu(<--*lju),嘉戎语卓克基话、草登话tə-lo,修梧话tɐ-lthə,可见修梧话的lthə来源于边音的清化、送气化。
将清化边音作为汉语透纽的上古来源之一,应是适宜的。


IP属地:湖北255楼2011-11-12 01:18
回复
    拉丁语caelum“天空、天界的”。
    吐火罗语A(焉耆语)的klyom,在吐火罗语B(龟兹语)中写作klyomo,该词在吐火罗语佛经译本中往往用来对译梵语的arya(神圣的、高贵的)。专家认为吐火罗语klyom源自*kilyom,与拉丁语caelum和汉语【祁连】或【昆仑】有关。


    IP属地:湖北256楼2011-11-12 11:43
    回复
      甲骨文【羊】:


      盘羊:

      


      IP属地:湖北257楼2011-11-12 15:47
      回复
        印度河,梵语Sindhu,古波斯语讹为Hindhuka,缅文讹为Thindu,古希腊语更转为Indus(印度)。其后中国古文献中亦作身毒、辛头、信度、身度、天竺、贤豆、印度等。
        “天竺”或译自古缅语。
        秦,训读为はた(hata),和羽田的训读同音。日本姓氏羽田、羽太、波多、八田、幡多、博多はた(hata)、织田おだ(oda),均来自 机(はた)(名词) 织布机,该词与“哈达”hada(藏文kha-btags)非常相似,日语【机】hata来源于*pata, 而oda则是wada之缩略(源自*bada)。
        藏文ɦthag、btags 纺织、编织,嘉戎语kɤ-taʁ、ka-tak。对应上古汉语的【织】


        IP属地:湖北258楼2011-11-13 01:23
        回复
          日语、韩语中有一些固有词颇似上古汉语,应有某种语源关系。古日语部分来源于古韩语,古韩语则有部分来自上古商楚语,【织】hata、oda【熊】kom/kuma与藏缅语相同不是巧合,而是上古商楚语的遗存。周秦汉语:【织】之翼切*tjɯg<--*tjag,【熊】羽弓切*ɣwjɯŋ<--*ɣjum
          ,发生了较大变化,尚不如日韩语接近商楚语。
          


          IP属地:湖北260楼2011-11-13 19:56
          回复
            btɕiŋs 缚、束缚【绳】
            vtɕiŋ 缚、束缚
            smraŋ、smra-ba 论,述说 【鸣】(百家争鸣)
            dbjaŋ 音、声音 【鸣】(<--*dmjaŋ)


            IP属地:湖北261楼2011-11-13 20:49
            回复
              日语【竹岛】たけしま(Take-shima) 韩语【独岛】독도(Tok-do),日语【竹】训读take(たけ),似借自上古汉语。
              Pulleyblank(1962-3)根据许多古代译音的材料,证明去声字在上古汉语带-s尾,如Talas对译都赖水(怛逻斯河),Tusima(つしま,tsu-shima)对译日本的对马(対马),Kusana对译贵霜,Ankuas对译央匮或阿魏,舍卫”译Sravasti....
              汉藏同源词中,藏文-s对应去声类汉字较多,说明原始汉语的去声类可能是-s尾。不过,汉代的上古音是否还存在-s尾,却值得商榷。如宋代译吐蕃人名“嘉勒斯赉”,吐蕃文作rgyal-sras,以去声字“赉”(洛代切*lɐi)对音-ras,我们没有理由借此认为宋代汉语仍存在-s尾。藏文dbus(-gtsang),明代译音“乌斯(藏)”,现代译音“卫藏”(拉萨音yʔ),去声字“卫”其实是yʔ的译音而非dbus的译音。
              藏文的-s尾,在拉萨话及一些藏语方言中演变为-ʔ尾、有的甚至消失。缅文的-s尾在仰光话中也演变为-ʔ尾。藏缅语的-s尾,在嘉戎语中却保存得很好。本人认为,周代“雅言”的去声类可能已经演变为-ʔ了,它主要来源于原始汉语-s尾的弱化、以及部分-p、-t、-k尾(入声类)的弱化。金理新认为上古汉语去声类有-g、-s两类来源,其实它们的弱化形式均是-ʔ。诗经时代、去声与入声混押比较频繁,亦表明去声的语音性质类似入声。
              


