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hxx1990吧 关注:601贴子:50,048

回复:转帖:【用三国志11来说说三国吧】缩水版--BY:九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支丹杨亲兵从征召,到训练,再到成型,必然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孙策到了历阳马上就“发书报瑜”,足见这两个人暗送秋天的波菜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
袁术还乐呵呵的拍着孙策的头送行呢,却不知他怀里早就揣着和周瑜计划已久的各种书信。
现在孙策有兵,有将,有谋士,有统帅,后两个还是二合一,似乎不缺什么了!
不过实际上还是缺点什么的。
毕竟这些人不是奥特曼,总不能靠光波飞过去吧?



62楼2011-08-22 15:12
回复
    没错,孙策缺船。他给袁术报的响就是一千多人。船只也仅够一千来人的。现在凭空多了几千人,船哪来?
    孙策是幸运的。回为这个时候那个姓周的又站出来了。
    周瑜不但带来了兵,还带来了粮食和渡江所需的战船,很有点一条龙服务的意思。孙策为此专门感谢周瑜“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
    如此可见,周瑜这次的“投奔”,压根就不能叫投奔。他有兵有粮有器具,自已完全是一个公司,他本来可以当一方诸侯,却心甘情愿的为了小时的友谊,把这些全者交给发小死党,并且从此为他的事业奔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谁说乱世就无情?
    能结交这样一个人,孙策的确够幸运。
    ——————————————————
    策瑜好CP
    其实我更想九妹写写这俩小P孩是肿么认识的,肯定是一篇不错的腐文


    63楼2011-08-22 15:14
    回复
      孙策自已也这样觉的,于是高兴着握着周瑜的手说:“吾得卿,谐也。”
      这就是周瑜的第一次“将兵xx”,第一次“发粮”。而以后的事情会证明,周瑜这个人还是比较有怀旧思维的,这两个事儿都会再发生一次,只不过对象和方式换了换而已。
      不过那是后话了,孙策目前是一应俱全了,就差进攻了。
      是进攻的时候了。
      打过长江去!
      


      64楼2011-08-22 15:14
      回复
        有孙策周瑜在,打仗肯定就不会是简单的一声“兄弟们上啊”。两人合力的第一战,就是一场精心安排。
        要说起来,刘繇的计划,是非常完备的。他早年可能是一个数学老师,还是专攻几何的。
        他在江东,占了曲阿。自已的两名亲信,于糜占了横江,张英守住当利。三个人成为一个三角形,深刻符合了三角最稳定的原理。
        而且他在这个三角之中,还安排了一个“牛渚大营”。屯放着无数的军需物资,以备三个角之用。
        在刘老师的安排下,这个三角的确是牢不可破。袁术带着几万人白白打了几年,楞是一个角都没砍掉。
        可这次就不同了,因为很不凑巧,刘老师遇到了两个根本不按公式解题的学生。
        ————————————————————
        其实我很想要一副三国地图。。。。就311那地图,根本看不出来。。。


        65楼2011-08-22 15:15
        回复
          就在刘老师一脸坏笑的对孙同学周同学说,“来啊来啊,我看你打我哪个角。你选A,选B,还是选C”的时候。孙同学周同学大喊一声,“老师,我们选D!”
          于是刘老师懵了。
          孙策哪里都没打,沿江放船,天天喊口号贴标语,目标直指牛渚大营。
          刘繇慌了,忙安排三个角的人回防牛渚。一面回防还一面骂两个不听话的同学“你,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而当刘繇全面调兵,大队人马勿勿回防之际,一向叛逆的孙同学周同学,又好像突然听话起来,立马遵守老师的规定“好,我们按套路出牌!”周瑜带着兵就去打横江、当利那个角了。
          刘繇哭了----“你别在这个时候又按套路啊!”
          


          66楼2011-08-22 15:16
          回复
            刘繇哭了,孙周却摆摆手作出一付无辜的样子。“你看看,遵守也不是,不遵守也不是,你这老师,太难伺候了。”
            就这样,在孙策佯攻牛渚之时,周瑜却闪击横江当利。张英于糜虽然一向自负,但却哪里是周瑜丹杨精兵的对手?更何况还是毫无准备之下。两人防了袁术好几年,在孙周面前,却连一个都没防过去。狼狈的逃过江去。
            刘繇纵横江东的铁三角,如此轻易的就被击破了。
            刘老师一定很无地自容,因为对手比自己小这么多。不过我们要告诉刘老师,如果你能多活十年,看到长江之上一把火的话,你就不会感到无地自容了。有幸作为他的第一个对手而失败,你应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
            以败在策瑜之手为荣,以败在袁术手下为耻


            67楼2011-08-22 15:17
            回复
              但刘繇没能多活十年,所以他还是很懊恼。他自责,怎么就中了对手佯攻之计呢?
              可孙同学立刻帮他挽回了面子。
              “老师,我不是佯攻!”
              孙同学的口号不是白喊的,标语不是白贴的。周瑜闪击横江当利之时,他真的去攻牛渚大营了。
              刘老师彻底晕了。
              晕的结果就是,孙策攻下了军需重地,牛渚大营,获得了大量武器粮草辎重。
              刘老师这时估计好气病了。开个大速空调躺床上,唯一的安慰,就是盟军的秣陵了。薜礼他们占着江东重镇秣陵,也就是日后的东吴首都建业,地广民富。只要这里在,大不了就和这两个小子打持久战。
              可惜,秣陵也就快没了。
              


