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88886888吧 关注:79贴子:4,691

回复:【8儿讲故事】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灵异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待回到家中,父亲叫来大夫为猫儿诊治。大夫说这猫伤势十分奇怪,不像碰伤也不似咬伤,倒像是被火灼伤,伤口有毒脓,好在被救治,否则会死,大夫先是清除了伤口的毒脓,随即拿来烫伤药敷在猫儿患处,后又给予包扎,说几日便可安好。大夫走后,世之便把猫儿抱回屋里,安放在自己的床上。世之仔细观察这只猫,这只猫通体雪白,极是干净,不像野生之物,且猫儿小爪也没有一丝尘土,身上还散发出一股异样的香味。世之用手拂过猫身,极是柔软。这猫没有苏醒的迹象,还在昏睡,世之听到母亲在外面呼喊就慌着出去了,把猫儿独自丢在了床褥上。



IP属地:江苏35楼2011-09-13 15:06
回复
    母亲叫来世之问今日所见所闻,世之便把今日所遇之事一一道来,唯独没有谈及这只猫儿。母亲觉得世之日渐成长,也该将其送入学堂念书,便将想法告诉了世之的父亲,世之父亲也觉此事妥当,觉孩子不可圈养。世之在与母亲述完话便独自到花园里捉虫,赏花,喂鱼,这花园十分精致,红的一片,紫的一片,粉的一片,绿的一片,花园内还有一座假山,山坡上还有一座凉亭,山下是一条溪流,溪流流入荷塘,荷塘内是金色的鱼,花园的南角是一片紫竹,竹下是一座石桌与两展石凳,远看甚为幽静。世之每日必来园内赏花,因其觉得自然与人的巧妙与和谐,观自然便是修人性。
    


    IP属地:江苏36楼2011-09-13 15:08
    回复
      从园内出来,世之忽想起受伤的猫儿。便快步回到卧房,推门入内见床上已空空,被褥依然整洁,似不曾有猫儿睡过。世之很是奇怪,这猫儿刚刚还在昏睡,转眼间便已消失,似不曾来过,褥上异香尚在。世之便四处寻找,床下,椅下,暗角,搜索殆尽也无猫儿的踪影。看窗户紧闭,门也不曾被其他人开过,猫儿到底去了哪?世之心中疑问重重,只是年纪尚幼小,还不能将一些事上心。第二日便将猫儿之事忘于脑后。随父亲入学堂读书。街内有一条河上,河两边是民房,隔不远便有一座石拱桥,河内偶有小船划过,父亲的私塾就设在这座小河之上,因为安静且周边皆是民房。父亲虽是这里的先生,可世之却是第一次来学堂。由小桥步入学堂,堂内坐北向南是先生的桌椅,坐南向北是学生的桌椅,堂内北墙上挂着一幅绘有孔子拜老子的墨画,堂两边是栏杆,栏外是小河,环境优雅,堂内读书的少年们大多是当地富人子弟。
      


      IP属地:江苏37楼2011-09-13 15:11
      回复
        世之三岁时已熟诵诗歌数十首,能写千字,在私塾中亦是佼佼者。但道儒待世之与他人无二,世之在伙伴中亦受人喜爱,随着成长,世之学业精进。但却有一事一直困扰着世之,令世之每日时常郁郁寡欢,这事便是从世之5岁开始的一个梦,5岁时的一日,世之在学堂与伙伴玩耍,不慎跌入水中,世之父亲焦急万分怎奈读书之人不会游水,在栏边束手无策。奇怪的是世之跌入水中少顷便无踪影,没有声响,亦没有挣扎。先生以为此生只有一子,竟在自己面前消逝,跪地骂天,痛苦不已。学堂的小伙伴们也惊的各自跑回了家。那日之后,世之父母亲终日消沉,茶饭不思,日渐消瘦。怎想这天中午,世之竟完好的出现在了家中
        