              IP属地:湖北262楼2011-11-13 23:08
              回复
                任乃强《古代羌族文化简论》
                古文的“羌”字,即是“羊”、“人”二字的组合。故《说文》曰:羌“从人从羊”(段注《说文》改为“从羊儿”,儿亦古文的人字),释为“西方牧羊人”。可见当时羌族的畜牧业生产水平,已经为世所知。古代羌族文化,在生产方面的最大成就,便是驯养野兽成为家畜。他驯养羊、牛、犬、马成功之早,远远超过世界其他任何民族,具体论述如下:
                  藏羊,是羌族驯养成功最早的家畜。它是远古栖息于高原草地的一种“盘羊”,其双角是旋卷盘曲的。远古的猿人很早就开始大量捕获,加以圈养,并进行驯化。羌族把这种原始的野羊叫作“那哇”,藏文写作gLaa-Ba。而“那哇”与“古代”又是通用字,这也不难看出:羌族驯养野羊是最早的。
                ----------------------------------------------------------------------------------
                文中引用了一个藏文词glaa-ba“盘羊,一种野羊”,本人未见其所出。按说藏文无glaa的拼读式(一般应转为glava),而本人所查之藏文gla-ba为“獐子、麝”之义,而藏文“盘羊”则为gnyan,疑文中“那哇”本应是gnyan-ba或gnyav-ba。甲骨文的【羊】正是西藏亚种盘羊之象形。
                


                IP属地:湖北263楼2011-11-13 23:33
                回复
                  他各切:phlag-->thag


                  IP属地:湖北265楼2011-11-13 23:51
                  回复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七】【月部】霸
                    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周书》曰:“哉生霸。”㍸,古文霸。普伯切〖注〗臣铉等曰:今俗作必驾切。以为霸王字。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月始生魄然也。霸魄㬪韵。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乡飮酒义曰。月者三日则成魄。正义云。前月大则月二日生魄。前月小则三日始生魄。马注康诰云。魄,胐也。谓月三日始生兆胐。名曰魄。白虎通曰。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按巳上皆谓月初生明为霸。而律历志曰。死霸,朔也。生霸,望也。孟康曰。月二日以往明生魄死。故言死魄。魄,月质也。三统说是。则前说非矣。从月。䨣声。普伯切。书音义引说文匹革反。古音在五部。汉志所引武成,顾命皆作霸。后代魄行而霸废矣。俗用为王霸字。实伯之叚借字也。周书曰。哉生霸。康诰顾命文。
                    惟三月哉生魄。——《书·康诰》
                    《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
                    《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旣旁生霸。
                    【霸】
                    普伯切,本义“月始生光”,【魄】通假之。
                    必驾切,通【伯】,《玉篇》霸王也。
                    又周伯琦曰:今俗以为王霸字,而月霸乃用鲸字,非本义。王霸当借用伯字,月魄当用霸字,其义始正。
                    藏文“月亮”zla-ba,彝语作ba-la,疑本源自*bla【霸】
                    藏文“神、天神”lha,在吐蕃文献中有时和bla互用,可能均来自【魄】(魂魄即是神灵)


                    IP属地:湖北266楼2011-11-14 00:02
                    回复
                      孙林《敦煌吐蕃文献中的早期苯教神灵体系》
                      本命神(sku-bla与sku-lha)是一个高频率使用的词汇。本命神一词,在古代信仰中属于身体守护神。从语言上说,sku-bla与sku-lha在名称上二者经常可以互换,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bla和lha究竟反映了一种什么观念?因为在藏语中,bla主要指“灵魂”,lha则主要指“天神”,二者在对应本命神这个概念时,可以相互代替,这表明古代西藏存在一种较为特别的灵魂观念,在这种观念中,身体内部的动力就是本命神,其本质上属于灵魂。


