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hxx1990吧 关注:601贴子:50,048

回复:转帖:【用三国志11来说说三国吧】缩水版--BY:九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策见了张纮。
张纮是名士,年纪又大,孙策把他当成一个可以依托的人,所以多次去拜见他。
而张纮对孙策却不怎么待见,觉得他一个小毛孩子,能懂得啥?于是一直是推推托托,就算见了面也是说些今天天气不错之类。
然而孙策并不放弃,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终于打动了张纮。
张纮吐口了


47楼2011-08-22 15:03
回复
    他说出了真心话,帮孙策制定了正确的战略。
    “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若投丹杨,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雠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於桓、文,岂徒外籓而已哉?方今世乱多难,若功成事立,当与同好俱南济也。”
    简而言之就是召兵买马,统一江东。到那时,我就带着书友牌友网友啥的都去投奔你。
    这意见和孙策的打算一拍即合,孙策大为高兴,并将老母弱弟托付给了张纮,自已去找袁术。
    


    48楼2011-08-22 15:03
    回复
      找到袁术后,孙策上来就是痛苦流涕,大体是忆忆苦,联络联络感情,说句类似“叔父啊,当年我父亲就常提起你如何如何”云云的话,总之是搞出一副终于找到组织的架式来。
      其实孙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回当年父亲的旧部。孙坚死后,他的旧部就被袁术收编了。
      可袁术毕竟是老油条,他不会因为孙策几句话就把孙坚旧部给他,而是给他了一张空头支票:“孤始用贵舅为丹杨太守,贤从伯阳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还依召募”。让孙策自已去召兵。
      召兵地,就是当年曹操夏侯一起来募兵的地方,丹杨。
      


      49楼2011-08-22 15:04
      回复
        于是孙策来到了丹杨。
        这时孙策的舅舅吴景是丹杨太守。但这人本事比起他的妹夫外甥来,实在是差的太远。当年曹操来丹杨,时任太守周昕大笔一挥,给了他四千兵苗子。可这吴景同样是太守,还是办的自家事儿,可东拼西凑,兵苗子才凑出来数百人。
        孙策会借此开始他的事业么?
        答案是肯定不能。别忘了,当年曹操召丹杨兵后的经历。
        这群狼崽子不是这么好驯服的。
        和曹操一样,孙策也差点死在这里。
        


        50楼2011-08-22 15:04
        回复
          丹杨兵,当年连曹操夏侯敦这样的老油子都不服,更何况你孙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
          而这时在这一带活动的一个山贼,也看不过眼了。
          祖郎。
          祖郎这山贼当得还是比较威风的,号称“泾县大帅”。看着孙策来自已地盘召兵,心说你小子交保护费了没?没交,还想走?那可不成,带兵攻打孙策。
          而孙策这时是骑虎难下。这群问题丹杨兵,他短时间内根本镇不住。吴景的牌子也根本没用,一群不向着他的兵,再加上地方黑恶势力的攻击,他一个人的勇猛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于是大败而归,一个兵也没带回去。
          


          51楼2011-08-22 15:05
          回复
            孙策这时遇到了一个和袁术一样的问题。
            空有正确的战略,却没有能执行的人。
            这个问题直到过了几年,那个人出现后,才会得到解决。
            并且是连战术连战略,一并解决。
            意志坚定的孙策没有因为这次的失败而气馁,反而更加明确了斗志。狼狈逃回寿春的时候,他也不忘南望此地,狠狠的在心中许下誓言。
            “祖郎,就让你再嚣张一时,我孙策终有一天会回来的!”
            


            52楼2011-08-22 15:05
            回复
              不过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孙策这次的失败,竟神奇的为他赢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
              袁术当时不愿意把孙坚旧部给孙策,是因为他怕这猛虎之子太过强悍,对自已有所威胁。这一仗打下来,袁术觉的孙策也不过如此,一个富二代而已,空有虚名,没什么真本事,于是便作出一副仁义的样子,把孙坚旧部给了孙策。
              谁知这一给,他才发觉自已错了。
              


              53楼2011-08-22 15:06
              回复
                孙坚旧部,和丹杨群狼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些人,本就是孙家的兵,在袁术手底下日子过的很不舒服。现在大公子来了,那还不是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效命?
                而且这群人里,不只有兵,还有将。
                程普黄盖韩当,这都是群久随孙坚南征北战的宿将。在袁术手底下,袁术一直不敢用,现在大公子来了,他们的时机也来了。
                孙策用起这群人来,那可是相当的得心应手。
                他带兵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很快就到来了。
                


                54楼2011-08-22 15:06
                回复
                  当时的庐江太守,叫陆康,他有个很有名的儿子,叫陆绩,就是二十四孝之一的那个怀橘陆郎。
                  陆康和袁术关系不好,地盘又正好紧靠着袁术,袁术便找个机会去攻打他。他派出孙策,并许诺说,只要能打下来庐江,那里就是你的了!
                  袁术这买卖很划算。反正那时孙坚旧部,自已本来也不怎么用。孙策这富二代本事也一般,两边去拼吧。都拼死了,我再派我的人去收拾残局。一举两得。
                  但孙策不这么想。他不是去拼死的,是去占城的。他带着父亲旧部攻打庐江,带着上次的愤恨和教训,他一战成名,真的攻克了庐江。
                  袁术惊诧了。
                  