        IP属地:江苏38楼2011-09-13 15:14
        回复
          世之父母见世之如此完好,以为是世之鬼魂前来探望,遂痛哭不已。哪知世之走向前来拂去母亲泪痕道,母亲,孩儿完好,并无大碍。这一语惊得世之父母亲慌忙抓住世之的手,手温热,知眼前世之并非鬼魂,皆大喜。问世之如何脱生。世之说那日落水之后便神志不清,记得自己躺在岸边,恍惚中有一白衣女子站在身前,看不清女子的面容,女子对他吹了一口气,他便又昏睡过去,醒来已发现自己睡在家门前。世之父母亲都觉得十分奇怪,都以为这些是世之落水后神志恍惚胡思乱想的结果。当晚,世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出现了那位白衣女子,那位女子只是静静的立在远处,看不清容貌,而世之想前去却动弹不得。
          


          IP属地:江苏39楼2011-09-13 15:16
          回复
            转眼间,世之已年方16了,逐渐成人的世之风度翩翩,写的一手好字,吟的一口好诗。当地乡绅膝下有女的都想与世之攀亲,可世之皆无意,一是为自己还未取得功名,二是那个伴随世之数年的梦中女子已成为世之的心中病。一日晌午,世之在午睡的时候,发觉左脸凉飕飕的,并伴随着奇异的香味。世之惊醒,见一只白猫蹲在自己脸旁,凉飕飕的感觉就是猫儿的鼻子贴住了世之的左脸。世之见是一只猫,觉得可笑,看这猫又觉得十分可爱,似曾在哪里见过,只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世之将猫儿抱在怀中,这猫很是乖巧,不做挣扎,任凭世之将它抱起,并慵懒的依偎在世之的怀中。世之用手抚摸着猫儿柔软的肚子,听着窗外的雨声,静静的,渐渐的又睡着了
            


            IP属地:江苏40楼2011-09-13 15:18
            回复
              恍惚中,世之又做起了那个梦,梦中的白衣女子远远的立在那里,不同的是女子说话了:公子,你不曾认得我了,你曾搭救我一命,妾身不能报答。官人家虽富贵安逸,但安逸下恐将有灾难。公子虽天赋异禀,年少时便饱读诗书,博学多才,将来必是栋梁之才,故不少人家嫉妒公子的才学,望公子平心处世,方能得人心。另妾身有一事嘱咐官人,几日后,公子父亲必让公子到烟花巷去苦读,那时会有一着黄衣的女子从公子窗前经过,请公子关紧窗莫看此女子,切记!说完白衣女子便消失了。世之惊醒,想刚才一切历历在目,清晰可见。觉此梦甚奇,又觉荒谬。但女子所言不无道理,只是不知打窗前经过的黄衣女子是何意,觉可笑,未放在心上
              


              IP属地:江苏41楼2011-09-13 15:22
              回复
                几日后的一早,道儒叫来世之,说,世之你天赋虽高,但无功名,家里琐事繁多,街坊吵闹,非读书良所,我已在街西名烟雨巷为你租赁一间书房,那里环境优雅,清静,明日你搬到那里去住,苦心读书,每日有书童供你使唤。世之一听,果然如梦中女子所言,便答应了父亲。随即收拾琐碎与书童来到烟雨巷书房。书房布置的简洁雅致,只有一桌一椅一床一门一窗,确是读书养性的好去处。世之用木棍撑起窗子,看窗外江南淡淡的小雨洒着。窗前是烟雨巷,巷内用石板铺成,历经数十年,已长满青苔,很少有人走动,偶有过往的人撑伞匆忙走过。世之命书童拿来书坐于窗前读起来。不知不觉竟瞌睡了。
                


                IP属地:江苏42楼2011-09-13 15:28
                回复
                  那日清晨,世之起床撑起窗子,不见猫儿去了哪。猫儿是不能圈养的动物,攀高上低,身手灵活,来去无声,不见了不觉得奇怪。那晚,世之就寝后,又做起了那怪梦来。梦中女子道,公子,今日我已知晓那黄衣女子明日会从你窗前经过,那女子身着黄缎,头系黄带,右手执黄伞,左手挽一竹篮,待她到你窗前定会停下,要你尝他篮内果蔬,你切记不要看她眼睛,不要吃她篮内果蔬,切记。世之不知所云,只问你是谁?那女子不再说话,身影若隐若现直至消失。世之从梦中惊醒,不知窗子何时已被撑开,那白猫亦不知何时回来的,正蜷在那闭眼熟睡,世之已没有倦意,就拿起一本书消磨时光,等待天明
                  


