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ng吧 关注:5,670贴子:89,052
最近我为了方便系统维护,顺便熟悉一下当前的系统引导方式和WinPE,做了一个简易的U盘启动版WinPE,体积不到34M(不含通用网卡驱动).
这个版本基于tango最新整合的精简版WinPE,一共只有7个文件,都放在U盘根目录,其中2个文件仅用于安装,不是启动必须的.
有兴趣的可以下载来玩玩,如果有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跟贴.
(待续)


IP属地:北京1楼2011-08-29 19:06回复
    安装步骤:
    1.下载WINPE文件包并解压到硬盘上: u.115.com/file/e6kdg123
    2.把要安装的至少64M的U盘接入电脑并以FAT32(推荐)或FAT16格式化,也可以不格式化,但不能保证一定能制作成功.
    3.运行解压到硬盘上的BOOTICE.EXE,目标磁盘选择你要安装的U盘,按下面的步骤操作.
    4.点击主界面下方的"主引导记录",选择"UltraISO USB-ZIP+",点击"安装/配置",再点"确定",然后关闭"主引导记录"窗口.
    5.点击主界面下方的"分区引导记录",选择"GRUB4DOS...",点击"安装/配置",文件名里写"PELDR",扩展名是空的,再点"确定",然后关闭"分区引导记录"窗口.
    6.退出BOOTICE.把WINPE文件包里的7个文件复制到U盘上(其中BOOTICE.EXE和PESETUP.TXT可以不复制).
    7.安装完成,可以重启试试能否用U盘启动,当然要电脑支持USB 2.0, 并在BIOS中设置USB-ZIP或USB-HDD或Removable优先启动.
    


    IP属地:北京2楼2011-08-29 19:07
    回复
      文件包中的PESETUP.TXT其实是以上3~6步的批处理,如果需要可以把扩展名改成BAT后使用,因为考虑到360安全卫士对U盘根目录的批处理文件比较敏感,所以改成TXT格式.
      可能还有些细节没有提到,例如已经分区的U盘可能不适用这个步骤,不过PC软硬件本来就是很复杂的,U盘的启动问题和主板也有很大关系,不过大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IP属地:北京3楼2011-08-29 19:07
      回复
        关于上面第7步在BIOS中设置U盘启动的具体操作, 可以参考这一篇文章:
        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32290465


        IP属地:北京4楼2011-08-29 19:52
        回复
          我选了那2种MBR和PBR引导,都是占用1扇区,而且直接引导PELDR/NTLDR,不通过GRLDR/MTLDR,因为我只想启动WINPE,不需要那么麻烦,还多一个文件.


          IP属地:北京6楼2011-08-29 22:06
          回复
            嗯...那样也可, 我这样做其实更加简洁, GRLDR可以完全省掉, 因为确实对我的WINPE单系统没用, 做成ISO就意味着还要多加一层包裹, 也就是ISO(CAB(ISO(WINPE))), 而我的版本只是CAB(ISO(WINPE)), 其中用CAB层压缩是必须的. PELDR可以完全支持, 所以从体积来看, 用FBINST做的系统肯定要比我做的大一些. 另外, 我不太喜欢隐藏什么东西, 我倾向于简洁并透明化, 以标准的U盘来制作, 甚至不格式化来做启动型WINPE的可行性非常高. 当然做成隐藏式也是有好处的, 这就看个人喜好了, 我觉得充分熟悉这些文件的意义, 不会太在乎只有5个文件组成的启动系统.


            IP属地:北京8楼2011-08-29 22:39
            回复
              我的WINPE包中的7个文件,其中有一个PESETUP.TXT是文本兼脚本,还有个BOOTICE.EXE是帮助制作启动U盘的,这2个文件和系统启动无关,可以不要.其实BOOTICE.EXE可以从WINPE.IS_中找到.
              剩下5个文件其实简单说一下就都熟悉了,其实和XP的4个启动文件和1个系统目录是一一对应的,如下所示:
              WinXP --- WinPE
              BOOTFONT.BIN --- BOOTFONT.BIN (内容完全相同)
              NTDETECT.COM --- NTDETECT.COM (内容完全相同)
              NTLDR --- PELDR (意义相同,都是从引导区加载的第一个程序文件,功能上有些差别)
              BOOT.INI --- WINPE.INI (作用相同,内容也很像)
              WINDOWS目录 --- WINPE.IS_ (后者其实是ISO文件的CAB压缩包, 其实就是把系统目录打包成一个文件了)


              IP属地:北京9楼2011-08-29 23:14
              回复
                所需的软件可以放在U盘的其它位置,不必集成在WINPE的包里,以减少启动时全部读取并解压到内容的时间,也易于删减和管理软件.
                不过WINPE貌似无法动态加载驱动,但对于维护系统来说,不是很有必要.


                IP属地:北京12楼2011-08-31 19:18
                回复
                  WINPE就是用的就是WINXP的精简NT内核, 其实NT内核是微内核, 可以很小, 但没有实用意义.
                  一般的NT内核只有几MB, 其它空间用来存放一些运行时库, 图形界面系统, 各种工具, 加一起就有几十MB了.


                  IP属地:北京14楼2011-09-04 21:25
                  回复
                    WinPE也可以用来安装Win7, 所以暂时不考虑Win7内核的WinPE
                    WinPE的硬盘版没什么意义, 这个系统主要用来维护系统, 只要硬盘上的系统没问题, 就没什么意义用WinPE.


                    IP属地:北京17楼2011-09-06 10:55
                    回复
                      忘了再写一条安装步骤, 在5和6之间:
                      如果没有在之前格式化U盘, 需要在BOOTICE的分区管理中, 确保启动的分区(一般只有1个)激活(点击激活按钮,使之不可点击)


                      IP属地:北京18楼2011-09-06 11:41
                      回复
                        只要支持USB 2.0的主板(大约03年以后推出的主板), 都应该支持U盘启动. 我用这个方法制作的WINPE, 在2台笔记本,2台台式机,5+个U盘都成功制作并正常启动, 大部分主板识别出USB-HDD,其余识别出USB-ZIP. 我想可靠性完全不用担心, 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新主板.
                        现在光驱的使用率逐渐降低, 很多台式机和笔记本都不安装光驱, 在硬盘出现严重的软件问题时(如MBR被破坏), 只有U盘/移动硬盘能够帮助恢复系统.


                        IP属地:北京20楼2011-09-06 13:25
                        回复
                          也许以后还真有可能用java写驱动呢,理论上不是不可能,只要把JRE弄进系统内核里...


                          IP属地:北京27楼2011-09-17 20:55
                          回复
                            当前版JRE的执行速度不会慢很多.


                            IP属地:北京29楼2011-09-17 22:36
                            回复
                              用Java写驱动是为了让驱动更好地跨平台, 不是说系统内核都尽可能用Java来写, 所以和JavaOS的理念不太一样.
                              实际上系统内核尽可能用Java实现有些不太现实, 把核心的代码置于JRE之上就本末倒置了.


                              IP属地:北京33楼2011-09-18 0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