                  55楼2011-08-22 15:07
                  回复
                    原来孙策不是空有虚名,是真的有本事。
                    这就难办了。
                    一边是信誉,一边是地盘。两边一权,他决定还是放弃信誉吧。
                    于是袁术出尔反尔,没有让孙策领任庐江太守,而是派了自已的老部下刘勋去。
                    孙策失望了。
                    但是,孙策同学,你不用失望!你地盘虽然没得到,但你的英武善战之名已经留下了。
                    这会为你争取一个再次的机会-----------天大的机会。
                    


                    56楼2011-08-22 15:07
                    回复
                      袁术被曹操打惨,刘繇又趁机倒打袁术一把的时候,袁术终于想起了孙策。
                      这个时候,生死存亡,关系什么的都是其次了,有真本事才是关键。为了让自已牢牢掌控扬州南部,必须要派一个牛人去了。
                      那就孙策吧。
                      袁术这时拿出一副长辈的样子来,临行前还得拍拍孙策的头说“孩子啊,去帮叔叔打下来那块地儿吧。好好打,回来叔叔给你糖吃!”孙策这时可能也得做出一副特正太的样子,睁着迷茫的大眼点点头,说一声:“恩哪。”
                      但可惜,孙策不是孩子,他是猛虎。虎是不吃糖的。
                      他要吃的,是肉。
                      ---------------------------------------------------------------------------
                      嗯哪萌翻了


                      57楼2011-08-22 15:08
                      回复
                        孙策同学要吃肉了。
                        他冠着折冲校尉的名头,带着父亲旧部和数百门客,大约一千多人,开始往长江进发。路上,他的名气成为了他的资本,不断有人来投,到长江北岸的历阳之时,人数已经达到了五六千。
                        在这里,孙策即将正式开始他的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看着滚滚东去的长江,他肯定不会去念“风萧萧兮长江寒”,而是会说“江东,我来了!从此之后,江东之地就姓孙了!”
                        但江东的豪强们不会这样认为。
                        


                        58楼2011-08-22 15:09
                        回复
                          听到了孙策即将东渡的消息,刘繇在笑。
                          这里全是他的天下。他拥兵数万,横江郡有樊能、于麋,当利口有张英,自已占据曲阿,形成连环之势,袁术攻了几年也没攻下来,就凭你区区孙策的几千人?你在说冷笑话吗?
                          笑的不只刘繇。
                          秣陵的薜礼、笮融,吴郡的严白虎,会稽的王朗,都在笑。
                          这几个势力,不知是受了中原混战的教训,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江东群雄,竟然没有混战,而是同奉刘繇为盟主,建立了一个江东合作组织,定期可能还要开个首脑会议江东论坛啥的交流一下思想。
                          这样的江东,简直就是铁板一块。大势力都轻易不敢动,孙策那几千人跑到这里,那不是羊入虎口么?
                          大笑大笑。
                          可孙策这时候,却要冷笑一声了。
                          


                          59楼2011-08-22 15:09
                          回复
                            现在的孙策,可不是当年那个来丹杨募兵没募成,差点被山贼大帅祖郎给灭了的孙策了。
                            他从打算渡江开始,就有了充足的准备。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到达历阳之时,他写出了一封信,派心腹送出,去见那个人。
                            那个对他一生事业最为重要的人。
                            ————————————————————————————————
                            始终以那个人相称,足见周郎在九妹心中地位之特殊。奇怪的是后文真正出场的时候却无甚出彩之处。我嚼着九妹写这段的时候也是反复了半天,才转而用后面这种平实的风格来写,可惜了前文的铺垫


                            60楼2011-08-22 15:12
                            回复
                              孙策写出的信,到了周瑜手里,周瑜此时正在丹杨。
                              丹杨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走马灯似的在换太守。从周昕,到朱治,又到吴景,又到周尚,太守换的就跟三国杀孙尚香摸着装备似的,但就是没一个人能镇的住。别说他们,就是老油子曹操,小油子孙策,来这里征兵,也是差点死这里,足见这里民风之剽悍。
                              但竟有一个人能镇得住,他还既非太守,又没资历,就是一个和孙策般大的刚成年小伙子。
                              这人就是周瑜。
                              不知道周瑜是使了什么魔法,竟然可以在此里毫无生命威险的召出了几千人。非但如此,还加以训练,成为了一支忠心耿耿的丹杨亲兵。
                              这是个疑问。是不是周瑜深刻分析了此地的民情,先是没事过来和大家打打篮球下下馆子洗洗澡,培养下感情,再作个“I have a dream”之类的演讲扩大下影响,然后开个征兵大会现场表演下兵法,最后一锤定音成交?
                              这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最终结果是,周瑜接到了孙策的信后,于此地“将兵迎策”,带着训练出的几千超级精兵,去帮场子。
                              


                              61楼2011-08-22 1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