                  IP属地:江苏44楼2011-09-13 15:34
                  回复
                    次日清晨,世之醒来,不知夜里是何时入睡。书整齐的放在枕旁,身上的被褥严严实实的盖着。猫儿已蹲在桌上,窗外的雨还在下。世之想昨日的怪梦,并未觉此为荒谬之事,亦未曾放在心上。书童玉铭也未来过,世之坐于窗前像常日一样看书,只是已看不进半个字。待到晌午,世之偶然望向窗外,见巷口尽头有一身影,正若隐若现的走向这里。世之稍有好奇,那猫儿却神态自若,依然安静。待那身影愈来愈近,世之惊恐万分,那是一个女子,身着黄缎,头系黄带,右手执黄伞,左手挽竹篮,正像昨晚梦中女子所说。只见那女子静静的走来,目光看向世之。世之忽想起白衣女子的嘱咐,便慌忙低下头去,不敢看那女子,但内心十分惧怕。那女子走到窗前时果然停住,慢慢向窗前移来。世之紧闭双眼,不敢去看。突然,那女子道,敢问公子乃世之否。那女子声音如银铃般动人,让人怜爱。世之竟控制不住意识回答道,正是在下。那女子笑了,又是一阵银铃般的清脆小调闯到世之耳里,令世之心碎。世之觉自己像被施了魔法,不能自己,竟欲抬起头看那女子。不想左手传来一阵剧痛。
                    


                    IP属地:江苏45楼2011-09-13 15:38
                    回复
                      世之将女子搀进书房,欲找来布条包扎,却见到女子手上并无伤痕,亦没有血迹。世之问道,方才姑娘右手明明被那疯猫咬破,为何现在竟如此完好。那女子轻笑道,公子看错了,那是打烂的果渍沾到手上,只是那白猫竟为何如此凶残。世之道,姑娘想必有所误会,那猫非我所养,亦不知为何总到我书房徘徊,我见它可怜,就收留了它,哪知方才不仅咬了我,还去咬姑娘,见姑娘完好,适才放心。那女子凝望世之眉头,说道,公子是否常做怪梦,梦中有白衣女子。世之听后十分诧异,以为遇到神人,忙说,正是正是,那梦随我已10余年。女子说道,那梦想必就是那白猫所为,那白猫恐是妖怪。世之听到这,惊得面色惨白,想这许多日竟与妖魔作伴,自己毫无察觉,难怪会在深夜恍惚见一白衣女子坐于床前。那女子见世之面色惨淡,便道,公子莫怕,我救你之法,今我带来仙果数枚,请公子食之,另我将发中黄丝带与你系在左手上,7日便可逢凶化吉。说着便将发间黄丝带解下,帮世之系上。世之以为遇到神仙救星,感激不已。随后,那女子将竹篮丢了,撑起油伞,飘然而去,消失在巷口尽头。
                      


                      IP属地:江苏47楼2011-09-13 15:48
                      回复
                        窗外的雨还在下,世之望女子背影心事重重,想这其间有太多事让他不解,那白猫成了心中的结。世之将那篮中樱桃食于腹中。樱桃没有味道,似空气。世之只想昏睡,倒在床上,死死睡去。这夜,世之没有怪梦,只是深夜闻得开窗声,雨停了,有猫儿行走声也能清晰听到。世之以为是那白猫又来了,没觉得恐惧,朦胧中,世之觉今日所见的黄衣女子立于床前,眼神凶煞,世之觉那女子慢慢俯下身,将她那红唇亲吻自己,世之想挣扎,却动弹不得。第二日醒来时,已是下午,书童玉铭说自己昨日因家中有事,没能赶来,今日一早赶来见公子一直在昏睡,叫喊亦是不醒,着实束手无策。世之并没有将昨日之事告诉玉铭。世之觉自己十分疲惫,像失了魂一样。那只猫儿第二日也没有来过,世之不知为何会想那猫儿,想那猫咬住自己的手,想起黄衣女子的丝带和果蔬,想白猫是一只妖,世之不知何为真假,昨日之事,大部分已记不清晰,只觉得脑袋浑浑的
                        


