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hxx1990吧 关注:601贴子:50,048

回复:转帖:【用三国志11来说说三国吧】缩水版--BY:九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要说起来,教训一群混蛋兵也不算什么。于禁本来就以练兵著称,帮友军部队训练一下也没什么。但关键在于,这是什么时候。
现在,刚刚是曹操兵败的时候。张绣军又在附近。现在于禁攻击曹操直属,这里面就复杂了。
至少在很多人看来,于禁这是要叛乱。
有和于禁关系不错的认识到了这一点,马上向于禁说:“哥们,闯祸啦,快去向曹总自首,争取个宽大处理吧。”
而于禁则露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来,不但不解释,还马上修筑工事,严阵以待,让人看起来这真是要反了。
————————————————————————————————————————
其实于禁也挺理解CC的吧~~心有林夕(NANI,输入法真智能。。。@千之林夕)


237楼2011-09-01 09:08
回复
    于禁立好工事,阵也布好了。
    好了,去找曹操。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于禁不是反。
    其实于禁敢这么做,不是一时冲动,他也是有深刻分析的。
    “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且公聪明,谮诉何缘!”。
    张绣他们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不立下阵势,拿什么退敌?不就是揍了顿人么,这么点小事,曹总还能不知道?
    曹操的确很明了。于禁来后,大加夸奖,说“虽古名将,何以加之!”,并将他封为了益寿亭侯。
    这就是这一时期的于禁,当之无愧的曹营第一大将。
    他一来,袁术的那几个菜鸟就惨了。
    ————————————————————————————
    BUG男


    238楼2011-09-01 09:09
    回复
      他选择了张绣。不,准确说,是又选择了张绣。
      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他又没打下来张绣。
      纵观曹操在中原地带,除了最初时独袭董卓惨败一次之外,其他都是连战连捷的。对阵吕布也是将之赶到了东边。
      但对这个不起眼的张绣,他却足足打了三次再将其收服。
      这其中原因,除了有刘表联盟帮张绣之外,恐怕还要说是因为那一个人。
      ————————————————————————————————————————
      智力97,反死你~


      240楼2011-09-01 09:10
      回复
        贾诩,字文和。易老爷子送新名,“乱武”,被三国杀采用。
        贾诩这人,实在是不简单,作为曹操初期的五大谋士之一,一气安然活到曹丕年代,终年77岁。
        不过这几大军师也可以分一下类。大荀的谋略,以战略为主,倾向于阳谋和大局。郭嘉的谋略,以奇计为主,倾向于阴谋。而贾诩则独开一派,纵观他一生的计谋,都是以研究人的心理为主。
        如果他不是生在乱世,而是和平年代的话,他很可能成为费洛伊德·贾,也创个什么什么学派。
        他的第一次计谋亮相,是因为碰到了一群少数民族。
        ————————————————————
        弗洛伊德贾威武


        241楼2011-09-01 09:11
        回复
          当时贾诩刚刚因病回家,顺道跟了个旅游团观览一下各地风光,到了汧阳县(今陕西千阳)的时候,被劫道了。
          劫道的是氐族的少数民族兄弟,他们将旅游团全部抓起来,一搜,一帮子穷光蛋,怒了,于是打算全部埋掉。
          大家都吓的连叫大王饶命,但没什么用的时候,贾 诩不慌不忙的说话了。
          ----------------------------------------------------------------------------
          贾诩:大王,我不是富二代


          IP属地:重庆242楼2011-09-01 15:03
          回复
            “我是段公的外孙”
            别看简单的一句话,他深刻体现了贾诩对人心理的洞察力。
            所谓段公是谁呢?
            就是当时的太尉段颎 ,他曾经任西部边将,威镇西北,氐人很惧怕此人。
            贾诩当然和老段没什么关系,但没关系不要紧,现在可以有关系。所谓狐假虎威,没老虎,一样可以假。
            不过这句话看起来好像和“我爸是李刚”差不多,就是自抬身份嘛,没什么了不起。
            别急,关键在于,贾诩还有后面的话。
            ————————————————————————————————————————
            刺猬,我有错,我悔过


            IP属地:重庆243楼2011-09-01 15:04
            回复
              贾诩不是说“我爸是李刚,你们能拿我怎么样。”
              他接下来的话,神奇的换了一个角度。
              他说“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这意思就是说,埋了我有什么用?我死了,你还什么得不到。不如给我家写封信,让我家多拿点钱来赎人。这样我不用死,你还得了钱,双赢,多好啊。
              这就比“我爸是李刚,你们能拿我怎么样”高明多了。
              因为他这句话,是把角度换到了劫匪的角度。
              他在帮劫匪想问题,亲身指导一下他们的劫票技术。
              这样劫匪就懵了。
              我们站在劫匪的角度上,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懵。
              ————————————————————————————————————————
              嗯,这娃狠,PP黑


              IP属地:重庆244楼2011-09-01 15:05
              回复
                从劫匪的角度,来对比一下两句话的区别。
                第一句话,劫匪听到了会怎么想?“好小子,能拿你怎么样?老子治的就是李刚的崽!”你不是激我火么?好,我就让你看看马王爷发火了什么样!
                结果就是贾诩会死的更惨。
                而第二句话呢?因为贾诩并没有去拿这个身份嚣张,而是认真的在帮他们分析 怎么做更有利,于是,这不是在激火,而是将他们的思维引向了个人的利益。
                劫匪懵就懵在,在贾诩的话之后,他们要开始想自已的事了。
                这娃子说的不错,写封信过去,是比杀了强,能得钱。他们的利益就提高了一步。这是他们思考个人利益的第一步。
                有了一,就会有二。又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两者可得,他们接下来要思考,
                有没有更大的利益?
                有。
                ——————————————————————————————————————
                有了票子还愁没有妹子啊