                      IP属地:湖北267楼2011-11-14 00:05
                      回复
                        朝鲜语(韩语)中的疑似藏缅语、上古汉语借词:
                        hanɯr 天
                        param 风
                        hɛ 太阳;年 (<--藏缅语ni、ning?? 和日语hi同源)
                        nar 日子
                        sar 岁
                        ttɛ 时候 (藏文dus)
                        tar 月亮 (见藏缅语zla、sặ-ta)
                        kurɯm 云
                        kamur 旱 (藏文skam)
                        ərɯm 冰 (藏缅语*brom)
                        pjərak 霹雳
                        pur 火 (见藏缅语mar、phar、var)
                        kɯnɯr 背阴
                        kusək 角落
                        sø 铁 (藏缅语phram/sam【鍖】)
                        kɯrimtʃa 影子 (藏文grib、缅文a-rap【阴】)
                        kom 熊 (日语kuma)
                        mar 马
                        thokki 兔
                        kɛ 狗 (藏文kji)
                        pərre 虫 (藏文vbu)
                        pɛm 蛇 (藏文sbrul)
                        pər 蜜蜂 (藏文sbrang)
                        phari 苍蝇 (藏文sbrang)
                        moki 蚊子
                        kɛkuri 青蛙
                        napi 蝴蝶 (藏缅语*leb)
                        or-tʃhɛŋ-i 蝌蚪 (藏文lcong-mo)
                        tɛ 竹 (日语take)
                        mir 小麦
                        pori 大麦
                        pjə 稻 (藏文vbras)
                        sur 酒
                        sir 线
                        sərap 抽屉
                        sor 刷子
                        kɯrɯs[kɯrɯt] 器皿
                        kori 环 (藏文sgor、vkhur-lo)
                        nari 刃 (藏文rno、rnon)
                        tor 石头 (藏文rdo)
                        tʃip 房屋,家(嘉戎语tʃim,藏文khyim,缅文im)
                        puək、puɣək 厨房 【庖】(<--*purok ??看来符合郑张对二等介音的构拟)
                        kəri 街道
                        mar 话、语言 (藏文smra)
                        pus[put]、pur 笔 (藏文vbri、vbris,同源词)
                        phir 笔 (藏文pir,中古借词)
                        tʃər 寺庙 (日语てらtera)
                        na、nɛ 我 (藏缅语*ŋa)
                        nə、ne 你 (藏缅语*na、*naŋ)
                        kɯ 他 (藏缅语*ko)
                        uri 我们 (日语われware,注意阿尔泰元音和谐律! 藏文ŋa-raŋ,吴语“阿拉”)
                        