                        IP属地:江苏48楼2011-09-13 15:57
                        回复
                          也许江南的美不在于她的人美,山美,水美,而是……
                          世之没有了往日的生气和精力,茶饭不思,无心读书,日渐消瘦。自系上黄丝带起,世之没有见过那只白猫,没有做过怪梦,但每晚世之总觉那黄衣女子立于床前,世之见系于手上黄丝带,面无血色,眼神抛向窗外。几日后世之已不能再起床,枯瘦如柴,世之父母陪伴于床前,虽伤心急切,却无能为力。大夫说世之的病不知名,不知根,无法治疗,只等死去。玉铭告诉道儒说,那夜他来帮公子翻身,见一黄色狸猫趴在世之的枕边,正舔舐世之嘴唇,见玉铭来了,先是凶恶的看着玉铭,然后跳出窗子逃了去。


                          IP属地:江苏49楼2011-09-13 16:01
                          回复
                            正当道儒绝望之际,却做一梦,梦中白衣女子,看不清容貌,世之老父问道,姑娘是何人?为何来此?那女子并未只道,我知你儿将不久于世。道儒诧异道,姑娘如何知道此事?女子道,你儿世之得的并非是病,是元气日渐消失所致。道儒继续问,那可有救?女子道,你照我说去做,世之方可得救。老父问,如何?女子道,你且将他右手上黄丝带解下,丢于火中,我自有办法救他。说罢便不见了踪影。世之老父醒来,见世之右手果然有黄丝带,遂觉梦中神奇。便将丝带解下,命书童拿来火盆焚烧。这丝带抛入火中,顷刻便消失,不见火苗,不见灰烬。只等那梦中女子。
                            


                            IP属地:江苏50楼2011-09-13 16:04
                            回复
                              那黄衣女子知自己丝带被道儒烧掉,心中懊恼不已,知定是那白猫所为。便来到一片梨园子里,那梨树上花开瓣瓣,望去满目雪白,偶有微风拂过,梨花飘落,似飞雪,那景象如冬日一般。那女子无暇欣赏,只径直走到园子中央,站定,两手背相合,闭目,口中念念叨叨不知所云。只见那园中央梨树后浮现一石门,女子见石门已开,厉声道,你不必躲藏,大可出来见我。门内并无回答,又道,如若不来见我,必杀将进去。说罢,只见门内远处有人形忽隐忽现,待愈来愈近,方见是一女子,细看这女子容貌只觉肤若凝脂,眼若寒星,眉似墨黛,口如粉桃,青丝泻下,脑后略有一捥,并系有雪白丝带,那丝带由乳前顺势而下,长及腰间,颈上有红痣一枚,娇体着缎袍,雪白似这满树梨花,叹为天上人物,比这黄衣女子有过之无不及。只听这女子张开玉口道,你来这里为何事?黄衣女子冷笑道,可不必如此糊涂,我那丝带定是你使那老儿所为。白衣女子道,丝带本系于你发上,为何会焚于那老先生之手。黄衣女子笑道,可笑,你竟还这般糊涂,只问为何百般坏我好事。白衣女子道,千年来,你所害性命多如繁星,邪恶之人应得,只是这书生秉性善良,百年少有,你却要加害,我休能容你。黄衣女子笑道,你与我乃千年之妖,有九命,你不行妖之事,却做人之情,可笑至极,那书生秉性虽善,但魂魄却百年少有,你若助我,我愿与你同分享。白衣女子道,你生性贪婪且凶残,徒有外表,不与苟同。那黄衣女子厉声道,我立誓定要那书生贱命,说罢,遂消失于园中,只留残香。那白猫久久立于树下,望这满园梨花飘落,心事重重。
                              


                              IP属地:江苏51楼2011-09-13 16: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