              68楼2011-08-22 15:17
              回复
                孙策攻下牛渚之后,也在考虑秣陵的问题。
                秣陵是重镇,城坚墙厚,易守难攻。这可怎么办呢?难不成硬打?
                姓周的这时候又站出来了:“没错,就是硬打!有我呢!”以智计著称的周瑜,这时就显出了他胆略兼人的一面。该智取时,那就智取。该强攻时,还说啥,拼了!
                听周瑜这一说,孙策坚定了信心,立刻去攻打屯于县南的笮融。
                


                69楼2011-08-22 15:18
                回复
                  笮融这人,好像名声不怎么响。但如果有佛教朋友的话,就会对此人印象深刻了。因为这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建佛像佛寺。
                  他在陶谦手下时,就花巨资在下邳修造浮屠寺。寺中有塔,上有金盘,下有重楼,塔为九层八角,每层皆有飞檐,每面镶有铜境,塔顶亦有一面铜镜朝天,称为“九镜塔”。
                  他的作为,成了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彪炳性的功业。他所兴建的佛祠、佛塔以“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结构,成为我国早期佛塔的基本塔型,并且这一佛寺布局的形式基本上延续至唐初。
                  但笮大工程师搞建筑虽是一流,带兵却不是孙策的对手。两人刚一交手,就被孙策杀了五百多人,于是闭门不敢动。
                  他一不动,薜礼就惨了,因为这时侯,周瑜也整兵渡江南击,同时发动了对秣陵的进攻。于是薜礼被孙策周瑜来了个关门打狗。在两个血性男儿的猛打猛冲下,堂堂重镇旦夕被破。
                  


                  70楼2011-08-22 15:19
                  回复
                    秣陵被破,刘老师彻底绝望了。本来还想着打持久战,这下反倒被包围了。就剩他一个孤占曲阿。又苟延残喘了一阵,就跑到豫章去了,顺带还送了孙策一个太史慈。
                    然后被打跑的笮融等人也跑到那里去了。几个人现在也不管什么盟主不盟主了,你杀我夺,先保命再说,结果都死在了那里。
                    江东的刘家霸业就此烟消云散。
                    刘繇其勃也忽,其亡也速,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大的痕迹。但从孙策攻略之前看来,刘繇绝对不是一个简单角色。
                    


                    71楼2011-08-22 15:19
                    回复
                      他可以在袁州称霸南方的时候,准确的把握时机,建立事业,成为江东公认的盟主。并靠着自他的铁三角防御,抗了袁术若干年,让袁术毫无办法。实在是一方豪杰。
                      如果他遇到的不是孙策周瑜,而一直是袁术,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在将来成为曹操“与将军会猎东吴”的写信对象。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称霸扬南,是他事业的顶峰。他的理想刚刚达到顶峰之时,却遇到了来这里寻梦的孙策周瑜,于是迅速破灭。
                      他引以为傲的铁三角,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破掉。这个失败来的太快。
                      他还没来的及让人记住,就成了天之骄子的牺牲品。
                      ——————————————————————
                      历史上总有那么些人,不是没能力,不是没机会,只是生在了不该生的时间,注定只能成为别人的注脚。。。既生XX何生XXX式的悲叹,自古而今,从来不缺


                      72楼2011-08-22 15:22
                      回复
                        而孙策似乎也觉的这个成功来的太容易了。
                        号称盟主的刘繇,竟然这么短的时间就被攻破了。这基本上相当于刚出了个凉皮摊,就直接把加州牛肉面大王给打败,并收编了他的全部产业。
                        于是孙策在回想这个过程。他找到了原因。
                        任何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例,都是从一个点开始的。而这个点,就是破掉刘繇的铁三角。这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袁术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但在他在却太容易了,这个原因,就是周瑜和他的丹杨精兵。
                        估计他这个时候也想到了当年去丹杨募兵差点挂掉的事情。对丹杨兵的威力,他实在是从正反两个层面深刻理解到了。所以,他知道想要继续霸业,必须让丹杨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这里要是自己的稳定兵源。
                        为此,他作出了一个决定。他对周瑜说。
                        “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
                        


                        73楼2011-08-22 15:23
                        回复
                          只有他能镇得住那里,有周瑜在,丹杨就在。这是一个相当正确的战略。
                          穷孙策一生,除了在自已的个人问题上,他作出的决定基本都是正确的。
                          于是,他能在短短的时间里,以数千兵起家,转斗千里,尽得江东。
                          这不是偶然。
                          不过,孙策的异军突起,也引起了北方群豪的警觉。
                          其中有两个,对此,尤为重视。
                          


                          74楼2011-08-22 15:25
                          回复
                            其中第一个,是袁术。
                            看到了孙策的战果,袁术感到不安了。
                            他其实本来计算的非常好。凭个孙策,还想打破江东联盟?他之前派他去,不过是借机让孙氏旧部和江东群豪相争而已,一举两得。
                            谁知道这娃子这么生猛?靠着借的点钱,凑的点钱,竟然真在江东搞出名堂来了。
                            万一这娃子像刘繇那样,自己独霸江东,那可如何是好?
                            袁术这时又显出了他的豪杰本色。
                            他使出了一条足以让孙策野心胎死腹中的计策。
                            


                            75楼2011-08-22 15:27
                            回复
                              他写了一封信,要周瑜来自己这里。
                              袁术这招很高。如果说刘繇早年是做的数学老师的话,袁术早年就是做物理老师的。
                              这一招,深刻符合了“温水煮青蛙”的原理。
                              如果他直接要孙策回来,孙策但凡有一点反心(反袁术),那么他就干脆直接反了。。。这种行为是在逼孙策反。
                              而袁术却没有这样做。
                              他不是让孙策回来,而是让周瑜回来。
                              


                              76楼2011-08-22 15: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