                        IP属地:湖北269楼2011-11-15 11:38
                        回复
                          京语(越南语)中疑似藏缅语、上古汉语借词:
                          dət 土、地
                          thoŋ 河 (soŋ <--*kroŋ /kloŋ )
                          thɯŋ 角 (<--*krung)
                          lo 窟窿 (郑张认为是【窬】,颇牵强)
                          da 石头 (藏文rdo)
                          so 角落 (<--*kro)
                          nam 年 【稔】
                          joŋ 龙
                          ŋoŋ 鹅 (古藏文ŋaŋ)
                          kɔn-kat 老鹰(藏文rgod)
                          bo-ku 斑鸠 (布谷、鹁鸪)
                          ka 鱼
                          thəu 虫
                          kəi-tɛ 竹子(kəi树木,日语ki木,take竹,韩语tɛ竹)
                          luə 稻子 (苗瑶语*mplu)
                          bəu 葫芦 【匏】
                          jau-hem 苋菜 (jau菜)【苋】
                          jau-muəŋ 空心菜 【蕹】
                          ɣɯŋ 姜 (英语ging,藏文sga))
                          la 叶子 (藏文lo-ma)
                          mat 脸 【面】
                          kɔn-mat 眼睛
                          moi 嘴唇 【吻】
                          kam 下巴 (藏文vgram) 【颔】【顄】
                          raŋ、jaŋ 牙齿
                          lɯəi 舌头 (藏缅语m-let、b-let,广州话“脷”)
                          ko 脖子 (藏文ske)【喉】
                          va:i 肩膀 (phrag-pa 胳膊)
                          tai 手 (日语te,藏缅语*ʔlag)
                          ŋɯk 胸脯 【臆】
                          buŋ 肚子 【腹】
                          kat 肾 (藏文mkhal)
                          kit 屎 (藏缅语*khri)
                          ŋɯəi 人
                          bo 父
                          mɛ 母
                          ȵa 房屋、家 (藏文gnas“居住”)
                          kɯə 门 (藏文sgo)
                          ŋo:i 瓦
                          va:n 板子 (藏文spaŋ-leb)
                          ra:u、ja:u 篱笆(藏文ra-ba)
                          va:i 布 (藏文ras<--*bras)
                          ɣa:u 米
                          kim 针
                          thə:t 砧板 【櫍】
                          ba:t 碗 【钵】
                          duə 筷子 【箸】
                          hɔm 箱子 (藏文sgam) 【函】【椷】
                          kɛu 剪子 【铰】
                          tau 大船 【舟】
                          bɛ 筏子 【筏】【簰】
                          la:i 舵
                          bai 飞
                          tiən 钱 (吴语“铜钿”的“钿”,实亦为【钱】)
                          jəi 纸
                          but 笔 (弗、不律,藏文vbri、vbris“写”)
                          viət 写
                          that 书 (藏文dpe-tɕha)
                          kə 棋 (日语【碁】go,均借自古汉语)
                          kə 旗
                          thɯk 力气 (藏文ɕugs)【力】
                          mə 梦
                          liəm 舔
                          ŋəm 含
                          nuət 吞,咽 【纳】
                          bɛ 掰
                          sɛ 撕
                          vət 扔,丢掉 (粤语lɐt<--*blat)【甩】
                          ŋu 睡 【卧】(藏文“睡”ȵal、休息ŋal,格曼僜语ŋui)
                          dəm 舂米
                          vat 拔(毛)
                          ma:i 磨刀
                          də:i 等候 【待】
                          dan 打
                          biət 知道、明白 【采】(辨、别)
                          lui 退
                          lan 滚动 (缅文hlaȵ)
                          kwa:i 旋转 (藏文vkhor、sgor、sgjur)
                          dət 断
                          tset 死
                          mɔk 发芽 【萌】
                          tɔn 园
                          ɣɔ 弯 (藏文gug-gug)
                          kɯŋ 硬
                          ȵaŋ 韧
                          taŋ(saŋ) 白色 (藏缅语*praŋ)
                          khɔ 困难 (藏文 khag) 【苦】
                          tsuə 酸 (藏文 skjur)
                          thə:m 香 (藏文 ʑim)
                          ŋin 千
                          ka:i 个
                          dəi 这、这个 (藏文vdi)
                          


                          IP属地:湖北270楼2011-11-15 14:42
                          回复
                            日本语中疑似藏缅语、上古汉语借词:
                            fude 笔
                            sumi 墨 (<--*smɯ)
                            gami 纸 (<--*ge)
                            kimi 君
                            ume 梅【某】
                            uma 马
                            take 竹
                            me 目
                            te 手
                            tera 寺
                            tora 虎
                            kuma 熊
                            tori 鸟、鸡【隹】
                            gama 蛙、蛤蟆
                            mono 物
                            zeni 钱
                            .......(待续)
                            墨,藏文snag(-tsha),缅文hmɑŋ(-khɑi)
                            有专家认为,藏文snag来源于*smag,但藏文nag本是“黑”的意思、并非由mag变来。汉语“墨-黑”谐声关系,应与缅文hmɑŋ有关。
                            日语sumi【墨】,似乎表明上古汉语【墨】存在smɯ(g)的形式,*smɯg-->hmɯk-->hək。另一可能则是*rmɯg-->hmɯk-->hək。(藏语使动词头s-常常交替为r-)
                            


                            IP属地:湖北271楼2011-11-15 15:40
                            回复
                              mgjogs-po 快速 【遽】【亟】
                              《广韵》《集韵》《韵会》其据切《等韵》巨御切,$音讵。《玉篇》急也,疾也,卒也。


                              IP属地:湖北272楼2011-11-15 19: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