                IP属地:重庆245楼2011-09-01 15:06
                回复
                  老段,那是个老虎,惹不得。给他写了信,要来了钱,一时好了,以后可能就惨了。所以这事儿还不够好。不如把这孩子哄的高兴的,再订个互不侵犯条约,这就是一世好了。
                  ok,就这么办!
                  劫匪“与盟而送之”,签了合约,还亲自送出去,路上还不忘说,问段老他老人家好啊,在段老面前多美言几句啊。而贾诩呢,当然点点头,说放心吧,俺外爷爷最疼俺了。
                  就这样,贾诩成功的采用了心理学的引导方法,拯救了自己。
                  而其他人呢,都被劫匪杀了。
                  贾诩的第一计,很成功。效果嘛,就是自己一个人。
                  但他的第二个计谋,就不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了。
                  ————————————————————————————————————————
                  这就是天朝忽悠传统的第一幕么


                  IP属地:重庆246楼2011-09-01 15:07
                  回复
                    他的第二个计谋,就是他“乱武”的由来。
                    当时董卓身死,李傕打算回家,王允把持了朝政。
                    被董卓搅乱的天下,看起来终于要开始平静了,贼首死了,贼众跑了,王允又是个政务人才,虽然不一定会有什么中兴,但有他在,起码是可以维持个朝庭安定的。朝庭安定,诸侯就没什么理由去兴兵了,就算是权力大些,总也可以平静上一段时间,至少是不能随便乱打了。
                    然而,事情没有走向这种格局,而是走向了更加明目张胆的混乱,这一切,只因为贾诩的一个计谋。
                    ————————————————————————————————————————
                    这肯定是李傕郭汜给了妹子了


                    IP属地:重庆247楼2011-09-01 15:08
                    回复
                      李傕和郭汜张济等人,在一起研究,打算散了伙,收拾收拾行李,各自回家,你回你的高老庄,我回我的花果山。
                      而贾诩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了,他说了一句话,一句政治意义非常强的话。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这句话的中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一句话。
                      枪杆子里出政权!
                      散什么伙?不但不能散,还要把兵都收起来,打回去。只要有兵有枪,who怕who?
                      李傕一听,是这么个道理,马上照此执行,收兵打回长安。
                      完了。
                      彻底完了。
                      东汉末年一场无组织无纪律的最大武乱,就此揭开序幕。
                      ————————————————————————————————————————
                      恭祝三国里唯一一个天才213了


                      IP属地:重庆248楼2011-09-01 15:09
                      回复
                        本来黄巾乱,那时还有个朝庭,各地起兵还是团结在以汉帝为核心的朝庭周围,去平乱,一来二去,平的也差不多了。
                        后来董卓乱,虽然搞的朝庭不朝庭了,但好歹大家目标一致,都联盟反董。
                        这下好,李傕郭汜他们虽然打回长安,杀了王允,但这些人毕竟者没有董卓的能力,没谁能领导群贼,李郭自己就打了起来。
                        他们打了起来,诸侯也没共同目标了,但士兵不能白养着,于是,也打吧。打谁?不知道,看谁不顺眼就打谁吧。
                        最混乱的局面,自此开始,贾诩“乱武”之名,绝非虚言。
                        而贾诩这个时候,似乎也开始认识到什么了。
                        ————————————————————————————————————————
                        天才是不能只坐在电脑前面控制李傕郭汜玩311滴,天才是应该直接开发312的


                        IP属地:重庆249楼2011-09-01 15:10
                        回复
                          虽然贾诩是这次大乱武的实际挑起者,但这却并非他的本意。
                          弗洛依德。贾,之前的所作所为,对他而言,其实就是一个个的心理分析案例。不管是李傕还是郭汜还是王允,在他而言,都只不过是一个个的病人而已。
                          但事情到了现在地步,他才认识到,心理分析是如此的重要。当你的病人是有着足够权力的人时,他的案例对象就不再只是一个人,而是天下格局。
                          他觉的他错了。
                          他决定要弥补这个错误。
                          ————————————————————————————————————————
                          开始了开始了


                          IP属地:重庆250楼2011-09-01 15:11
                          回复
                            他再次展开他的心理分析学,不过这次不再是当作单纯病人案例,而是从宏观去思考。他运用一系列的方法,保护了皇帝和大臣,算是间接为之后的曹操奉迎天子作出了贡献。
                            如此之后,他也不打算在李傕这儿呆了,辗转跑到了张绣那儿。
                            却没想到,在这里,他会碰到另外一个心理学分析大师,并有了几次绝对足份量的交锋。
                            ————————————————————————————————————————
                            绣绣的魅力果然不可小觑


                            IP属地:重庆251楼2011-09-01 15:13
                            回复
                              这场较量出现在曹操还兵之时。当时的曹操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说是田丰煽火袁绍,要偷袭许昌,于是连忙赶回去坐镇。
                              张绣则打算联合刘表,一起带兵去追。
                              就在这个时候,较量开始了。
                              张绣正兴高采烈的要去追击曹操的时候,贾诩站出来说,不能追,追必败。
                              张绣不听,去追,结果果断败了。
                              而贾诩说不能追的原因,是因为他想到了曹操在想什么。
                              ————————————————————————————————————————
                              是的,基友一事事不宜迟,岂能让绣绣坏我大事


                              IP属地:重庆253楼2011-09-01 15:15
                              回复