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作家蒋方舟妙语连珠 揭示写作秘密
九岁开始出版作品,至今已出版七本书,并在《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开专栏——她就是蒋方舟。被冠上“天才少女作家”称号,她成功的秘密自然受人关注。8月6日上午,16岁的蒋方舟做客武汉崇文书城,用一场精彩的演讲,道出了自己的成长经验。
做文学衣橱里的国王
蒋方舟梳着两条辫子,手腕戴一串女孩们最喜爱的水晶手链。她背后的屏幕上,映出“纳尼亚传奇”的背景,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在衣橱后面的世界做国王——这个正是演讲的题目。蒋方舟提到儿时的一个小故事,自己曾躲在一个小衣橱,那里静悄悄的,只有自己一个人,顿时感觉那个衣橱就是自己的世界,而长大后,自己的世界则变成了文学。
蒋方舟在文学王国里的第一个脚印,可以归功于母亲一次著名的“诱骗”:法律规定中国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都必须写一部书,否则会被警察叔叔捉起来。蒋方舟笑了笑:“小时候只要听到警笛声就会心虚,所以脑子里整天想着怎么完成小说。”
“诱骗”这样的家教方法成就了一个天才少女作家,却也说明了蒋方舟的乖巧,她在台上一颦一动,像极了一个邻班的中队长,和印象中的“80后”相去甚远。
从在自己的王国里驰骋,到成为国王,蒋方舟已经是很自如的写作。不过说起过去写专栏的经历,她似乎还“心有余悸”,“写专栏就像家庭作业,每天都得交,而且那时学习很紧张”,蒋方舟坦言,那时为了写专栏,压力很大,每天要看很多书,堆起来都有一人高,这段经历对于自己将来有了很大的帮助。
勿以事小而不以为之
“写作最重要的是有双发现的眼睛!勿以事小而不以为之!”蒋方舟分享写作心得时说,很多同学写作文总觉得无话可说,其实,身边的小事情就是很好的素材,缺少的是发现事情价值的观察力。她回忆起曾经的一篇文章,写的是自己坐火车逃票的经历,可能这是无意义甚至不光彩的一件事,然后她却感受到自己在东躲西藏中,内心深处的一种尊严。
蒋方舟建议家长,千万别把自己的评判标准强加给孩子,写作内容是否有意义,只能由孩子自己来判断。
要想当上文学王国的国王,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去操纵故事,蒋方舟透露了另外一条经验,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干扰,认为自己写的内容没意义,或者风格不对,最终导致半途而废。因此,自信至关重要。
人人都是天才
在演讲最后,听众的提问将气氛调到了高潮。现场有不少家长,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蒋妈妈的育儿经。
“在我们家,爸妈从来不把我当孩子看,我们的对话,就像三个三四十岁的人在说话。”蒋方舟憨憨一笑,语出惊人。她透露,在别的孩子还在看童话书时,自己被领到了妈妈的书柜前,从那时起,自己什么书都看,除了一种书——作文书!作文书太限制人的思维,蒋方舟笑了笑,自己以前带同学的作文书回家,被妈妈撕了,害得自己还去买一本还给同学。
有听众提到了当前的教育制度,也许很多人眼里,年少成名的80后作家和应试教育不应有交集。蒋方舟的回答多少有些令人意外,她表示并不是很反感应试教育,她想学更多知识,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当个白领或者作家,最好是个导演。曾经的“邪童”变成了乖乖女,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蒋方舟。
我是个天才,蒋方舟自信的说,其实人人都是天才,只是很多人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天才。蒋妈妈曾写过一篇文章:“给我一个孩子,我可以把他变成天才”,这个题目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